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职权滥用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行政职权滥用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eedbfa1524de518964b7d7e

制建设的进程,提高反腐倡廉的法制化程度,从而严肃政治纪律。

治理行政权力腐败是建设精神文明的前提。通过治理行政权力腐败,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从总体上说,党员干部队伍是由社会的先进者构成的。这支队伍的价值取向和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高低,对整个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直接的影响和导向作用。因此,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首先解决存在于党员干部队伍中的腐败思想和腐败行为,在此基础上提高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治理我国行政权力腐败,搞好民主与法制教育,使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发扬民主、依法行政。搞好思想道德和文化教育,使党员干部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做先进文化建设的引导者和示范者。对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行为规范,应主要体现在法律法规和党政纪条规上。因此,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党政纪条规,是规范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行为的最基本的工作,也是廉洁自律的基础。随着依法治国的推进和法制程度的提高,应不断推进党纪政纪法律化的进程,并通过依法惩腐、依法执纪,提高反腐倡廉的法制化程度。

总之,要实现党中央提出的“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目标,必须解决存在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腐败问题。同时,要解决长期存在的腐败问题,也有赖于“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和整体推进。作为纪检监察机关和反腐败工作部门,必须认真总结腐败与反腐败斗争的历史进程和历史经验,认清腐败问题对“三个文明”建设的严重危害,并着眼于“三个文明”建设的大局,运筹反腐败的工作

思路、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预防和打击能力,不断取得遏制腐败的根本性成果,努力实现反腐败与“三个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

四、治理行政权力腐败是我党廉政建设的根本

在我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通常不仅占有社会重要的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而且享有重要的权力资源,其决定和行为不仅对公民利益产生重要影响,并对权力机关和社会组织也起着极大的支配和控制作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这种权力是在法律之外存在和活动的,它对国家机关的正常运行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都是一种潜在的隐忧。

党风建设的实质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问题,执政党党风不正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现在,我们党和国家正处于一个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其艰巨复杂的任务摆在我们的面前,党只有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才能顺利的完成自己的神圣任务,如果脱离群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能是一句空话。造成我们党的干部脱离群众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是官僚主义。邓小平同志曾十分形象的列举官僚主义的主要表现,即滥用权力,脱离群众;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不负责任,不守信用:官气十足,动辄训人;打击报复,压制民主;欺上瞒下,专横跋扈;徇私行贿,贪赃枉法。官僚主义在某些干部中已达到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官僚主义的滋长和蔓延,背离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使我们的党群关系受到了严重损害,极大的妨碍了我们党的事业。党内有相当一部分

干部群众以权谋私、搞特殊化,这是我们党脱离群众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干部搞特殊化,必然脱离群众。邓小平同志告诫全党:“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I】因此,要切实把我们的党风搞好,密切联系群众,这是最根本的一条。所以治理行政权力腐败是我党廉政建设的根本,我们只有更好地治理我国行政权力腐败,进一步地规范党员行为,才能使得党员干部更好地去接近群众。

从目前来看,我党的党风廉政建设总的情况是比较好的。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的政府是廉洁的政府,党和国家机关的绝大多数党员和干部是奉公守法、廉洁自律的,是经得住考验的。党和国家机关廉洁状况这一基本方面,必须肯定。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的看到,在执政和改革开放条件下,党和国家机关中确有少数人经不起考验,不廉洁等腐败现象在滋生蔓延,严重冲击着党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作风。

行政权力腐败是文明社会的毒瘤,是党和国家健康发展的腐化剂,也是导致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最大政治风险源。人民群众对极少数党员干部的贪污腐化、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司法不公等腐败现象深恶痛绝。因此,我们必须治理行政权力腐败,从而加强我党廉政建设。加强我党廉政建设主要通过治理行政权力腐败,严明党纪政纪、查处腐败者、纠正不正之风、建立健全惩防体系,来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健康运行和目标实现提供重要的保障。加强我党廉政建设是一

项完整严密的系统工程,其中最重要的是思想教育机制、监督约束机制和重奖严惩机制三个子系统,其中的关键是通过治理行政权力腐败,从而建立良好的监督约束机制。

吏治的清明需要权力的制衡和有效的监督,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监督约束机制主要包括制度监督、机构监督、舆论监督、法律监督和群众监督几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制度监督,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征。在廉政制度这个完整严密的体系中,干部的选拔、任用、管理、考核、奖惩制度占有重要地位。首先,要健全干部选拔制度,选拔德才兼备之人从政,防止奸佞小人入仕,这是为政清廉的关键。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公开、公正、平等、择优的原则下,对干部实行公开招考、公开招聘,把那些人民公认的政绩突出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从而杜绝选人问题上的腐败现象,要健全党员干部任用公示制度,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防止贪赃枉法之徒升迁。其次,要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管理制度,对党员干部实行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其中最重要的是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充分发扬民主,搞好党内监督,防止个人专权;要实行党员干部任职回避制度和定期交流制度,防止结党营私和徇私枉法;要实行党员领导干部财产和收入申报制度、财务公开制度和离任审计制度,防止党员干部以权谋私或权钱交易:要实行政务公开和“阳光操作法”制度,避免“暗箱操作”,增强依法行政的透明度,加大社会监督的力度,增强廉政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