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5套中考模拟卷】河北省邢台市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附5套中考模拟卷】河北省邢台市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f98d815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04

Q吸=c水mnt=4.2?103J/(kgn℃)?1.5kg?(100℃?25℃)=4.725?105J;

【小题3】10min耗电:W=Pt=1000w?10?60s=600000J电热水壶的热效率:

W有Q吸4.725?105Jη=?100%=?100%=?100%=78.75%.

w总W600000J五、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2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图AB在镜中的像.

【解析】 【分析】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一对称性作出AB的像. 【详解】

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用虚线连接A′、如图:

23.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画出了反射光线,请面出入射光线和大致折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先作出法线,再画出入射光线.

根据作出的入射光线,由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

=45°解:先过反射点垂直界面画出法线,在法线左侧向反射点画出入射光线,反射角等于90°﹣45°,所以入射角等于45°;

在法线右侧的水中从O点画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小于45°,如图所示:

【点评】特别强调不仅要会根据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由入射光线画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而且要会根据反射或折射画出入射光线.

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实验前,调节烛焰、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_____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若蜡烛、凸透镜在当前位置,应向_____ (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烛焰的像是倒立的 _________(放大/缩小)的实像,这一成像规律应用在_________(照相机/放大镜)上.

(3)现在凸透镜左侧放置一近视眼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______(左/右)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

主光轴上 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左 缩小 照相机 右

【解析】 【分析】 【详解】

(1)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节烛焰、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即使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

(2)透镜的焦距为10cm.此时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应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故需将光屏向左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3)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透镜左侧放置一近视眼镜,则光线比原来发散,像会远离凸透镜,所以应使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

25.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选取三个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在不同的接触面上,其中甲、乙两图的接触面是相同的木板,丙图的接触面是棉布.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_____运动.根据_____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由_____图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关系. 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乙、丙 【解析】 【详解】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与摩擦力平衡,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若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应选乙、丙两图的实验进行探究.

26.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天平平衡,则小石块的质量m1为_____________________g.

(3)没有量筒,用下列两种方案测量小石块的体积. 方案一:

图丙所示,将烧杯放在水平台面上,用细线系住小石块轻轻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使小石块 ①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的上记下水面位置;

②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为152.4g

③向烧杯内缓缓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为165.2g. 方案二:

①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4;

②如图丙所示,将烧杯放在水平台面上,用细线系住小石块轻轻放入烧杯中,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

③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后,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5. (4)根据方案一测量结果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

(5)你认为方案_________________测量结果计算出的小石块密度更精确;方案______测出的小石块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左 32 2.5?104 方案二 方案一 偏小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图甲可以看出,指针偏向右端,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端移动;

(2)小石块的质量m1=20g+10g+2g=32g;

(4)由②③步骤可知,倒入水的质量为:m水=165.2g-152.4g=12.8g,此时水的体积为:

V水?m水?水?12.8g3=12.8cmV?V水=12.8cm3,,小石块的体积等于倒入水的体积,则小石块的体积为:31g/cmm132g333??2.5g/cm?2.5?10kg/m; V12.8cm3小石块密度为:??(5)方案二测量结果计算出的小石块密度更精确,因为由于先测量了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4,然后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所以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不至于加水过多;方案一由于石块从水中拿出时,上面沾有水,所以倒入水的质量偏大,求得水的体积偏大,即小石块的体积偏大,根据密度公式??m可知,所测密度会偏小;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