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学资料、习题、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文献学资料、习题、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f688f7da26925c52cc5bfd2

三、为什么要学习文献学: 1、继承前人的优秀文化遗产。

2、鉴定版本,全面认识文献,对原始文献整理加工,供后人研究使用。 四、中国古代文献的基本状况: 现存古籍的数量大约有七、八万种。

五、文献检索的方法:1、纸质文献的检索方法:一是形序法。包括部首法(创始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笔画法、号码法(王云五“四角号码检字法”);二是音序法:隋代陆法言的《切韵》;三是义序法: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排序方法,西汉初期的词典《尔雅》就是义序法。

2、电子文献的检索方法:分为网络检索和磁盘检索。

网络检索的应有:搜索引擎的使用:全文搜索引擎、目录搜索引擎、元搜索引擎等。

第二部分、分述 一、丛书:

1、定义:丛书是指把多种不同的书编在一起,冠以一个总名。丛书和类书都属于编撰而成的书,但体例不同,类书要打乱拆散原书,丛书要保持原书的完整性,就是把整部书都完整的收入。

2、比较严整的丛书是《四库全书》,其次还有《大藏经》《道藏》等。

3、一般认为丛书起源于南宋俞鼎孙、俞经《儒学警语》,成于南宋嘉泰二年。其次是南宋左圭的《百川学海》。

《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续修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张元济),《四部备要》,《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 《四库全书》共收书3461种,不收文学作品。

《四部丛刊》与《四部备要》之比较:《四部丛刊》的特点是:将难见的珍本以原貌的形式公诸于世,共收录书477种,共3134册,全书分为初编、续编、三编等三个部分;《四部备要》收的书多以常用和校注本为主,在选书的实用性和系统性方面要比《四部丛刊》强,但是在版本价值不能跟《四部备要》比,两者可以相互补充。

两书的异同点:(1)在版本价值方面,《四部丛刊》收录的多是珍本,《四部备要》收录的多是常用和校注本为主,因而《四部丛刊》的版本价值要比《四部备要》大。

(2)在实用性和系统性方面,《四部备要》比《四部丛刊》强。 (3)联系:两本书在收录内容存在着此有比无的互补性。

《丛书集成初编》,王云五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丛书集成续编》。

《中国丛书综录》特点:收录现有图书2792种,分为三册,第一册是《总目分类目录》:分为汇编和类编两部分。汇编分为杂撰、辑佚、郡邑、氏族和独撰五类。类编下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分;第二册是《子目分类目录》;第三册是《子目书名索引》、《子目著者索引》,用来检索第二册的所收的子目。我们查找古书一般首先要用《子目书名索引》,然后在第二册中查知该书收录在哪些丛书里面,最后才能在丛书中找到该书。 《中国丛书综录补正》、《中国近现代丛书综录》。 4、四部文献的构成: (1)经部:“十三经”

《周易》(魏王弼、东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西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毛诗》(西汉毛亨传,东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周礼》(东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东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礼记》(东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西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公羊传》(东汉何休注,唐徐彦疏)、《论语》(魏何晏集解,北宋邢昺疏)、《孝经》(唐玄宗注,北宋邢昺疏)、《尔雅》(西晋郭璞注,北宋邢昺疏)、《孟子》(东汉赵岐章句,北宋孙爽疏),《春秋谷梁传》(东晋范宓注,唐杨士勋疏)。

(2)史部:“二十四史“:《史记》(西汉司马迁著,南朝宋裴胭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汉书》(东汉班固著,唐颜师古注)。《后汉书》(本纪、列传由南朝宋范晔著,唐李贤注,志由晋司马彪撰,梁刘昭注)。《三国志》(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晋书》(唐房玄龄撰)。《宋书》(南朝梁沈约撰)。《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撰)。《梁书》(唐姚思廉撰)。《隋书》(唐魏征等撰)。《陈书》(唐姚思廉撰)。《魏书》(北齐魏收撰)。《北齐书》(唐李百药撰)。《周书》(唐魏征撰)。《南史》(唐李延寿撰)。《北史》(唐李延寿撰)。《旧唐书》(后晋刘徇等撰)。《新唐书》(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旧五代史》(北宋薛居正等撰)。《新五代史》(北宋欧阳修撰)。《宋史》(元脱脱著)。《辽史》(元脱脱著)。《金史》(元脱脱著)。《元史》(明宋濂撰)。《明史》(清张廷玉等撰)。“二十五史”除了以上的二十四史外,增加了(民国)柯绍忞撰的《新元史》。“二十六史”则再加上(民国)赵尔巽著的《清史稿》。

(3)、子部:《诸子集成》、《新编诸子集成》、《百子全书》、《续百子全书》等。 (4)、集部:分为诗歌类:《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全唐诗》、《全宋诗》、《全宋词》、《全明诗》、《全元散曲》;散文类:《两汉全书》、《全唐文》;小说类:《古今图书集成》、《古本小说丛刊》,刘世德、陈庆浩、石昌渝主编;戏曲类:《古本戏曲丛刊》、《全元戏曲》、《全元曲》。

总集指多位作家诗文词曲之汇集。其单收一人之作者为别集。总集之存于今者以《诗经》为最早,再下《楚辞》,再下《昭明文选》、《玉台新咏》。《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文选总集》。《文苑英华》。

别集是指个人的诗文汇编。是四部分类法中“集部”的骨干部分。

汇编类的书:《中西交通史料汇编》,中华书局版(明代以前的古代中外关系史)。《中国近代史史料汇编》,《中国历代自然灾害及历代盛世农业政策资料》(汉代至清代)。《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62年以来有关古典文学的汇编)。 二、类书:

1、概说:“类书”的概念最早出现于后晋刘眴撰写的《旧唐书》。类书的定义应该是:一种分门别类地汇辑资料以供查寻的工具书。它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录而不作;二是分门别类,即将收集到来的资料分类编排。类书就是因类聚资料而得名的。

2、从内容说,类书可以分为综合性类书和专科性类书。一般认为我国第一部类书是三国时期的王象、刘劭等人奉魏文帝之命编撰的《皇览》。隋初杜台卿编的《玉烛宝典》是流传至今的最早的民俗类的专科类书。明代的类书最著名的是解缙等人编的《永乐大典》,这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类书。清代是我国类书编撰的又一辉煌时期,出现了现存部头最大的类书《古今类书集成》,还有张英等编的《渊鉴类函》、张玉书等编的《佩文韵府》、张廷玉等编的《骈子类聚》、《子史精华》、陈元龙编的《格致镜原》、何焯等编的《分类字锦》、潘永因编的《宋稗类钞》、徐珂编的《清稗类钞》。 3、类书的作用:一是查找百科资料;二是考校典籍。

类书举要:(1)《北堂书钞》一百六十卷,唐虞世南著。(2)《艺文类聚》一百卷,唐欧阳询等编。特点:全书共100卷,分46部,每部之中又分为子目,共727种。材料的排列先列叙事性的资料,再列诗、赋、论、赞等文学性的资料。大量征引文学资料列入类书是《艺文类聚》的一个创举。

(3)《初学记》三十卷,唐徐坚等编。 (4)《太平广记》五百卷,宋李昉等著。 (5)《太平御览》一千卷,宋李昉等著。 (6)《册府元龟》一千卷,宋王钦若等编。

(7)《永乐大典》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明解缙等编。(8)《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清陈梦雷等编。该书分为六汇编:历象汇编、方舆汇编、明伦汇编、博物汇编、理学汇编、经济汇编,六汇编下分为三十二典。

(9)《佩文韵府》四百四十卷《韵府拾遗》一百二十卷,清张玉书等奉康熙帝之命而编。 (10)《骈子类聚》二百四十卷,张廷玉等编。

三、政书:政书一般指记载典章制度的著作。政书和类书也有相似之处,也有分门别汇编资料的特点。政书除了罗列资料外,还有作者论述的语言。类书是述而不作,政书是有述有作。政书是在纪传体史书中的“书”“志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的专史是唐代杜佑的《通典》。“十通”即《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 书名 通典 卷数 200 著者 唐杜佑 时代起讫 内容 上古至唐天宝末 分九门:食货、选举、职官、礼、乐、 兵、刑、州郡、边防 同上 同上 续通典 150 清朝通100 典 通志 200 清乾隆年间官修. 唐肃宗至明末 同上 南宋郑樵 清初至乾隆。 二十略自上古至有本纪、世家、年谱、列传及二十略。 唐,纪传及谱自三皇到隋。 续通志 200 二十略自五代至缺世家与年谱,其余同上。 清乾隆年间官修. 明季,纪传至唐初到元末 清乾隆年间官修。 清初至乾隆. 元马端临 上古至宋宁宗 清朝通126 志 文献通348 考 续文献250 通考 清朝文300 献通考 清朝续400 文献通考

缺本纪、世家、年谱、列传,仅二十略。 分二十四考 宋宁宗至明庄烈分二十六考,基本同上,只是分郊社考 清乾隆年间官修。 为郊祀、群祀两考,分宗庙考为宗庙、帝 群庙两考。 清初至乾隆五十同上 清乾隆年间官修。 年。 民国刘锦藻 清初至乾隆五十分三十考,其中二十六考同上,另增外 一年。 交、邮传、实业、宪政考。 四、有关文献的其他知识:

1、 文献的载体:历史上已被记载下来的文献资料的的载体,载体即承载文献的物体。载体

主要有这几种:甲骨、金、石、竹木、帛、莎草纸、羊皮纸、贝叶、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