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6年10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f31adca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c1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与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会合。 意义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2)成为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开端;3)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7.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根据地建立的历史意义。

答:1)它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共产党领导的其他各地的起义武装树立了榜样;2)它从实践上开辟了一条在敌我力量十分悬殊的情况下,共产党深入农村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正确道路。

8. 中国的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答:1)中国是一个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2)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是在那些受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影响、曾经有过高涨的革命群众运动的地方;3)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4)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5)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各项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

9.“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容和意义。

10.为什么说大革命失败后,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目标? 答: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2)国民党反动统治代表帝国主义的利益;3)国民党反动统治代表封建主义的利益;4)国民党反动统治代表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 因此,大革命失败后,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目标。

11.中国革命为什么只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答:1)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大革命的失败使共产党人认识到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毛泽东阐述了农民问题和武装斗争对于中国革命的重要性,强调农民是要革命的,肯定开展农民运动的必要性;又特别强调军事运动必须同民众运动结合起来,“以后要非常主义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阐明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2)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到1928年初,中国共产党先后在海陆丰、琼崖、鄂豫边、闽西、陕西等地区领导了近百次武装起义。但这些起义大都很快失败了。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统治阶级占据着中心城市,敌我力量对比悬殊,企图通过城市武装暴动或攻占大城市来夺取革命胜利是行不通的。而一部分起义部队由于及时转到远离国民党统治中心、处于数省边界的农村上去开展游击战争、发动土地革命,坚持了下来。这表明,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2)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可能性: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中回答了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也就阐明了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可能性。

5

12.论述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13.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连续出现“左”倾错误的表现、原因及危害。 答:左倾错误表现:土地革命中期,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机关取得统治地位,第一次是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认为革命形势在不断高涨,盲目要求“创造总暴动的局面”,第二次是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地认为中国革命乃至全世界革命进入高潮,盲目要求举行全国暴动和集中红军力量攻打和夺取武汉等中心城市,第三次是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陈绍禹(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表现1)在统一战线问题上,将1927年大革命失败时暂时退出革命阵营,在“九一八”后要求抗日与民主的民族资产阶级视为中国革命最危险的敌人,一味排斥和打击中间势力;2)在革命道路问题上,继续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将准备城市工人的总同盟罢工和武装起义作为共产党的最主要任务;指令根据地的红军采取“积极进攻的策略”,配合攻打中心城市;3)在土地革命问题上,提出坚决打击富农的主张;4)在反围剿的军事斗争问题上,实行消极防御的方针;5)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推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方针。 原因1)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浓厚的近乎拼命的冲动,始终没有能够从指导思想上得到认真的清理;2)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还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王明又时时搬出马克思主义的词句来吓唬人,容易使一些干部受到蒙骗;3)共产国际的干预以及对王明的全力支持,更使许多人失去了识别和

14.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答:会议主要内容: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批评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错误;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并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即遵义会议决议);会后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并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 历史地位:遵义会议在及其危机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遵义会议的召开证明: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是正视自己的错误,并注意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学习并汲取教训的,遵义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全过程的

6

某一个时期内,党以及党的领导人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甚至严重的错误。但是,中国共产党是具有自我净化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的,党正是通过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不断地把党及党所领导的革命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

15.红军长征的经过,及其伟大意义。

答:基本经过:中央工农红军于1934年10月从赣南,闽西出发开始长征,于1935年6月抵达四川懋功地区,与1935年5月初离开川陕根据地实行转移到达那里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由于张国焘反对北上,中共中央决定先行北上,并将北上的中央红军主义改称陕甘支队。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和陕北红军会合,前后经历了整整一年,取得了长征的胜利。红二、六军团(后改为红二方面军)也于1935年11月,从湘鄂川黔根据地出发长征,1936年6月在四川甘孜和红四方面军会合。到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大会师,从而胜利地结束了长征。 意义1)它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2)通过长征,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西北,这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准备了条件;3)长征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4)长征播撒了革命的火种;5)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16.长征精神:

答:1)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2)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3)就是坚持独立自主,事实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4)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5)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