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计划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计划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fcd1b7c85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de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备考计划

一.指导思想

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努力提高课堂复习效率是高中数学复习的重要内容。通过数学复习,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学好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争取在今后的考试中能考出满意的成绩。

二.复习建议:

1.以教材和资料《世纪金榜》为主

(1) 用好课本例题、习题

复习时,考生要“回归”课本,从新研究一遍课本,搞懂每个考点 ,注意知识点的融会,熟练掌握解题的通性、通法,提高解题能力和速度。考生复习课本时,既要注意内容、符号表达上的统一,也要注意定义、定理、公式等叙述上的规范。同时,许多高考试题在教材中都有原型,即由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引申变化而来。因此,考生必须利用好课本,夯实基础知识;教师更要注重课本的基础作用,重视知识的交汇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2)用好资料《世纪金榜》

熟练掌握课本、夯实基础知识后 ,通过《世纪金榜》再加强基础知识的应用,训练解题能力、 解题速度。根据考试说明的变化, 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尤其是要训练如何灵活选择较简运算途径解决繁杂计算的能力。 2.研读《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把握复习方向

全体高三数学教师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考试大纲》,认真学习《考试说明》把握复习方向,给复习定位。《考试大纲》是普通高考的纲领,明确规定了高考的性质、内容、形式及试卷结构和试题题型,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指导整个高考工作,也是教师备课的依据,因此,深入研究当年的《考试大纲》,制订科学的复习备考方案,规范复习内容和能力要求,避免盲目复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备课中要注意把研究教材与研究学生结合起来,把研究教师教法与研究学生学法结合起来,把研究课堂教学过程与研究师生互动结合起来,把研究《考试大纲》与研究高中数学教学大纲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把研究《考试大纲》与研究高考试题结合起来,因为高考试卷客观地体现着《考试大纲》的精神。高考试题

1 / 5

体现了命题专家对《考试大纲》的理解,可以说高考试题是《考试大纲》的升化,认真研读高考试题,对比分析,对科学预测试题变化,及时调整复习方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更要注重《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的导向作用。通过研究《考试大纲》,把握好复习的范围重点、难点、热点。各位任课教师再根据自己所任教班级实际情况制订周密的复习计划,正确控制知识的难度,复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防止一切依赖复习资料,脱离学生实际,教材实际和高考实际的现象发生。

3.解决好课内课外关系

课内: (1)例题讲解前,留给学生思考时间,最好是提前要学生预习例题,这样学生多一点思考时间;讲解中,尽可能地让学生陈述不同解题思路,对于解题过程中的闪光之处或不足之处进行褒扬或纠正;讲解后,对解法进行总结。对题目尽量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用。一题多解的题目让学生领会不同方法的优劣,一题多用的题目让学生领会知识间的联系。(2)学生作业和考试中出现的错误,不但指出错误之处,更要引导学生寻根问底,使学生找出错误的真正原因。 课外:除了正常每天布置适量作业外,可以提前告知下次讲解内容;另外布置一两道中档偏上的题目,判作业时面批面改,指出知识的疏漏。 4、测试

每次考试结束后,让学生自己总结:①试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②怎样审题,怎样打开解题思路;③试题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技巧,关键步在哪里;④答题中有哪些典型错误,哪些是知识、逻辑心理因素造成,哪些是属于思路上的。

三、复习内容、计划 、时间安排

根据学校总体部署以及本学科的教学进度,我们备课组拟定以下复习备考计划:

2 / 5

(第一轮的复习要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为主)

课 题 第一部分: 课时内容 课时安排 1.集合 5课时 2.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2012年9月10日集合与简易逻辑:重点是集件 ---2012年9月16日 合的运算 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第二部分: 1.函数及其表示 20课时 2012年9月17日---2012年10月21日(国庆放假) 函数、导数及其应用:重点2.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 是函数的性质。 3.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 4.二次函数 5.指数函数 6.对数函数 7.幂函数 8.函数的图像 9.函数与方程 10.函数的模型及其应用 11.变化率与导数、导数的运算 12.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于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3 / 5

第三部分: 1.任意角的弧度制和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5课时 2012年10月22日---2012年11月11日 三角函数、解三角形:重点是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三2.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要求3.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学生熟记公式。 4.函数 的图象及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 5.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6.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7.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平面向量的概念极其线性运算 第四部分: 5课时 2012年11月12日---2012年11月18日 平面向量、数系的扩充与复2.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向量的坐数的引入:重点详讲向量的标运算 运算(数量积和坐标运算)。 3.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4.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第五部分: 数列:重点讲解等差、等比2.等差数列极其前n项和 数列和数列求和。 3.等比数列极其前n项和 4.数列求和 10课时2012年11月19日---2012年12月2日 第六部分: 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10课时 不等式、推理与证明:重点2.一元二次不等式极其解法 2012年12月3日讲解不等式的性质、基本不---2012年12月23日 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等式、不等式的解法。 性规划问题 不等式选讲4-5 4.基本不等式 5.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6.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