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客运站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汽车客运站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ef99a64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b

如皋汽车客运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市场分析与需求预测】 当年人口出生率6.06‰,人口死亡率6.90‰,人口自然增长率-0.84‰。

3、经济状况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面腾飞的总体目标,以“学赶张家港,建设新如皋”为动力,坚定不移走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6.92亿元,比上年增长16.5%。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达15338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29亿元,比上年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16.25亿元,比上年增长20.0%;第三产业增加值74.38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工业业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13.7:52.2:34.1调整为12.1:53.6:34.3,二三产业比重上升了1.6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了1.4个百分点。

2007年全市财政总收入27.07亿元,比上年增长54.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1.51亿元,增长53.3%;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96.95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工业产品销售率99.72%,比上年提高2.90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2.03亿元,比上年增长22.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61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实现新批协议注册外资17.3亿元,增长51.7%;实际利用外资7.61亿美元,增长87.9%;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2594元,增长25.9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03元,增长17.3%;农民人均纯收入5742元,增长14.8%。

表2-1 如皋市社会经济指标汇总表

年份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49.81 59.35 62.12 65.43 68.01 71.54 78.07 84.89 98.76 120.15 150.64 180.27 216.92 第一产业 (亿元) 15.76 17.21 3.44 3.40 17.01 17.07 17.80 18.59 18.93 20.44 23.29 24.75 26.29 第二产业 (亿元) 21.20 24.76 5.62 6.55 26.66 28.29 31.02 34.31 43.26 57.30 77.65 94.13 116.25 第三产业 (亿元) 12.85 17.38 0.63 3.05 24.34 26.19 29.25 31.99 36.57 42.40 49.70 61.39 74.38 人口 (万人) 145.18 145.14 145.37 146.55 146.21 145.67 145.28 144.56 143.87 142.61 142.01 141.85 141.01 8

如皋汽车客运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市场分析与需求预测】 数据来源《江苏统计年鉴》(1996-2008)

图2.3 如皋市历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趋势图

2.1.2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根据《如皋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如皋市性质定位如皋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上海经济区工商发达的历史文化、旅游、港口型宜居城市。

1、城市发展规模

如皋城区人口近期(2010年)达到30万人,远期(2020年)达到42万人。 如皋市区用地近期(2010年)31.69达到平方公里,远期(2020年)达到105.63平方公里。

如皋市经济发展目标近期(2010年)GDP达到230亿元,远期(2020年)GDP达到480亿元。

2、城市发展方向

规划城市发展方向重点向南和向东拓展。

图2.4 如皋市用地规划图

3、规划布局结构

城区用地规划通过城市主干道以及绿色空间的围合、划分,形成“六组团”的空间结构。

? 老城核心组团:商业、金融、文化、旅游、娱乐休闲; ? 城北组团:工业、物流、居住;城西组团:居住、商业; ? 城东组团:居住、商业;

? 城南新城组团:行政办公、商业金融、娱乐休闲、高尚居住、商务办公; ? 铁东工业组团:工业、仓储、物流。

图2.5 如皋市城市结构分析图

4、城镇体系规划

规划形成三个等级的城镇体系结构。第一等级为如皋市区,即一城一区;第二等级为重点镇与老市属镇;第三等级为一般城镇。

9

如皋汽车客运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市场分析与需求预测】

图2.6 如皋市城镇体系规划图

2.1.3交通运输发展现状

1、交通基础设施现状

如皋市经过近几年对交通大力建设,综合交通体系骨架网已经基本形成,交通设施逐渐完善,为交通运输发展提供了支撑。

? 公路

公路交通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干,普通干线公路为补充的干线公路网,境内县乡公路实现黑色化。高速公路建设趋于成熟,沿海高速公路、G204纵贯南北,宁通高速公路、省道334、省道336和正在建设的江海高速公路横跨东西。通过江阴长江大桥可以在2小时内到达苏州、无锡、常州,通过苏通长江大桥2小时内可以到达上海。县道公路网在全社会公路网中起到“上承国、省道公路,下联乡、村道公路”的作用,主要承担区域中短距离的客货运输。截止2007年底,如皋市公路总里程为272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为63公里,一级公路为53公里,二级公路为170公里。

? 水运

水运发展较快,2007年底,如皋境内共有航道29条,通航里程442.1公里,其中等级航道7条计214.6公里,等外级航道22条计227.5公里。如皋港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在建4座5万吨级公用散杂货码头以及多座千吨级以上的码头。

? 铁路

新长铁路2004年开通运营,突破了如皋市没有铁路的历史。它北与陇海线、胶新线相通,南与沪宁线、宣杭线相连,在海安与宁启线相接,成为贯穿江苏南北的干线通道。新长铁路境内沿线共设置了如皋火车站。

? 航空

如皋境内无民用机场,市区距离南通机场仅30公里。

图2.7 如皋综合交通现状图

2、运输业发展状况

2007年,如皋市拥有营运客车715辆,货车2969辆。全社会货运量1013万吨,比上年增长3.4%;货物周转量86132万吨公里,增长3.8%;全社会客运量912万人

10

如皋汽车客运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市场分析与需求预测】 次,增长3.3%;客运周转量47910万人公里,增长3.5%。 2.1.4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根据如皋市交通发展规划,如皋市将形成水陆一体化的综合交通系统。 ? 公路

骨架层及干线层公路呈“八纵八横”布局,“八纵”即双新线、丁平线、沿海高速公路、G204、如港公路、G204扩建、搬石线、江曲线;“八横”即丁柴线、雪搬线(暂名)、新东线+S334、S334复线、蒲黄线、宁通高速公路、S336、沿江公路。

农村公路为解决乡镇内部村与镇、村与村之间居民出行的方便问题,“十一五”期间以四级公路为主,以后逐步改善到三级公路为主。

? 铁路

建设从新长铁路白蒲站引出至如皋港的专用线。 ? 港口

发挥长江岸线优势,建设30万吨级码头,提升水路运输地位。完成通扬运河主骨干河的建设;建设如泰运河、焦港河等支线及焦港船闸,建设如海河支线航道。

图2.8 如皋市综合交通规划图

2.2市场需求分析

2.2.1客运需求发展分析

近几年,随着江苏省委省政府沿江和沿海战略的实施,如皋市抓住机遇,充分利用优越的区位条件,积极发展经济。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6.92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2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16.2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4.38亿元。工业比重增加,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13.7:52.2:34.1调整为12.1:53.6:34.3。全市人均GDP达15338元。

如皋市加强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资环境的日益改善,加快大沿江开发进程,坚持走吸纳型、集聚式的发展道路,外向型经济取得新突破。2007年新批外资投资企业114家。实现新批协议注册外资17.3亿元,增长51.7%。实际利用外资7.61亿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