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课程练习册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病理生理学课程练习册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e6547d428ea81c758f578e6

即低动力型休克或低排高阻型休克,临床特点有脸色苍白、四肢湿冷、脉细速,故称冷休克。 3.多系统器官衰竭

指患者在严重创伤、感染、休克或复苏后,短时间内出现两个以上系统、器官衰竭。 4.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指机体失控的自我持续放大和自我破坏炎症,表现为播散性炎症细胞活化和炎症介质释放入血。 5.休克肾

休克时伴发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称为休克肾。 6.休克肺

严重休克病人在复苏后伴发的急性呼吸衰竭,休克肺属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三、问答题

1. 试比较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和淤血性缺氧期的微循环变化及对机体影响的异同。

参考答案:

缺血性缺氧期 淤血性缺氧期 微循环变化:

1.微血管舒缩状态 几乎全部血管都收缩 毛细血管前扩约肌松弛 微静脉仍收缩 2.毛细血管阻力 前阻力明显↑ 后阻力明显↑ 3.毛细血管血压 ↓ ↑ 4.毛细血管床容量 ↓ ↑

5.组织灌流状态 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灌而少流,灌大于流,

微循环缺血,组织灌流量↓ 微循环淤血,组织灌

流量严重↓

对机体的影响:

1.容量血管收缩和组织 1. 毛细血管床容量↑ 液吸收入血→回心血量↑ 和血浆外渗→ECBV↓ 2.血液重新分布,保证心 →组织灌流量进行性↓ 脑血供 形成恶性循环 3.血压可维持正常,为代 2.CO↓,BP↓

偿阶段 3.心脑血管灌流不足

→功能障碍.为失代偿阶段

休克缺血性缺氧期是由于交感-肾上腺髓质强烈兴奋所致,从微循环变化看,是属于代偿期,只要原始病因中止,休克即可恢复。而休克的淤血性缺氧期,属于失代偿期,此期交感-肾上腺髓质过度兴奋,同时局部酸性代谢产物过度聚集,造成微循环进一步灌注障碍,即使中止病因,病情仍可以继续恶化,必须采取发病学的治疗。

2. 休克初期又称为代偿期,试分析该期的代偿机制和意义。

参考答案:休克初期的代偿机制和意义为:①回心血量增加:容量血管收缩引起“自身输血”,组织间液回流血容量得到补充-“自身输液”;②动脉血压维持: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多;小血管收缩,外周总阻力增加;③保障心、脑血液供应:由于不同组织器官的血管对儿茶酚胺发应的不一致性,心、脑血管收缩不明显,使有限的血液重新分配,以保障心、脑生命器官的血液供应。

第八章 心力衰竭

一、选择题

1.下述有关心力衰竭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心输出量低于正常 D.外周阻力低于正常

B.每博输出量低于正常 E.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减少,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 C.心脏指数低于正常 答案:E

2.下列哪项关于心脏前负荷的论述是正确的

A.指心室射血所要克服的阻力 D.为心脏收缩前所承受的容量负荷 B.又称压力负荷 E.指循环血量 C.指心脏收缩时承受的阻力负荷 答案:D

3.下述哪项原因会导致心脏容量负荷增加

A.主动脉狭窄 D.高血压

B.肺动脉狭窄 E.主动脉瓣狭窄 C.二尖瓣关闭不全 答案:C

4.下述哪项原因会导致心脏压力负荷增加

A.二尖瓣关闭不全 D.主动脉关闭不全 B.肺动脉高压 E.动静脉瘘 C.室间隔缺损 答案:B

5.最常见的引起心力衰竭的诱因是

A.感染 D.情绪激动 B.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紊乱 E.洋地黄中毒 C.心律失常 答案:A

6.下述哪项原因不易引起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 ..

A.甲状腺功能亢进 D.动静脉瘘 B.严重贫血 E.心肌炎 C.脚气病 答案:E

7.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

A.慢性心力衰竭 D.以血容量增多、水肿和心脏扩大为主要特征的心力衰竭 B.急性左心衰竭 E.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 C.急性右心衰竭 答案:E

8.在心功能由代偿向失代偿转化的过程中,血流量减少最显著的器官是 A.心脏 D.骨胳肌 B.皮肤 E.肝 C.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