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七十二崮资料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沂蒙七十二崮资料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fe9488dbceb19e8b8f6ba4e

17吴王崮,位于山东平邑县铜石镇驻地西南14公里处。海拔653.9米,面积2平方公里。传说春秋时期吴王伐鲁被困于此,故名。

18板 崮:阴县岱崮镇驻地西南3.8公里处,海拔655米,面积0.5平方公里。因崮顶大且平,如放在山顶的石板,故名。

19和尚崮,一座位于平邑县城东南24公里处,海拔656米,面积2平方公里。另一座位于沂南县孙祖镇驻地西北12.5公里处,海拔422米,面积1平方公里。因崮顶状似僧帽,亦俗称和尚帽子。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四日,侵华日军从垛庄、界湖、铜井出动数千人合围和尚崮,妄图袭击驻扎在此崮的中共山东分局机关、一一五师师部、省战工会机关,八路军山东总队二旅三营九连和沂南县大队一连,为掩护机关和群众突围,与敌展开浴血奋战,一百七十二人除四人突围四人受伤被群众救出外,其余一百六十四人壮烈牺牲,同时遇难的还有当地群众一百余人,史称『和尚崮战斗』。

20透明崮,一座位于沂水县城西北31公里处,海拔603.9米,面积0.8平方公里,属于沂山支脉,崮顶有洞可透望另端,故名。另一座位于沂水县诸葛镇驻地西南4.5公里处,海拔474米,面积0.5平方公里,石质系前震旦系片麻岩,崮顶有两巨石相依,中间因有石缝,故名透明崮。

21鏊子崮,位于沂水县高庄镇北部,海拔616米,面积0.8平方公里。山体由寒武系石灰岩及页岩构成,因崮似烙煎饼用的鏊子,故名。

22纪王崮,位于沂水县城西北40公里处,海拔577.2米,面积4平方公里。清朝道光七年《沂水县志·舆地》载:『相传纪子大去其国居此,故名』。据考证,纪王是春秋时期的纪国国君,鲁庄公四年即公元前六九零年,齐师伐纪,纪王遭馋失

国后流亡居此。该崮是沂蒙山区唯一一座至今仍有人居住的山崮。崮顶呈南北走向,东西宽处有二公里,崮顶现有纪王墓、金銮殿、擂鼓台等遗址二十多处。该崮以其规模之大,被誉为『天下第一崮』。

23摩云崮,位于平邑县城东北18.5公里处,海拔1025米,是蒙山主峰之一,是沂蒙山区最高的崮山体由太古代泰山群系变质岩构成。因崮高耸入云,故名。 24章子崮,位于蒙阴县岱崮镇驻地西北3.5公里处,海拔546米,面积1.5平方公里。传说从前山上有獐子,故名獐子崮,后演变为章子崮。

25情人崮,位于沂水县夏蔚镇驻地北,崮上有两块岩石矗立,一南一北,远看似一男一女,故名情人崮。

26大崮顶,位于沂南县孙祖镇驻地西北14.5公里处、孟良崮西南与蒙阴县交界处。海拔571米,面积0.6平方公里。一九八四年,在崮顶修建孟良崮战役纪念碑,纪念碑占地五千平方米,建筑面积一百平方米,碑高三十米,由三块状如刺刀的灰色花岗岩组成,象征着野战军、地方军和民兵的武装力量体制,底座为边长20米、高1.6米的正三棱体,组成一个枪托,象征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枪托的周围是红色围墙,象征着高山下的花环。纪念碑的上下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象征着军民团结必胜,人民战争必胜。。碑中部正面镌刻胡耀邦题写的『孟良崮战役纪念碑』。 27大坪崮,位于沂水县高庄镇北部,海拔518.6米,面积1平方公里。山体由寒武系石灰岩及页岩构成,因崮顶平坦且大,故名。

28马家崮,位于平邑县平邑镇南17公里处,为流峪乡和张里乡的界山。面积 2.5平方公里。海拔690.5米。山体为沉积岩结构,顶端系厚层石灰岩。山形似马鞍,原名马鞍崮,后由马家管,故得今名。西北侧有洞,名为马家洞。

29太皇崮,在平邑镇西南33公里处。原名大匡崮。面积2.3平方公里。海拔505米。顶部覆盖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的厚层石灰岩,四壁峭立,十分险峻。一九四三年三月二十四日,在这里发生过有名的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太皇崮战斗』。 一九四四年二月,费县皇崮区农救会为悼念太皇崮战斗光荣殉国革命烈士而建白彦烈士林。位于白彦河东小营村北,并立碑于此。一九七二年白彦烈士林迁至白彦镇西1.5公里处,北靠燕岭,南临临邹公路,面积五亩。烈士林座北朝南,林内立有『太皇崮殉国烈士碑』,碑铭刻孟育民、公浩、谢恒顺、谢洪连、李学友、谢洪任、陈立三、王万立、山西陈同志等9位太皇崮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英名。

30双崮,位于沂水县黄山铺镇北,海拔424.1米,面积1.5平方公里。山体由寒武系石灰岩及页岩构成。因山上有两个崮对峙而得名。清道光《沂水县志-舆地》载:『双崮,县西北四十里,旧志云:两峰竞秀,壁立插天』。

31卢崮,位于蒙阴县城东北34公里处,海拔610.3米,面积1.5平方公里。崮顶四周崖壁高25米,极为险峻。崮下有汉城阳国卢县古城遗址。因山北有卢川水流过,故名。崮的悬崖上弹痕累累,至今仍清晰可见。一九七七年山东省革命委员会《鲁革发122号》文件,把岱崮革命遗址(南岱崮、北岱崮和卢崮三个地方)定为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2鼎足崮,位于沂源县燕崖乡政府驻地北部,主峰海拔578米,面积约1平方公里。走向呈东北西南。此山有三条延伸的山梁,恰似古代器皿鼎之足,以此得名。山由石灰岩、页岩构成。此山南坡叫封山,出古生物三页虫化石,当地称燕子石。 33对崮,又名笛崮山。位于沂水县城偏西北32.7公里、沙沟镇驻地西9.5公里处。海拔597米,面积1.2平方公里,属沂山山脉南延部分,因山上两崮相对而得名。在抗日战争中,山东抗日根据地涌现了一个可以与“狼牙山五壮士”齐名的“笛崮山十

四勇士”英雄群体。一九四二年十一月二日,八千日寇围剿山东临沂市沂水县对崮山。战斗中被围困在对崮山的有山东省军区机关特务营、省战工会、沂蒙军分区一团、沂北县大队和国民党五十一军一部,总兵力近千人。在这次反日军『扫荡』的突围血战中,击毙击伤日军六百余人,我军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山东军区特务营五百多人基本全部牺牲,十四名战士英勇跳崖,其中八名幸存,战斗共计千余人牺牲。

34石人崮,一座位于沂源县南麻镇东南12公里处,海拔640米,面积1平方公里,因山上有巨石似人形而得名。另一座位于蒙阴县岱崮镇驻地西南3.8公里处,海拔511米,面积1平方公里。

35凤凰崮,位于沂源县东里镇政府驻地北1.5公里处,海拔454米,面积约2平方公里。山呈南北走向,由石灰岩、页岩构成。凤凰崮实为文山之一崮。此崮以吉祥言得名。一九三九年六月初,日本侵略军出动二万余人对鲁中山区进行疯狂“扫荡”,六月七日,日军飞机由北向南越过凤凰崮,向崮前的东里店投下一百多枚重型炸弹,国民党山东省主席兼保安司令沈鸿烈带数名随从仓皇出逃,二十余天后,沈鸿烈逃至临朐县东廖子村,召回各机关失散人员重建省政府。至此,东里店为期半年余国民党山东战时首府宣告结束。

36狮子崮,位于沂水县与临朐县交界处的沂山,狮子崮在玉皇顶西北侧1.5公里,与连麓的歪头崮东西并峙,合称『双崮』,海拔950米。 其势巍峨,如雄狮仰天长啸,故名。崮巅浑圆,巨石屹立,杂树丛生。四周悬崖峭壁,尤以东坡,绝崖深涧,令人栗眩。西侧怪石嶙峋,有一巨石,像老妪,神态凝重,似膜拜雄狮,为民求安。沂山历史悠久,据《周礼》载,周朝起,即为中华十大名山(五岳和五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