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六章练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六章练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db34d840242a8956aece419

A.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B. 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C. 晋冀豫抗日根据地 D. 大青山抗日根据地 7、中国抗日战争在全面爆发后在战略上逐渐形成的两个战场是

A. 由国民党军队为主担负的正面战场 B. 由国民党军队为主担负的敌后战场 C. 由共产党军队为主担负的正面战场 D. 由共产党军队为主担负的敌后战场

8、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上为国捐躯的抗日将领有 A. 左 权 B. 赵尚志 C. 彭雪枫 D. 杨靖宇

9、针对抗战局面出现的严重危机,中国共产党在1939年7月提出的三大政治口号是 A. 坚持抗战、反对投降 B. 坚持团结、反对分裂 C. 坚持民主、反对独裁 D. 坚持进步、反对倒退 10、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总方针是 A. 发展进步势力 B. 争取中间势力 C. 孤立顽固势力 D. 打击顽固势力 1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进步势力主要是指 A. 工人阶级 B. 农民阶级

C. 民族资产阶级 D. 城市小资产阶级 1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中间势力主要是指 A. 民族资产阶级 B. 城市小资产阶级 C. 开明绅士 D. 地方实力派

13、毛泽东指出,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争取中间势力的主要条件是 A. 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 B. 尊重中间势力的利益

C. 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D. 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 1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在人员组成上实行的“三三制”原则是 A. 工人阶级占三分之一 B. 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 C. 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 D. 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15、针对抗日民主根据地出现的严重困难,毛泽东提出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总方针是 A. 自己动手 B. 发展生产 C. 丰衣足食 D. 保障供给

16、毛泽东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是 A. 统一战线 B. 土地革命 C. 武装斗争 D. 党的建设

17、毛泽东在领导开展延安整风运动时发表的重要著作有 A. 《反对本本主义》 B. 《改造我们的学习》 C. 《整顿党的作风》 D. 《反对党八股》 18、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开展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 A.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B. 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C. 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 D. 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三、简答题

1、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的抗战路线。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2分)为此,必须实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全国人民的总动员;必须改革政治机构,给人民以充分的抗日民主权利,并适当改善工农大众的生活。(2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战争路线,是彻底的抗日纲领。(2分)

2、中国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及其实质。

共产党必须保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2分)必须坚持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努力发展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2分)必须对国民党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其实质就是力争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2分)

3、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20世纪4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以延安为中心,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整风运动。其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反对主观主义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4分)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

动,在全党范围确立起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2分)

四、论述题

1、毛泽东《论持久战》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毛泽东指出,中日双方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四个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2分)一方面,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强国弱国的对比,决定了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2分)另一方面,日本是小国,发动的是退步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而中国是大国,进行的是进步的、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得道多助。因此,最后胜利又将是属于中国的。(2分)毛泽东还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即: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2分)

毛泽东阐明的持久战战略思想,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和坚持抗战、争取抗战胜利必须实行的战略方针,对全国抗战起了积极作用。(2分)

2、中国共产党关于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为了坚持、扩大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3分)

其中,进步势力主要是指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抗日战争的主要依靠力量。发展进步势力是整个策略的中心环节。(3分)中间势力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争取中间势力是党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十分重要的任务。(2分)顽固势力是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即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他们采取两面政策,为此共产党必须以革命的两面政策来对付他们,即贯彻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2分)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一、单选题

1、近代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 A. 护国战争 B. 护法战争 C. 北伐战争 D. 抗日战争

2、1945年8月9日,在抗日战争胜利之际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的是 A. 毛泽东 B. 朱 德 C. 彭德怀 D. 刘伯承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

A. 1945年8月14日 B. 1945年8月15日 C. 1945年9月2日 D. 1945年9月3日

4、1945年4月,出席美国旧金山联合国制宪会议的中国解放区代表是 A. 周恩来 B. 董必武 C. 林伯渠 D. 徐特立

5、1945年4月,作为中国解放区代表的董必武出席了 A. 开罗会议 B. 德黑兰会议 C. 雅尔塔会议 D. 联合国制宪会议

三、简答题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伟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2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2分)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为同盟国军队完成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转折和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2分)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弘扬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坚决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3分)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道路的民族创造精神。(3分)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第一,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同近代以来历次反侵略战争最大的区别。(2分)第二,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2分)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2分)。

4、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3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科学阐明了抗日战争的规律和进程,制定了正确的战略和策略,对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3分)

四、论述题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第一,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2分)第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人民通过抗日战争的实践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4)第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2分)第四,对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巨大影响,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2分)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的基本经验。

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抗战胜利的力量源泉。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大团结,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族抗战。(3分)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这是抗日战争得以坚持和胜利的重要的思想保证。抗日战争大大丰富和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以其精诚团结、坚持抗战、献身民族的实际行动,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代表者,充分发挥出民族先锋队和阶级先锋队的作用,赢得了全中国人民的拥戴。(4分)第三,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不惧怕战争。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是为了捍卫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人类进步事业的重大贡献。(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