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七十二崮资料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沂蒙七十二崮资料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fe9488dbceb19e8b8f6ba4e

沂蒙七十二崮 / 群崮争辉

1孟良崮,位于山东省沂南县孙祖镇与蒙阴县垛庄镇交界处,海拔575.2米,面积1.5平方公里。相传宋将孟良曾屯兵于此,故名。1947年中共华东野战军在此发动了举世闻名的孟良崮战役。全歼国民党『五大主力』之整编七十四师。陈毅元帅曾写了一首题为《孟良崮战役》的诗:『孟良崮上鬼神嚎,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我军个个是英豪,反动王牌哪得逃。暴戾蒋朝嗟命蹇,凄凉美帝怨心劳。华东战局看神变,陕北军机运妙韬。更喜雨来催麦熟,成功日近乐陶陶。』

2吕母崮,位于山东省日照市南 10 公里处。《日照县志·古迹》载:『城南崮子村,传为吕母故里。又,崮下游土崮起,吕母所筑』。《辞海》:『女子吕母本琅琊海曲(今山东日照西南)富户,其子育为县游?,被县官冤杀。吕母散家财,聚众数千,于天凤四年(公元十七年起义,称将军,破城杀官』。传说吕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领导农民起义的妇女,故该崮以吕母名之。今遗迹有半月形土堆,传为点将台,东西长约五十米,南北宽约十五米。

3水塘崮,位于山东省沂南县岸堤镇境内,海拔 515 米,面积 4 平方公里。因崮顶凹陷,雨季可积水成塘而得名。

4歪头崮,在沂蒙山区共有三座,皆因固顶歪斜而得名。位于沂水县城西北 29 公里夏蔚镇和泉庄乡交界处的歪头崮,海拔 607.4 米,面积 0.7 平方公里;另一歪头崮位于山东临朐县与沂水县交界处的沂山

玉皇顶西北,海拔 971 米,为沂山第四高峰,明朝有雪蓑道人题壁颂其高险:“侧首听天外,垂手悬云间”。史载,崮顶多有营造。自宋始,建有碧霞元君祠、福神庙、将军殿、山君庙、南天门、通玄门、长春亭等殿宇。至明清多有复修。虽崮巅狭窄不平,殿阁分散,但位于高峰,彼此呼应,映衬成景,远眺仙山琼阁,倏忽缥缈,自唐始即被誉为『蓬瀛仙境』。位于泉庄乡驻地东南 4.2 公里处的歪头崮海拔 384.9 米,面积 1 平方公里。崮北张耿村建有烈士陵园,纪念碑文云:“民国三十二年二月二十六日,敌伪三千余人,大举扫荡沂水,路经三区歪头崮。我十八集团军山东纵队鲁中军区二团二连据崮抵抗,经敌三次冲锋迄未得逞,继以飞机大炮猛烈配合,并释放毒气,激战终日,毙敌旅团长以下二百余人。因之沂博路得非敌有,东里镇致未沦陷,英勇指战员八十一人亦壮烈牺牲。沂北党政军人民对之同深哀悼,谨树志碑碣,书列姓名,以资纪念。中华民国三十二年上浣”。

5岱崮,有两座。北岱崮位于山东省蒙阴县岱崮镇驻地西北 7.8 公里处,海拔 679 米,面积 2 平方公里。传说在崮顶可以望见泰山,又名望岱崮,后演变简称岱崮。1943年鲁中第二军分区十一团八连,在此曾坚守十八个昼夜,以亡二伤七的代价,英勇抗击了日伪三个步兵大队、一个炮兵中队、一个空军中队等无数次的进攻,毙敌三百余人,该连也因此殊功被山东军区授予“岱崮连”光荣称号。南岱崮位于岱崮岱崮镇驻地偏西北7.6公里处,海拔705米,面积1平方公里。此崮因在北岱崮之南,故名南岱崮。

6天桥崮,位于山东省沂水县城西北32.7公里处,高庄镇境内。海拔624.4米,面积0.6平方公里。为沂山支脉。因崮直耸入云如通天之桥梁,故名。

7牛角崮,位于沂水县夏蔚镇驻地西北2公里处,海拔371米,因崮顶状似牛角而得名。1956年毛泽东主席向全国发出“绿化祖国”的号召后,1958年被毛泽东誉为“军中第一笔”的舒同(时任中共八届中央委员、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来此崮,亲手种植了一片松柏林,树植五角形,故名“五角松”,现已经成为该崮一大景观。 8丁家崮,位于沂水县泉庄乡驻地西南8.5公里处,海拔559米,面积1平方公里。石质由寒武系石灰岩及页岩构成。因传有丁氏居其上,故名。

9锥子崮,有两座,皆因崮成锥子状而得名。位于山东省沂水县三岔乡驻地南6公里处的锥子崮,海拔705米,面积0.5平方公里。位于沂水县夏蔚镇(原王庄乡)东北部的锥子崮,海拔602米,面积1平方公里。因崮顶高耸入云,又名云头崮,崮下有一村因此得名云头峪。一九三九年一月一日,中共山东省委第一张《大众日报》就诞生在这里。

10抱犊崮,位于山东省枣庄市、苍山县和费县交界处。主峰海拔580米,面积13.5平方公里,有“鲁南擎天柱”之称。该崮又名抱犊山、君山、豹子崮,汉代称楼山,魏称仙台山,明清称天台山。唐《元和郡县志》说:昔有一隐者曾抱犊上山开垦,故名。此崮山势陡峭,仅有一石径通顶,固顶有田数顷,水池两处,水深数尺,历来被视为军事要地。明末清初,农民起义领袖王俊和民国时期孙美瑶曾占据此地。抗战时,八路军一一五师在此创建抱犊崮山区抗日民主根据地。

11香炉崮,位于沂水县夏蔚镇西北,海拔592.8米,面积1.5平方公里。因崮状似香炉,故名。山体由寒武系石灰岩及页岩等组成。

12姜家崮,位于沂水县夏蔚镇北,海拔617米,面积1平方公里。因有姜氏居此而得名。崮顶周围是二十多米高的峭壁,十分险峻,易守难攻。原山东省农业厅副厅长黄子忠曾写了一首《忆坚持姜家崮》:『山名姜家崮,峭壁入云端。山顶面积小,计亩三十三。抗日烽火起,顽伪曾抢占。三易云梯上,我军驻一班。工事牢又固,坚持十一年。气死反动派,日寇啸徒然。三千蒋家军,围困十余天。乖乖受严惩,军民笑开颜。』

13

朱家崮,位于沂水县高庄镇北部,海拔533米,面积0.5平方公里。因曾有

朱氏居此而得名。

4龙须崮,位于蒙阴县城东北29公里处,海拔701.1米,面积1.5平方公里。因山头状似龙首、山膀似龙须,故名龙须崮。一九三三年,中共新泰县委领导蒙阴和新泰县东部的农民,于九月发动了『龙须崮暴动』,在党的左倾路线影响下,暴动历时十二天便告失败,但在沂蒙山区从此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一九四零年七月,蒙阴首届抗日民主政府在崮下的梭庄成立,揭开了全民抗日的序幕。一九四一年十一月,鲁中军区独立团二营部分官兵据守龙须崮,与一千多名日军激战三天,又与国民党五十一军七团激战二十余天,牵制了敌人的大批兵力,配合主力部队顺利完成了反扫荡任务。

15油篓崮,位于蒙阴县岱崮镇驻地西南3.8公里处,海拔658米,面积0.5平方公里。因崮顶状似油篓而得名。

16鹰嘴崮,位于沂水县崔家峪镇驻地东北10公里处,海拔315.6米,面积2.5平方公里。崮顶似鹰嘴,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