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自学考试(安全生产管理概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注册安全工程师自学考试(安全生产管理概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f71cdd633d4b14e852468f8

第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概述

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

一、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管理 (一)安全生产

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二)安全生产管理

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

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检查、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等。

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策划、安全培训教育、安全生产档案等

二、事故、事故隐患、危险、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 (一)事故

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 (二)事故隐患

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营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三)危险

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R=f(F,C) R—危险度

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C—发生事故的严重性 (四)危险源

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五)重大危险源

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源

长期的或者临时的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

第 1 页 共 80 页

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q/Q≧1

三、安全、本质安全 (一)安全

不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设备或财产损失 (二)本质安全

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

1、失误—安全功能

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者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

2、故障—安全功能

指设备、设施或生产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第 2 页 共 80 页

第二节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

一、安全生产管理发展历史 二、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 (一)系统原理 1、含义:

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理论、观点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即用系统论的观点、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系统、子系统、要素

2、管理系统具有的特征: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和适应性 3、原则:

动态相关性原则:构成管理系统的各要素是运动和发展的,他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整分合原则:高效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有效综合 反馈原则:控制过程中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 封闭原则: (二)人本原理 1、含义

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2、原则

动力原则:管理活动的基本力量是人,管理必须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例如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

能级原则:根据人的能力的大小安排其工作,发挥不同能级的能量,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

激励原则:利用外部某种诱因的刺激,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预防原理 1、含义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2、原则

偶然损失原则:事故后果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都是随机的、难以预测的,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完全相同的后果,这就事故的偶然性。偶然损失原则告诉我们,无论事故损失大小,都必须做好预防工作

因果关系原则:事故的发生是许多因素互为因果连续发生的最终结果,只要诱发事故的因素存在,发生事故是必然的,只是事件或迟或早而已

3E原则: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原因可归纳为: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状态原因以及管理原因,针对这4个原因,采取以下3个预防对策:工程技术对策(engineering)、教育对策(education)、法制对策(enforcement)

本质安全化原则: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四)强制原理

第 3 页 共 80 页

1、含义

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约束,从而实现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

2、原则 安全第一原则: 监督原则 三、事故致因理论 (一)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1919年 英国 格林伍德和伍兹—泊松分布、偏倚分布、非均分分布 1939年 法默和查姆伯提出了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个别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内在倾向。事故大王 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少数具有事故频发倾向的工人是事故频发倾向者,他们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二)海因里希—因果链锁理论 1931年 美国 海因里希

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三)能量以外释放理论 1961年 吉布森 1966年 哈登

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者不希望的能量释放,各种形式的能量是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应该通过控制能量或控制作为能量达及人体媒介的能量载体来预防伤害事故。

第一类伤害是由于施加了局部或者全身性损伤的能量引起的 第二类伤害是由影响了局部或者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 (四)系统安全理论

在事故致因理论方面,改变以往只注重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系统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

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故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 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可以减少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 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有限,有时不能完全认识危险源及其风险 四、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

事故预防:通过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不发生

事故控制:通过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发生后不造成严重后果或使后果尽可能减小 对于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应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等方面入手

安全技术着重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主要着眼人的不安全行为问题

第 4 页 共 8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