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汇总(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高考语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汇总(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e2c00bd48d7c1c709a14526

议论文写作之审题立意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汇总

一、提炼中心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分析】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二、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常出现在材料的最后。

【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分析】通过分析这则材料,学生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分析】很多同学以“珍惜”为话题,写“珍惜友谊”、写“珍惜时间”、“珍惜幸福生活”、“珍惜学习机会”等,都未免偏颇。只要我们再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就会明白这则材料的主旨才是话题——“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你的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材料对“珍惜”有了更具体的限制。

三、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材料】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家后,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刚要切,爸爸赶忙喊到:“切错了!切错!”话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

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到:“爸爸快看,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分析】为什么会出现五角星图案?是小孩子不按常规而横切苹果。可引申出结论:创造性思维能获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材料】一个小女孩迷上了小提琴,每晚都在家里拉个不停。家人不堪这种“锯床腿”的干扰,每次都向小女孩求饶。小女孩一气之下跑到一处幽静的树林,独自演奏了一曲。突然,她听到一个老妇人的赞许声:“拉得真不错!”老人继而说:“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是感觉你拉得不错!”于是,小女孩每天清晨都来树林里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会连声赞许:“谢谢,拉得真不错!”终于有一天,小女孩的家人发现,小女孩的琴拉得早已不是“锯床腿”了,便惊奇地问她有什么名师指点。这时,小女孩才知道,树林中的那位老妇人竟是著名的器乐教授,而她的耳朵也从未聋过。 【分析】立意为:赞美的力量

四、由物及人法

写材料作文时,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学生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即

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 【材料】据《深圳风采周刊》报道,不久前浙江嘉定徐行镇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位朱姓村民家中的小猫竟被老鼠活活咬死了。

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穆勒博士在分析研究城市老鼠猖獗的原因时指出:当代城市中的猫,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中,一方面是因为猫已普遍家养,有充足的食物而不必以捕鼠为生;另一方面是因为猫无法从老鼠体内获取一种名为牛磺酸的物质——这种物质能提高猫的夜视能力,于是现在家养的猫几乎丧失了夜视能力,捕鼠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差,因此老鼠咬死猫就不奇怪了。

【分析】分析类似的材料时,学生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一切非人的东西都要联想到人。上述材料中的主要叙述对象是小猫,立意时学生可以把小猫想象成人,如青少年,把饲养小猫的主人想象成青少年的父母,并由“小猫被老鼠活活咬死”联想到如今的青少年由于父母溺爱、家庭生活条件优裕等,逐渐丧失了自食其力的能力,从而提炼出这样的立意——只有放手让孩子在生活的风雨中经受磨炼,才能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

议论文写作之例文赏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唐人李翱的《李文公集》中有这样一个寓言:两人分乘国马(指平时养于民间,战时由国家征用的马)和骏马并驾而行,骏马咬破国马长鬃之颈,使其流血不止,国马若无其事,仍行走自如。骏马回家后却浑身颤抖,水草不沾,国马主人说:“它大概是因为咬国马而羞愧,我把国马牵过来,劝劝它就好了。”国马牵来后,用鼻子亲近骏马,和骏马同槽共食,不到一个时辰,骏马就恢复如初了。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且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⑤字数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本题为材料作文。从材料内容看出骏马咬了国马,回家后寝食难安,而后国马不计

前嫌,劝慰骏马,终得骏马恢复如初。那么,我们就要抓住所给材料的主旨,并从中概括出一个合适的观点。材料的主旨是歌颂国马的宽容、忍让、仁爱和骏马知错羞愧、勇于自省的美德,命题人的用意旨在呼唤一种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只有把握了这些根本点和立足点,你所进行的多角度立意才是正确有效的。

【思路点拨】“宽容”就是宽大,有气量,不计较,不追究的意思。“宽以待人”“宽大为怀”,

这是中国的古训,也是当今立足于社会,求得更好的发展的要求。宽容,不等于纵容,应该掌握适度的原

则,可强调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气度,是一种爱,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技巧,是一种协调人际关系的良好的润滑剂,具有强大的感化力量等。

【写作指导】确立以“宽容”“忍让”为主题后,就要围绕这个中心组织材料。可以记叙现实生

活中类似的事件,自己经历的故事,写成记叙文或以记叙为主的散文,当然主旨必须是宽容带给我们以正能量的表现,文章结尾一定要显露主旨;也可以联系历史、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感想,写成议论文。如果写出议论文就要做如下准备:

(确立论点)宽容具有强大的感化力

(论据:名言部分)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宰相肚里能撑船;宽以待人??

(论据:事例部分)将相和;让地三尺;楚庄王绝缨;七擒孟获;也可联系现实。

【写作例文】

说“宽容”

“宽以待人”,(引用论证,引出论点。)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宽容具有强大的感化力。(开门见山,点出中心论点)

我国战国时代,蔺相如出色地完成了“完璧归赵”和“渑池会”的外交重任,维护了赵国的利益和尊严,于是被“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这一下触怒了居功自傲的大将军廉颇。他扬言说“吾见相如,必辱之”。而相如以大局为重,对廉颇的倨傲无礼采取了退让宽容的态度。每见廉颇,“引车避匿”,终于感化了廉颇,维护了赵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也为后人留下了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摆事实,必须简洁明了,交代清楚起因、经过、结果,表达方式为记叙、描写)

试想,如果蔺相如不是“引车避匿”,而是来个“两虎共斗”,在那种形势下,势必给国家招来灭顶之灾,后人对他的赞誉,也正是由于他有这种包容万物的气量和美德。(反面论证中心论点,也叫对比论证,表达方式为议论)

清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的家人修建府第时,因地界不清,与邻居发生争执。双方都仗着自己家人在朝廷为官,互不相让。当地官员也惧怕各家势力,无法公断。张英家人给他修书一封,让他出面干预。张英接信后,当即赋诗一首答复家人:“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信悟出其中道理,当即让地三尺,以示不争。对方了解此事后,也觉惭愧,也让地三尺,这便是“六尺巷”的由来。(再

摆事实,由战国过渡到清朝。)

张英的做法不仅教育了家人,也感化了对方,退让三尺,海阔天空。他的做法对我们不也同样有很大的启发吗!(讲道理,结合上面的事实论述中心论点。)

《北京日报》曾刊登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小伙子在公共汽车上吐了一口痰,女售票员让他擦掉。小伙子感到很难堪,不肯擦。女售票员给了他台阶下,自己用纸把痰擦掉了。事后小伙子很后悔,他给报社写了一封信,表示向这位售票员道歉。(三摆事实,由古到今,联系社会现象论证。)你看姑娘做得多好啊!如果她不这样做,而是硬逼着小伙子去擦掉,结果不难想象。得理也让人,大度而包容,它的感化作用有多大啊!(讲道理,反面论述中心论点。)

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人却缺乏这种胸怀和气度,遇事斤斤计较,寸步不让。(总体反面论证。)譬如在大街上骑车,一不小心撞了别人;乘公共汽车,人多拥挤,不注意踩了别人的脚。(反面事例)这时不是你说对不起、他说没关系,而是互逞一时之愤,用不能形诸笔墨的语言,恶语相侵,进而大打出手,终至两败俱伤。朋友,好好想一想,何必呢?为什么遇事不退一步呢?为什么对别人不宽容一下呢?(主要表达方式为议论)

当然了,我们所说的宽容是有原则、有限度的。在大是大非面前,当有人侵犯党和人民的利益之时,应挺身而出,绝不能姑息养奸,苟且偷安。这是不在话下的。(补充论述中心论点,避免论证的片面化,使论述更严密。)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引用名言论述。)这就是对宽容气量的赞美。人与人能宽容相处,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正面展望人生,再次点明中心论点。)

【写作点评】文章观点明确,论据充足,是一篇标准的入门级议论文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