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主题单元学习计划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折线统计图》主题单元学习计划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f5fded676eeaeaad1f330a2

主题单元标题 作者姓名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学科领域 (在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折线统计图 马雪峰 秀沿路1688号 所属单位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尚德实验学校 68180001 201315 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所需时间 + 社会实践 小学四年级 5课时 主题学习概述 (对主题内容进行简要的概述,并可附上相应的思维导图) 本单元是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四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材中有关统计方面的知识。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会使用条形统计图描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主要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通过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上获取信息,获得分析数据和进行合理推测的初步经验。为了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必须让学生直接运用真实的材料,从情景中找资料来解决问题。因此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从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出发,采用真实的、与生活有关的资料,让学生经历真实的统计活动,在了解统计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同时,认识统计的现实意义。 在本主题单元中,我设计了三个专题来组织学习活动。专题一:读取信息。解决折线统计图的认识。专题二:合理绘制。解决折线统计图的画法。专题三:灵活应用。解决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三个专题的确定是源于教材,且基本覆盖了教材的全部要求,又不拘泥于教材,适当进行了拓展和延伸,为今后的学习做了铺垫。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的情况的信息,能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3、能够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推测。 4、了解画单式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5、初步学会对折线统计图的范围与结构进行把握,能选择合适的刻度;初步学会画单式折线统计图。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全过程。 2、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体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3、渗透统计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合理的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思考的过程。 2、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折线统计图的准确、合理、简明、美观。 3、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统计知识的能力。 对应课标 1、尝试根据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包括利用网络),收集、整理有用的数据。 2、能说出折线统计图的统计内容,会看图比较量的多少或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会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并作出判断。 1、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2、怎样从单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3、怎样画单式折线统计图? 4、折线统计图与生活有哪些密切联系? 专题一:读取信息——折线统计图的认识。(2课时) 专题划分 专题二:合理绘制——折线统计图的画法。(2课时) 专题三:灵活应用——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1课时) 专题一 所需课时 读取信息——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2课时 专题一概述 (对专题内容进行简要的概述,并可附上相应的思维导图)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初步学会使用条形统计图描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在本专题内将初步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新知识的基点是折线统计图的认识以及以往数学学习中获得的统计的知识,学习的重点是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分析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并回答问题。学习的难点是找“上升幅度最大”或“下降幅度最大”的折线时往往找不准确。 基于以上几点,我作了如下的教学设计:1、复习条形统计图,引入折线统计图的概念。2、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结构。3、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体会折线统计图的优点。4、学会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的情况。 通过学习,让学生经历真实的统计活动,在了解统计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同时,认识统计的现实意义。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初步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的情况的信息,能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3、能够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推测。 对应课标(本专题所达到的课程标准) 1、尝试根据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包括利用网络),收集、整理有用的数据。 2、能说出折线统计图的统计内容,会看图比较量的多少或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会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并作出判断。 1、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本专题问题设计 2、折线统计图比较适用于哪些统计情况? 3、单式折线统计图有哪些内容? 4、怎样从单式折线统计中发现数学问题?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常规资源 教学支撑环境 其 他 电脑及相关应用课件 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多媒体教室 水彩笔 第一课时: 一、实践引入

1、前2天我们全班在校门口收集了哪些数据? 2、出示小胖的条形统计图

师:把这些制成了条形统计图,能清晰地表示出什么? 3、出示小亚的折线统计图

这是一种新的统计图,你们想学习、探究些什么? 揭题:折线统计图 二、探究新知

1、出示2000年上海市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折线统计图。 1、月平均气温是多少? 平均气温最高的是哪个月?多少呢? 2、小组合作讨论2个问题 三、拓展应用 1、少儿频道

(1) 大胆猜测8月的点会在哪里?它的变化趋势应该上升还是下降?为何? (2)后面的点,变化趋势呢?(手势表示)又为何?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2、姚明的身高

(1)姚明的身高情况怎样?小组讨论。

(2)学生手势表示对比少儿频道和姚明身高折线统计图的变化 体会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晰地表示出数量增减的变化 3、选择:根据实际统计情况,选择不同的统计图

师根据学生收集的数据制成的统计表,制成了2张统计图。 生猜一猜一般会制成什么统计图?小组讨论 四、回顾总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复习折线统计图

师:这个统计图认识吗?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折线统计图。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折线越陡、变化越大 (1)学生交流,出示点和折线 (2)手势表示图上折线的变化情况。

出示:大幅上升、缓慢上升、不变、缓慢下降,大幅下降 (3)师:谁能举个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大幅下降?缓慢下降呢? 小结:折线越陡,变化越大

2、

初步感知纵轴上要选择合适的刻度

3、认识“﹌”

出示学生的统计情况:(统计表及条形统计图) (1)从条形统计图上看温度的变化怎么样?

(2)如果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纵轴上每格表示几,温度的变化看起来会更明显呢? (3)学生设计。 (4)汇报交流。

(5)小结:在折线统计图中,为了清晰地看出变化的情况,常使用﹌省去空白部分。

教学评价 1、完成一份评估卷。 2、针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作业。 3、网络研讨。 合理绘制——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专题二 ?? 专题三 ??

灵活应用——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