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重庆)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重庆)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dbe0de86294dd88d0d26b75

约10~15L/S。 2.3地形地貌

拟建场区属浅丘地貌区。区内丘顶浑圆,丘顶高程一般278.5m~298.6m,高差15~20m。在丘体之间,冲沟发育,且较宽缓,一般宽50~150m,坡角3~5°,沟床高程一般在254.3~265.8m,相对高差10~15m。斜坡地带地形坡角一般为10~20°,局部基岩出露,形成陡坎,陡坎高度一般5~8m。场区内地形低缓处广布季节性水田和耕地,地表多土层覆盖,但土层总体厚度较薄。

2.4 地层岩性

据地面调查及钻探揭露,拟建场区内分布有第四系填筑土(Qme4)、残坡积土层(Qel+dl4)及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地层。

1、第四系全新统土层(Q4)。

填筑土(Qme4):黄褐色,主要成分为粘质土夹砂岩、泥岩碎块石,块径一般5~20cm,土石比8:2~6:4,干燥,中密,堆积时间大于5年。该层厚度0.65~7.05m,主要断续分布在勘察场地内居民区及已建乡村道路地带。

残坡积土层(Qel+dl4):为粘土,黄褐色,可塑~硬塑状,切面较光滑,具滑腻感(局部地带切面较粗糙,含砂质,砂感强为粉质粘土),可搓成直径3mm土条,干强度高,韧性高,无摇振反应。该土层在全区范围内均有分布,斜坡地带土层厚度较薄

(厚度为0.3~1.5m),地形低洼地带土层较厚(厚度为2.0~6.5m),土层表部多含植物根须。在稻田、鱼塘地带,该层上部呈软~流塑状的土体厚度为0.35~1.2m。

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

泥岩(Ms):紫红色,泥质结构,巨厚层状构造,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含砂质。岩质较软,易风化崩解,该层厚度1.5~14.55m,为极软岩石,岩石基本质量等级为

V。钻探未揭穿该层,在全区范围内均有分布,为区内主要岩性。

砂岩(Ss):灰色,中细粒结构,巨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泥质胶结。钻探揭露厚度0.70~13.95m,为软质岩石。岩石基本质量等级为IV。

3、强风化层情况

强风化岩层岩芯破碎,呈碎块状,层厚1.08~4.65m。详见钻孔数据一览表(表2)。

2.5地质构造

拟建道路区位于北碚向斜东翼。无断层发育,岩层呈单斜产出,岩层产状285°∠29°。在区内测得裂隙二组,其产状、特征分别为:①325°∠60°~62°,裂面平直,粘质土部分充填,结合差,宽1~3mm,延伸长3~4m,裂隙间距3~5m。②235°∠75°,裂面较平,粘质土部分充填,裂面结合较差,宽1~2mm,延伸长1~2m,裂隙间距2~3m。根据钻探揭露裂隙不发育。从钻孔岩芯观察,岩体较完整,属整体块状结构岩体,为地质构造简单区。

2.6水文地质

场区内地表为粘土层覆盖,下伏基岩岩体完整,以泥岩为主,据场地内各钻孔

水位观测及对钻孔ZK100、ZK254进行简易提水试验,水位降至孔底,水位基本不恢复,结果无水,场地地下水贫乏。

4

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体(小溪、灌溉渠道渗漏)补给,区内局部分布第四系土层上层滞水及基岩风化裂隙水,但水量小。线路区无泉点出露。

区内无河流分布只存在季节性小溪,流量小。 2.6.1地表水及地下水腐蚀性评价

勘察工作期间,对地表水取样并做简分析及侵蚀性CO2分析,结合临近场地地表水及地下水简分析成果,归纳如表2.6-1。

表2.6-1 地表水水化学分析成果表

取样位置 腐蚀性分类 分析项目 检测值 评价标准 腐蚀等级 结论 结晶类 SO2-4(mg/L) 70.60 <500 mg/L 无腐蚀 PH值 7.22 >6.0 无腐蚀 地表水ZK131~分解类 ZK158沿侵蚀性CO2(mg/L) 0.70 <30mg/L 无腐蚀 对砼及-线 HCO3(mg/L) 227.03 >1.0 mg/L 无腐蚀 其制品结晶 Mg2++NH+4(mg/L) 7.29 <2000mg/L 无腐蚀 无腐蚀 分解类 C1-+SO2--4+NO3(mg/L) 106.28 <5000mg/L 无腐蚀 场地属Ⅱ类环境,公路混凝土工程易产生物理性腐蚀。通过水化学分析成果表明,场地水属HCO-3--Ca2+·Mg2+型淡水。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附录D中天然水对混凝土腐蚀的评价标准判定,线路区内地表水对混凝土无结晶类腐蚀、无分解类腐蚀、无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 2.6.2土的腐蚀性评价

通过对线路区地表水、地下水腐蚀性成果分析,并结合临近场地地表土腐蚀性分析,表明线路区地表土对混凝土无结晶类腐蚀、无分解类腐蚀、无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

2.7不良地质现象及特殊性岩土

2.7.1不良地质现象

根据野外调查及钻探揭露,由于拟建道路内地形较平缓,地形坡角一般5~15°,斜坡地带土层厚度薄,场区内未见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地面变形等不良地质现象。 2.7.2特殊岩土

本线路地处侏罗系红层地带,地表绝大部分为粘土层覆盖,下伏基岩为砂岩、

泥岩。区内无特殊岩土。只在局部鱼塘及水田表层存在0.5~1.2m的软土(淤泥)。

3 岩土物理力学指标

根据野外调查及室内试验表明,线路区土体根据其成分、结构、构造、强度可分为填筑土和粘土两类,岩体根据其强度,可划分为极软岩、较软岩两类。

3.1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线路大部分被第四系松散堆积层覆盖,其岩土类型为第四系全新统填筑土(Qme4)及粘土(Qel+dl4),下伏基岩为砂、泥岩。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分述如下:

填筑土: 黄褐色,主要成分为粘质土夹砂岩、泥岩碎块石,块径一般5~20cm,土石比8:2~6:4,干燥,中密,堆积时间大于5年。该层厚度0.65~7.05m。

粘土:黄褐色,可塑~硬塑状,切面较光滑,具滑腻感(局部地带切面较粗糙,砂感强),可搓成直径3mm土条,干强度高,韧性高,无摇振反应。该土层在全区范

5

围内均有分布,斜坡地带土层厚度较薄(厚度为0.3~1.5m),地形低洼地带土层较厚(厚度为2.0~6.5m),土层表部多含植物根须。在稻田、鱼塘地带,该层上部呈软~流塑状的土体厚度为0.35~1.2m。

泥岩:紫红色,泥质结构,巨厚层状构造,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含砂质。岩质较软,易风化崩解,该层厚度1.5~14.55m,为极软岩石,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

砂岩:灰色,中细粒结构,巨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泥质胶结。钻探揭露厚度0.70~13.95m,为软质岩石。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V。

3.2岩土体物理力学指标分析统计

本次勘察共取土、岩试样66组。其中土样主要在拟建道路填方区宽缓冲沟地带采取。取土样42组,作土的物理力学测试,包括物性、液塑限、压缩、抗剪强度;取岩样24组,作密度、天然抗压、饱和抗压。岩土体物理力学的分析统计主要是按照路段进行,在统计过程中首先采用平均值±3s方法作为取舍指标剔除异常数据,然后根据概率统计原理进行分析统计,给出各构筑物和路段岩土体物理力学指标。 3.2.1 室内土工试验

据统计结果表明,可塑状粘土:天然含水率26.42%,天然密度1.95 g/cm3,比重2.75,天然孔隙比0.79,塑限20.98%,液限40.99%,液性指数0.27,塑性指数20.00,内聚力标准值28.39kPa,内摩擦角标准值11.80°,压缩系数平均值0.44Mpa-1,压缩模量平均值4.70Mpa。

土工试验统计结果详见附表3.2.1-1。 3.2.2 岩体物理力学指标

据统计结果表明,弱风化泥岩:天然密度2.54 g/cm3,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5.12Mpa,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3.25Mpa;弱风化砂岩:天然密度2.50 g/cm3,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17.08Mpa,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11.81Mpa。

岩石试验统计结果详见附表3.2.2-1。

3.3 岩土体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根据室内试验资料、构筑物结构特征和岩土体结构特征,参照《公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结合地区经验综合确定岩土体的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

土体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主要根据室内试验的物理力学指标查《公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表3.3.3-2~3.3.3-7,结合土体结构和分布特征、沉积环境和相似、相近地区经验综合确定。

岩石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主要查《公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 -2007)表3.3.3-1,参照岩块单轴抗压强度指标取值,结合岩体结构特征、风化情况、分布环境、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和相似、相近地区经验综合确定。

3.3.1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

线路各段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建议如下:

中密状填筑土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为120KPa;粘土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可塑状粘土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为160KPa;硬塑状粘土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为250KPa;泥岩:强风化泥岩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为300KPa,弱风化泥岩承载力基

6

本容许值 [fa0]为500KPa;砂岩:强风化砂岩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为400KPa,弱风化砂岩承载力基本容许值 [fa0]为1000KPa。

4 线路区工程地质评价

4.1场地现状稳定性评价

场地属浅丘地貌区,地形开阔、平缓,地形起伏较小,斜坡坡度小,岩土界面倾角较小,勘察区拟建道路工程范围及其附近,第四系土层厚度总体较薄,下伏基岩连续稳定,裂隙不发育,岩体呈整体~块状,呈单斜产出。无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无断层。自然斜坡整体稳定性较好。场地现状稳定,适宜本工程项目建设。

4.2地震效应评价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附录A,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按设计路面高程整平后,场地土类型及场地类别划分如下表:

表4.2-1 场地地震效应评价表

里程桩号 按设计路面高程开挖整等效剪切平后,覆盖层厚度 波速 场地类别 取值 K4+326.54~K4+502.27 K4+638.56~K4+861.99 K5+822.13~K6+428.15 Ⅰ类,为建筑抗震有利地段,设K6+492.62~K6+562.13 残留土层厚度<3m,主K6+623.47~K6+900 要为基岩裸露,最大挖>140m/s 计基本地震加速方高度12.70m。 度为0.05g,设计K6+982~K7+224.63 特征周期为K7+320~K7+420 0.25s。 经压实填筑土为中软土,K7+527.5~K7+853.3 剪切波速取K3+320~K4+326.54 7~12.2m 153 150m/s,黏土K4+502.27~K4+638.56 0.5~4.92m 158 为中软土,剪切波速取K4+861.99~K5+822.13 3.5~14.53m 151 Ⅱ类,为可建设160m/s(经验K6+428.15~K6+492.62 1.5~8.5m 154 的一般场地,设值)。 K6+562.13~K6+623.47 2.5~9.85m 153 计基本地震加速K6+900~K6+982 1.8~7.60m 158 度为0.05g,设计特征周期为K7+224.63~K7+320 1.5~5.80m 158 0.35s。 K7+420~K7+527.50 2.0~8.40m 152 K7+853.3~K8+287.491 1.5~6.50m 155

建议道路回填平场后补作土层的剪切波速测试,以校核地震效应评价。

4.3路基工程地质评价

4.3.1 填方路基工程地质评价

线路区以填方路基为主,填方路基段主要分布于K3+320~K4+326.54、K4+502.27~K4+638.56、K4+861.99~K5+822.13、K6+428.15~K6+492.62、K6+562.13~K6+623.47、K6+900~K6+982、K7+224.63~K7+320、K7+420~K7+527.5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