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写作技巧点拨第19周历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9年高考语文写作技巧点拨第19周历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fea1da6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0d

(3)我们生活在这和平的年代里,为了追求成功,就不能总是回头看着自己走过的历史。然而,我们也不能淡漠历史,而应该吸取先人的教训,继续的奋发图强。我们应该铭记历史!(《铭记历史》)

类型2 借用修辞式

(1)古老的中华的文明源远流长,浩瀚的历史长河波涛滚滚。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感慨过“大江东去”,又不知有少名人隐士高歌着“历史辉煌”。灿烂的夜空划过耀眼的流星,逝去的辉光留恋着古老的大地。幽远深邃的目光,穿过了层层云朵,忽闪着光亮注视的昏黄。仿佛四面八方传来震动天地的呐喊:历史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

(2)滚滚长江,掀起了滔天巨浪。那是历史的怒吼,是帝王家族无限的惆怅。它的每一次翻滚,都卷起一场不平凡的命运。历史的清音,携着帝王们的血泪,永恒地传递下去。(《传递历史的清音》) 二、精彩结尾

类型1 点题式结尾

(1)三把历史的火,永远在铭记在人们心中,历史将永远无法忘记那些破坏文明的强盗,文明的伤痛烙在人们心中,野蛮的行径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翻开历史,我听到了文明在烈火中的哭泣声。(《让人难以忘记的三把火)》

(2)中国的历史是中国的水,中国的水是中国的历史。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今天中国共产党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密切着与中国人民水乳交融的关系,意气风发地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新时代。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水史,中国的水中载着中国的历史。(《面对历史》) 类型2 抒情式结尾

(1)鸦片战争是耻辱的开始,洋务运动是反抗的奏曲,圆明园遗址和南京大屠杀纪念碑是历史留给时间的痕迹。心若倦了,触摸历史的沧桑是我们最大的慰藉。(《触摸历史的痕迹》)

(2)当我们一次次诵读宋词时,我的面前总会出现你端庄秀美的形象,李清照,你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

(3)夜幕垂临,品一杯香茗,读一曲李煜的词,眼见梧桐飘落,不觉思绪飘飞……(《胭脂泪》)三、精彩片段

(1)一道又一道高高的门槛,一级又一级长长的台阶,一重又一重巍巍大殿,一层又一层深深的院落。秦砖、汉瓦、唐松、宋柏、清碑。古人已远,只可仰望万层台阶之上的琉璃殿宇,任空灵的思绪飘得很远很远。前方,圣人的威严高高在上,萋萋绿草中仍可想见当年弟子三千的大家气派;身后,斑斑红墙虽经雨侵风蚀却依然炫目,似乎还可映出千年电闪雷鸣中岿然不动的身影。(《历史的启迪》)

(2)青丘崖下,枫叶如丹。越千年,涿鹿一战,动天地,黯日月,蚩尤落北,一腔赤血染碧叶。枭雄虽竟,千年已逝,山风掠过,枫林中隐隐传来呼喝“嗨——呼——哎——”。有人听,无人懂。流云静

默,细水无声,顽石惊悚,如潮赤色,莫不是华夏初祖与八十一个兄弟黄泉之下叹山河,余烈犹有,斗勇尚在,不屈之魂尚存? (《历史》) 【亮点素材】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出处】唐·李白《越中览古》

【鉴赏】这是诗人游览越中有感于吴越之争的怀古之作。诗人只选取了越王班师回国的两个镜头,“尽锦衣”写越王及其战士胜利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春殿”“如花”显示了当时繁盛、美好、热闹、欢乐的情景。然而结句突然一转,现在人们看到的只是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罢了。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作了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人事变迁、盛衰无常的主旨。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 【范文赏读】

寂寞圣贤

我泱泱中华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不息的灵魂在歌唱。从“不屈于俗,不慕于官”的嵇康,到“停车恸哭”清高的才子阮籍,从 “上下求索”的屈子到“大敝天下寒士”的杜甫……一曲曲荡气回肠的经典乐章传唱于天地之间,点燃了一盏盏信念之灯。

孤雁高飞

朱仙镇有你指挥若定的身影,将士中有你“礼贤下士”的美名,百姓中歌颂“岳家军”的美德,慈母心中有你为国效力的安慰。

你知道,数万将士盼与亲人团聚;你明白,亿万苍生处于水深火热;你了解,满目苍夷的河山等待你去收复;你更清楚,脊背上那四个大字的分量。

因此,多少个夜晚你孤枕难眠,你在为战情而焦虑;多少日子不肯休息,为社稷之安危兢兢业业。 当胜利在望,一道道金牌却令你班师,你心碎了却不畏惧,只是“仰天长啸”,几欲进军。孰知奸佞小人仅用了“莫须有”的罪名将你——岳将军的功绩一一抹煞。而你“怒发冲冠”却不忘“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阕!”

昔日的“精忠岳飞”变为今日阶下囚,你长嗟道:“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你像孤雁,却毅然高飞。数千年后,西子湖畔,人们感叹:那是龙飞在天!

驿外梅花

他一生坎坷,爱情受阻,仕途崎岖。

他一生孤独,不被人理解,不肯放弃心中的信念。

古人云:“百无一用是书生。”他偏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空有文韬武略,却英雄无用武之地。 悲哀吗?他却不肯选择安逸。他知道,即便“零落成泥碾做尘”,依然“香如故”。

一生力主抗金,却不受重用,空自悲叹,“中原北望气如山”直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他老了!只能“僵卧孤村不自哀”!可他志未消,“尚思为国戍轮台”!

“位卑未敢忘国忧”的陆游,即便是死,也不忘叮嘱子孙“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一枝梅花无奈的凋落了,然而,那一缕清香必将萦绕于世间永不消逝。

晴天日月女儿身

秋瑾,有人说她洒脱豪迈,堪为女中豪杰。 有人说她心有抱负,实属女中丈夫!

她却说:“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她一生效忠革命,不畏强暴。

她做到了,为革命流尽最后一滴血,永远躺在了这片她深爱的土地上;她做到了,“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当人们回首这段英雄辈出的年代,会由衷地感叹她是那颗最灿烂的明珠。 大漠狂沙飞舞,为不屈于俗的英雄怒吼。 黄河长江波涛澎湃,为坚守信念的英雄高歌。

坚守心中的明灯,哪怕不被世人理解,也终会被历史印证。

〖借鉴点〗文章最大的特点是巧借古代历史作文。“精忠报国”的岳飞,“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鉴湖女侠秋瑾,他们的所作所为在当时并不被人们歌颂,甚至遭到鄙夷,但他们始终坚信自己的信念。作者以豪迈的气势为他们正名,歌颂他们心中所坚守的明灯,他们真正做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晚 练

技法点拨】

活用历史话今朝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是生动的教科书,是启人智慧、让人思考的范本。在写作文时,将自己的思想触角伸向遥远的历史时空,从逝去的风云人物和历史遗迹中寻找自己思想与情感表达的出口,抒写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比一般地讲道理更令人信服。

那么,如何选好这些事实呢?

一、选例合适,叙例恰当。选例的原则是史实要能和观点相吻合。例要真实,不编造杜撰;要选典型,尽量选名人名事;可选一例,也可选多例。

二、叙述史实,可以具体,更要概括。对尽人皆知的,要概括叙述;对人们不熟悉的要具体叙述。可以详细叙述一个事实,展开想像,精心描绘;也可以通过几个简明的片断,扼要概述。

三、对议论文而言,叙述史实后,还要加以分析阐释,不能以例代议。对事例发议论,使事例论据与论点融为一体,使论点立于不败之地。

如下面的例子:

巾帼不让须眉。在张骞浩浩荡荡地走出一条丝绸之路后,王昭君便在下一个世纪里毅然选择怀抱着祈愿,捧拾着浪漫的心情,独自踏上了这条优美的征程。她仅仅凭借一纸婚约,便换来了两个民族长久的安定与发展,这是任何一个将士终生蹒跚仍无法企及的玄妙,而一切大概都是源自昭君在黄沙四起中那足以震撼苍穹的温柔。“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今天,昭君墓已成为一座灿烂的丰碑,记叙匈奴与汉朝万古长青的友好。 【学以致用】

1.请以古代历史人物为描写对象,以“选择”为话题,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段。 精彩呈现:

东坡披发仰天大呼“大江东去”,他面临的那些烦心琐事顷刻之间沉入滚滚波涛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壮阔的滔滔江水让东坡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失意、悲伤,忘记那些仕途的不得意。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蓠之下悠然采菊。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2.请以古代历史人物为描写对象,以“倾听”为话题,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段。

精彩呈现: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是谁在病卧中苦吟?我听到了,是陆游。旱涝交加,百姓饥困,民不聊生。他心忧如焚,疾书“嘉禾如焚稗草青,沉忧耿耿欲忘生。钧天九奏箫韶乐,未抵虚檐泻雨声”。他违背朝廷之意,开官仓济万民,换来的是民众的生机,却还有朝廷的震怒,终被罢职流落山野。身处江湖之远,心怀庙堂之忧,面对异族入侵、江山飘摇,忧病中他不忘嘱托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