监督学复习资料2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监督学复习资料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d5a2925d5bbfd0a78567386

1、 监督:是指各种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公权力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行使公共权力的活动所进行的监察、督察活动以及对滥用公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各种行为的纠正活动。

2、 公共权力:是社会中至高无上的,公认的和法定的权力,它以权力机关为载体,并以其特有的普遍权威性对全社会实施管理或者控制。 3、 腐败:是一个政治性概念,专指国家公权力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滥用公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各种行为或者活动。无论腐败行为表现为何种形式,其实质都是滥用公共权力谋求私人利益,简言之就是以权谋私。 4、 监督学:是以对国家公权力的监督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社会科学学科。监督学研究国家公权力监督的基本理论和重要制度,揭示监督工作的一般规律,提供监督的基本方法,其目的是指导监督实践,并在全社会建立起对公权力的监督屏障。

5、 政治原罪思想:是指在原罪的权力和原罪的人结合之后,人在夺取权力和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会产生出种种罪行。政治具有原罪性,因而握有权力的人在行使权力时出现滥用权力和贪赃就不可避免。由于政治原罪的存在,政治领域必须建立一定的制约机制对政治权力的行使给予必要的监督和约束。

6、 法治主义监督思想:是指法律至上,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必须接受法律的约束而不能享有特权;通过制定宪法、法律为权力行使划定明确边界,并保护和扩大个人的自由权利;防止腐败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约权力的制度形式。法治主义监督思想是三权分立与制衡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是西方各国监督制度的重要思想基础。

7、 自由主义监督思想:就是指从限制公共权力行使范围的角度,探讨对公共权力的约束机制,强调公共权力的行使界限。该思想认为,由于权力滥用具有不可避免性,因此不仅应该强调对公共权力的行使过程、行使结果进行监督与约束,还应该从公共权力的源头防止权力的滥用,即将公共权力的行使限定在最小的范畴之内,同时还需要其他权力对其进行监督和约束。自由主义监督思想对西方国家的监督制度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8、 议行合一理论:是指主张立法权、行政权等权力都同属于一个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即同属于由人民直接或者间接选举代表组成的人民代表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机关产生,并对人民代表机关负责,受人民代表机关监督。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不是分权关系,而是基于职能不同的分工关系,其他国家机关隶属于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不受其他国家机关的制约,只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9、 新滥用权力理论:是指滥用权力既包括不合法使用权力,也包括不合理使用权力,虽然二者均侵害了公民权益和公共利益,但前者可以通过合法性审查予以纠正,而后者通常具有合法的外衣。政府的某些合法行为因不合理、不公平也属于滥用权力,而滥用权力者均应接受司法审查。新滥用权力理论对各国的权力监督和廉政建设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0、人民主权理论:是指从国家起源出发,确定了国家权力的地位,将国家权力置于人民主权即立法权之下,找到了人民对国家权力监督的必然性与合理性。人民主权理论中的全民公决、权力监督、法律至上等内容,都是对权力被滥用的防范和补救措施,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11、分权制衡理论:是指一切握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所以立法、行政、司法等三种权力必须分别交由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机构来行使。防止权力滥用的途径就是使每个人和每个机构掌握的权力都有一定的界限,使权力的运用到此必须停止。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12、监督思想:是人们在长期的监督实践中,通过对监督活动的观察和思考而产生的有关监督的主张与观点。

13、监督理论:是监督思想不断发展、完善的结果,是相关观点与主张经过长期论证、推理、演绎、归纳后所形成的有关监督活动的基本的、系统化的原理。监督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和指导监督实践。

13、一台三院:是指唐代沿袭隋制在中央设御史台为全国最高监察机关,置御史大夫为台长;御史中丞为副职。御史台下属有台院、殿院、察院等三院。御史大夫、中丞及三院监察官各有其职掌,职责分明。宋代大体沿袭了这一制度。

14、都察院:是指明清两代的中央监察机关。明代都察院与六科给事中两个系统并立。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各一人,为都察院长官,其下设监察御史,负责各方面监察事务。清代将六科给事中隶于都察院,实行单一的监察体系。

15、谏诤:是指对君主言行违失的直言批评,规劝其改正错误,是对皇帝廉政与勤政的有限度的监察。谏诤制度是监督君主决策缺失的重要机制,是中国古代国家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

16、香港廉政公署:香港廉政公署成立于1974年,是世界著名的监察机构,在反腐肃贪方面成效显著。廉政公署的长官为廉政专员,下设执行处、防止贪污处、社区关系处等业务部门。分别负责接受举报,调查核实有关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的指控;审查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的制度和工作程序,提出建议,以纠正可能出现贪污的工作方式;社区关系处负责向市民宣传贪污的危害,以取得市民对反贪工作的支持与合作。

17、人大监督:是指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工作,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下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工作,以及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情况,所采取的了解、审议、督促和处置的行为。

18、人大工作监督: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法对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日常工作进行的监督,以及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对同级常务委员会、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下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日常工作进行的监督。

19、质询:是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对本级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及其组成人员提出的具有法律强制性的质问,有关机关和人员必须对此作出回答。质询一般是针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重大失误,或实施了重大违法行为而实施的一种监督手段。与询问相比,质询更加正式,更具强制性,程序上也更严格。

20、人大执法检查:是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促进法律的贯彻执行,对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议、决定贯彻实施的情况进行的检查监督活动。

21、人大特定问题调查:是指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为查证某个重大问题而依照法定程序成立专门的调查委员会开展调查,并作出调查报告。特定问题调查是人民代表大会实施监督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法定的调查方式,它一般针对重大决策失误、司法腐败和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其他事件进行。

22、党内监督:指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专门的监督机关和党员,按照宪法、法律和党章及其他党内法规的规定,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活动进行的监督。

23、党员监督:指广大党员作为监督主体对各级党员的组织和其他党员进行的监督。党员监督的内容是监督对象的行为是否符合党章和党的其他规章制度的要求。党员的监督是党内监督最基本的形式,是党内监督的基础,党员监督的依据是党章和党的其他规章制度。

24、侦查监督:指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侦查部门处理刑事案件一切活动的监督,既包括对侦查机关、侦查部门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方面是否正确实行的监督,也包括对侦查机关、侦查部门在进行侦查活动中有无违法行为实行的监督,具体表现为立案监督、审查监督(审查批准逮捕、审查起诉)和侦查活动监督。

25、审查批准逮捕:简称审查批捕或审查逮捕,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

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等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后,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是否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决定的一种诉讼活动。审查批准逮捕是人民检察院的一项重要的法律监督职权,也是人民检察院开展侦查监督的有效途径之一。

26、刑事审判监督: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整个刑事审判工作实行的监督,既包括对人民法院在进行刑事审判活动中有无违法行为实行的监督,又包括对人民法院所作的刑事判决、裁定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上是否正确实行的监督。前者主要是刑事审判活动监督,后者主要是刑事抗诉。 27、刑事抗诉:指人民检察院依法通过诉讼程序要求人民法院对确有错误的刑事判决和裁决予以重新审理的一种法律监督活动。刑事抗诉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对国家审判机关的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 28、行政审判监督:指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程序中通过行使行政审判权,对行政机关是否依法行使职权进行的监督。

29、二审监督制度:指第一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根据上诉、抗诉,对第一审法院作出的尚未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进行第二次审理的法律监督制度。 30、再审程序:又称为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在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依法提起并由人民法院对案件重新审判的一种特别审判程序。

31、行政赔偿制度: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由国家承担责任对受害人予以赔偿的法律制度。

32、行政监督:有广义、狹义之分。广义的行政监督是指行政系统内外监督主体依法对行政机关及其行政公务人员的行政行为所作的监察或者督察。狹义的行政监督是指行政组织内部各监督主体对行政机关及其行政公务人员的行政行为所作的监察或者督察。

33、层级监督:是基于行政系统上下级隶属关系而实行的自上而下的监督,这是行政监督中最经常、最主要、最有力的监督形式。

34、行政监察:是行政监察机关依法对行政机关、政府公务员和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实施的行政监督活动,其目的是保证政令畅通、维护行政纪律、促进廉政建设、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

35、审计监督:是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地方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财政收支情况以及国有金融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等的财务收支情况所进行的一种专门稽查、审核活动,目的是严肃财经纪律,预防和纠正违法犯罪。

36、行政复议管辖:指行政复议机关在受理行政复议申请方面的职责权限

范围。对于行政复议机关来说,行政复议管辖是确定哪些复议申请由哪级、哪个行政复议机关受理和审查;对于行政相对人来说,行政复议管辖是确定如果不服原具体行政行为应该向哪级、哪个行政复议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37、行政复议范围: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的事项。行政复议范围既决定行政复议机关对哪些行政争议拥有管辖权,同时也决定行政相对人对哪些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提出行政复议。

38、行政效能监察:指行政监察机关依法对行政机关、政府公务员和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履行职责的行为和行为产生的效率、效果、效益等情况进行监督和惩戒的一种职能活动。

40、人民政协监督:指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通过建议和批评的方式,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是民主监督而非权力监督,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不能对监督对象形成强制,但人民政协的监督对国家机关和执政党的决策仍然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41、民主党派监督:指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与党员、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宪法和法律的情况、制定和贯彻执政党和政府重要方针政策的情况以及履行职责、为政清廉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的监督。民主党派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的具体体现。 4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指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43、社会监督:指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政治权利以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的监督。通过这种监督,增加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遏制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的贪污受贿、违法违纪等行为,使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执行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各项法律和决策,认真履行职责,防止出现失职、渎职行为。

44、特约监督员制度:指各级国家机关依法聘请特定公民兼职履行相应民主监督职责的一项监督制度,包括特约监察员、特约教育督导员、特约税务监察员、特约审计员等。特约监督员是现时期实施民主监督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特约监督员参与政府的有关工作,也为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找到了一条具体途径。

45、社团监督:又称为“社会团体监督”,是指各种社会团体(组织)从各

自利益出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权行为以及个人品行所进行的广泛监督。

46、公民监督:指公民基于宪法赋予的权利,通过批评、建议、举报、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权行为和个人品性所作的监督,这种监督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主人”对“社会公仆”的监督。 47、舆论监督: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利用言论、出版、新闻等方面的权利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实施的监督,方式有批评、建议、评论、揭露违法和腐败行为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舆论监督日益成为社会控制公共权力的重要手段。

48、信访: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党的机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或者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投诉请求,并由这些负责人或者工作部门予以处理的活动。

49、网络舆论监督:指人民群众(网民)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评介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监督国家机关的各项活动,揭露国家公职人员的腐败行为。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相结合的必然产物,网络舆论监督是舆论监督的新型方式,也是社会主义民主和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50、政府道德署:是美国政府专门规范政府官员道德行为的机构,直属总统领导,向总统和国会负责。政府道德署的基本职责是主管政府高级官员的财产申报事务和监督政府官员的道德行为。另外,政府道德署在各主要部门都设立有专职道德官,他们专门负责制定适合本部门特点的行为准则,并审查和处理本部门中的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冲突问题。

51、美国独立检察官:是专门对某一高级行政官员的贪污受贿或其他违法失职行为进行调查起诉的临时性官员,其起诉对象包括总统、副总统、各部的正副部长及相应职务的官员等。法律赋予独立检察官很大的权力,该制度的实施大大加强了对政府高级官员的调查监督力度。

52、行政交谈:是日本行政监察制度的特色之一。行政监察部门及其所委托的人员与因行政失误而遭受损害的国民进行交谈,听取改善行政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尽可能地解决问题或补偿损失,并使其结果有助于改善现行的政策、措施和管理。当发现公务员违纪渎职时,行政交谈委员有权向有关部门反映。行政交谈制度对于改进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密切政府与国民的联系,进行权利救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53、国民请求监察制度:韩国为了加强国民对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的监督

实行的一项监察制度。凡公共机关的事务处理因违法或腐败行为,对公共利益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时,受侵害的单位和个人有权提请监察院进行审计监察。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动用“审查请求权”,要求对政府部门、政府投资机关和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进行审计监督。20岁以上的300名成年人,即可以联名上书监察院进行监查。 监督学复习资料 二、填空题:

1、监督是指各种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公权力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行使公共权力的活动所进行的监察、监督活动以及对手滥用公权力谋私人利益的各种行为的纠正活动。

2、权力的相对性是指权力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中,没有人与人的关系,单独的个人无所谓权力。

3、腐败是一种公权力异化的社会现象。

4、监督主体是由多种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构成的。

5、对国家公权力监督的必要性远远超过对社会其他权力监督的必要性。 6、孙中山曾反复强调监察权力必须独立于立法机关,由独立的监察机关行使,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外国监察制度和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弊端。 7、党政分察思想是孙中山“以党治国”理论在其监督思想中的集中体现,也是南京国民政府监察制度的特点之一。

8、弹惩合一是指监察机构将弹劾和惩戒连为一体,具有弹劾与惩戒的双重职能,该思想是孙中山监察权独立思想的深化和发展。 9、中国权力监督思想的哲学基础是“性善论”。 10、西方权力监督思想的哲学基础是“性恶论”。

11、中国古代的权力制约机制以“道德制约为主、法律制约为辅”。 12、隋唐时期的监察法规比较具体,简明易行,监察程序严格,主要的监察法规是隋的《司隶六条》和唐的《监察六法》。

13、中国古代谏诤制度的确立,是对皇帝廉政与勤政的有限度的监察。 14、解放战争时期,监察制度在华北解放区等到了较大发展。1948年8月,华北人民政府设置了人民监察院。

15、澳门廉政公署是专门负责反贪和行政申诉的部门,其最高长官为廉政专员,由特区行政长官提名并报请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16、在当代台湾的监察体系中,最主要的是监察院的监督,另外立法院和行政法院也发挥一定的监督作用。

17、立法监督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对立法活动所进行的监督。

18、执法监督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决议的执行情况实施的监督。

19、人民代表大会执法监督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对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司法活动进行的监督。

2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21、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22、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23、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对有关机关制定的法律文件进行审查,以保证其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要求。 2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审查、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2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审查、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必须作的部分调整方案。

27、罢免是人民代表大会实施的一种严厉的监督方式,也是保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忠于职守,防止滥用职权和滋生官僚主义的一种有效方式。 28、党组织监督是党组织作为监督主体对本组织之外的其他党组织和党员进行的党内监督。

29、作为党的领导机关,党的代表大会的党内监督主体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30、地方党的委员会的监督职责,在大部分时间都是由党委常委会履行的。 31、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是对党组织和党员遵守党的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纪党组织及其成员执行纪律处分的职能机关。

32、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双重领导下进行工作。

33、党的纪律检查机关通过行使监督、检查、调查、建议、处分等职权,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保证党的队伍的纯洁性和纪律的严肃性。

34、刑事审判活动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依法对人民法院的刑事审判活动是否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所进行的专门法律监督。

35、刑事立案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刑事立案主体的立案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的法律监督,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36、审查起诉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中一个独立的诉讼阶段,是人民检察院对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全面审查,作出提起公诉或不起诉的审查决定的诉讼活动。

37、在刑事审判过程中,人民检察院对法律的实施负有特殊的责任。一方面代表国家对公民犯罪实行法律监督,行使公诉权利,另一方面对人民法院的审判进行监督,行使刑事审判监督权。

38、侦查活动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依法对侦查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的监督。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军队保卫部门和人民检察院的侦查部门均依法享有侦查权。人民检察院对上述机关或部门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都可以依法进行监督。

39、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条件由三个方面组成,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有逮捕必要。三个方面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40、审级监督是指法律所规定的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监督的重点是对案件审判质量与效率的监督。

41、审级监督的主体是最高人民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由合议庭、审判委员会等审判组织行使此项权力。

42、审判机关的刑事审判监督是指人民法院通过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职务行为过程中的犯罪行为予以定罪量刑,从而实现监督行政权的目的一种司法监督形式。

43、死刑复核程序是指对已经判处被告人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和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进行审查核准的一种特别审判程序。

44、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组成合议庭进行。复核死刑案件一般采取书面审查或者书面审查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不开庭审理。

45、刑事二审如果是由检察院提起的抗诉,必须开庭审理。 46、我国行政监督的对象是行政机关及其行政公务人员。

47、我国行政系统内的行政监督机关主要包括上级行政机关以及行政监督的专门机关。

48、行政复议职权是基于行政系统内部的层级监督关系而设置的一种职权。 49、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都有行政复议职权,都是行政复议机关。

50、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 51、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

5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行政复议的申请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是被申请人。

53、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相对人对行政终局裁决不服,不能提起诉讼,只能向裁决机关或者裁决机关的上级机关提出申诉。 54、人民政协的监督实质是一种有组织地反映统一战线各方面的意见的民主监督。

55、人民政协的监督是一种法定形式的监督,比自发的监督更为正式、更具组织性和政治影响力。

56、针对法律本身及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和问题,政协可以通过形成建议案和报告等形式向有关机关特别是立法机关提出建议,要求对宪法71、透明国际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专以反腐败为目的的非盈利性民间组织。 72、瑞典的专职监察机关设在议会,监督官称为议会监察专员。 73、瑞典的议论监察专员一般从具有杰出法律知识和秉性正直、社会威望较高的无党派人士选出,只有议会有权罢免监察专员。

74、德国联邦议院不但有立法权和重大决策的审批权,还有对政府和官员进行监督的职能。

75、德国腐败案件清理中心的检察官们在调查案件时,首先考虑挽回经济损失,再考虑如何处理违法者。

5, 江泽民(ABD)的监督思想是有机的统一体 A,以德制权,B,以法制

权 D,以制度制权

7,胡锦涛的权力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ABD)

A, 注重加强教育,树立正确的权力观,B,注得制度建设,加强对权力

的监督;D,注重发展民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

8, 汉代继承秦的御史制,进一步发展了监察法规,其中包括(AB)A,监

御史九条,B,刺史六条

9, 元代的监察法规包括(ACD)等A,《宪台格例》, C〈察司合察事理〉

和法律进行修正。

57、人民政协通过视察、检查等途径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情况实施的监督是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58、人民政协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参加政协的单位和个人遵守政协章程的情况进行监督。

59、政协委员应邀担任司法机关和政府部门特约监督人员是加强政协监督的方式。

60、民主党派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具体体现。 61、社会监督主要包括社团监督、公民监督、舆论监督。 62、舆论是公众思想和意见的公开表达。

63、新闻舆论监督是具有人民性、公开性、及时性、广泛性、快捷性等特征的一种社会监督。

64、我国的信访按内容可以分为三类,即参与类、求决类和诉讼类。 65、举报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当面举报等形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进行检举揭发。 66、申诉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权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向有关国家陈述、申辩理由,并提出改正、撤销该行为或者赔偿损害的请求。

67、控告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权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向有关国家机关告发和揭露。

68、《经合组织反对国际商务交易中贿赂外国公共官员公约》是发达国家之间签署的第一个全球性关于反腐败的公约,被认为是消除国际行贿的一个重大举措。

69、《美洲反腐败公约》是世界上第一部多边反腐败条约,对预防贪污腐败行为规定得十分详细。

70、《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作为第一部世界性反腐败公约,为反腐败的国际合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准绳。

76、从20世纪60年代起,瑞典的议会行政监察专员制度开始为其他国家所仿效,最早在北欧得到推广。

77、监督的内容是被监督对象行使公共权力的各项活动。

78、监督是一种法制监督,以法律为基础而不是以监督主体的正义感、道德感为基础。

79、无论腐败行为表现为何种形式,其实质都是滥用公权力谋求私人利益。 80、分权制衡理论所提倡的一些基本原则对西方资产阶级国家政权体系的产生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是监督的最直接的理论依据之一。

81、政治原罪是指在原罪的权力和原罪的人结合之后,人在夺取权力和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会生出种种罪行。

82、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亦称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简称人大监督。 83、绩效监督是指人民代表大会对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及其组成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业绩、效率、效能情况进行的监督。 84、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内容是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

85、为了保障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瑞典法律赋予监察专员充分的调查权、视察权、建议权和起诉权。 三、选择题

1, 监督的主要功能是(ABCD)A,预防功能 B,校正功能 C,制约功能

D,救济功能

2,以监督过程为标准,可将监督划分为(ABD)A,事前监督 B,事中监督 D,事后监督

2, 监督的主要特征是(ABCD)A,监督主体的多样性,B,监督对象的特

定性,C,监督内容的广泛性,D,监督依据的法定性

3, 对于腐败根源的探寻,目前比较流行的理论包括(ACD)A,寻租理论,

C成本~收益理论 D委拖~代理理论

4, 邓小平关于权力监督的思想主要包括以下方面(ACD)A,党的监督,C,

群众监督,D,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监督

D〈行台体察等例〉

10, 人民代表在会监督的范围包括(ABC)A,对行政机关进行的监督B,对司法机关的监督C,对本级人大常委会和下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 11,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级人民代表在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工作的需要,选择专门事项听取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报告,这一监督方式的主要特点是(ABCD)A,经常性,B,广泛性 C,针对性,D,及时性

12, 对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执法监督包括以下方面(ABCD)

A,对审判机关行使职权情况进行监督,B,对检察机关行使职权情况进行监督,C,对司法程序进行监督 D,对具体案件进行监督

13,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受理公民和组织的(BCD)是国家权力机关进行监督的重要方式之一。A,申诉,C,控告,D,检举

14, 党组织监督的特征是(ABCD)A,层级性和系统性,B,单向性和相互

性;C,强制性与有效性;D,全面性与广泛性;

15, 党内监督的主体包括(ABCD)A,党的各级委员会及其委员 B,党的各

级纪律检查委员及其委员 C,党员, D,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 16, 党内监督的对象包括(ABCD)A,党的各级领导机关,B党的领导干部;

C,党员;D,党的领导机关之外的其它组织; 17,纪律检查机关实施党内监督的主要内容是(BCD)

A,遵守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的情况; C,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 D,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 18, 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具有如下特征(ABCD)

A,检察机关的监督具有国家性和权威性;B,检察机关的法律具有专门性 C,检察机关的监督具有规范性和合法性;D,检察机关的监督具有强制性; 19刑事审判活动的监督的范围按审判程序分,包括(ABCD)的监督A,一审,B,二审,C,再审 D,死刑复核程序 20,刑事立案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