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图书馆课程实践课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小学图书馆课程实践课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e27515c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ba

精品文档

小学图书馆课程实践课程

下文是关于小学图书馆课程实践课程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帮助:

小学图书馆课程实践课程(一)

中小学图书馆阅读指导课的探索与实践 中小学图书馆阅读指导课的探索与实践

一、阅读指导课的二个发展阶段

1、1987~1994,自发探索阶段。

常州市中小学图书馆阅读指导课的开设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当时有常州二十四中、二十六中、清潭中学三所学校对初一年级学生开设阅读指导课。而且是排在课表里由图书馆老师上。主要原因是图书馆老师的主动争取,加之初一年级有空课,学校容易接受。内容首先是关于图书馆功能、借阅方法和借阅规则等图书馆养成教育;其次是逐步介绍和推荐馆藏的“好书”及适合男女初中生看的期刊;其三是介绍一些简单的读书方法和记读书笔记的方法,其余一半以上的时间是让学生在课内阅读图书馆的书刊。另外,学生每学期做一次阅读课小结或填写问卷调查。当时的这一探索受到有关学校领导和师生,特别是初一年级学生的欢迎。但到了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7

精品文档

90年代,初中学校的“应试”氛围日趋浓厚,加之图书馆老师“自发”开课,无学术总结和行政的保障而日渐“式微”,直至基本停顿。

2、1997年至今,实践、总结、研讨、交流和发展阶段。

1997年,我会受市装备站委托起草,并由市教育局发文的图书馆等级评估细则,以及在稍后的省教育厅的图书馆评估细则中,都对阅读指导课规定有一定的的分值;

我会开始组织研究和了解世界各国及全国兄弟地区开设阅读指导课的情况。并以论文研讨、参观考察及请进来等方法与兄弟地区、港澳台地区的中小学图书馆同行进行这方面的交流;

新课程教材改革方案的颁布,促进了图书馆开设阅读指导课外部环境的逐步形成。

以上二个方面的条件,促使常州市不少的高中和小学图书馆纷纷开展阅读指导和文献信息知识课的实践与探索。值得注意的是,第一阶段的阅读指导课是以初中一年级为主,而这一阶段是“两头尖”——即研究性学习导向比较明显和高考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7

精品文档

改革为先导的高中以及“应试”氛围相对趋缓的小学,促使以利用图书馆为阵地的阅读指导课有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二、中小学图书馆开设阅读指导课的三种主要形式。

1、以图书馆及图书馆馆藏文献为平台,以学科教师为主导的“放羊式”阅读指导课。

这是图书馆开设阅读指导课的“原创”方式,是学科老师与图书馆松散的“一拍即合”。这为图书馆馆舍和文献的利用,为让师生逐步学会利用图书馆和感觉图书馆学习的益处,开了一个好头。如坚持和发展下去,就会使学校领导、师生逐步认识到图书馆在课改中的作用,为阅读指导课形式的逐步升级奠定基础。如从“放羊式”自由阅读到点拔式和引导式,再由图书馆老师和学科老师共同设计以图书馆文献利用为载体的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放羊式”阅读指导课的形式因为简便,开设的学校最多。但尽管很热闹,有的学校甚至也排了课表,但随意性较大,不能做到规范有序和持之以恒。

2、以图书馆文献利用知识为主的阅读指导课是图书馆人的首选形式。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7

精品文档

这种方式是图书馆人唱主角,有计划、有教案,并排入课表。一般在小学三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开始,一周、双周甚至四周一节课,上一至二学年。内容以图书、图书馆知识为主,逐步指导学生掌握利用图书馆和网络的技能。如图书、图书馆的历史和未来;图书馆的功能和使用规则;读书的方法和图书馆养成教育;文献的分类和主要的检索方法;音像、光盘等电子读物和网上数字图书的检索和使用方法等。

对图书馆和图书馆人来说,其优点在于:

(1)“授人鱼,不如授人渔”,教会学生读者终身利用图书馆的能力。

(2)图书馆人为学生讲课,增加了对学生读者的亲和力和感召力。

(3)学生接受了图书馆知识和养成教育,提高了读者到馆率和图书馆规范化管理的水平。

(4)图书馆人开设选修课,有利于自己职称和待遇的改善和提高。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