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相互作用 学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相互作用 学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ff6d587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29

平衡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

解决动态平衡、临界与极值问题的常用方法:

方法 步骤 ①列平衡方程求出未知量与已知量的关系表达式 ②根据已知量的变化情况来确定未知量的变化情况 ①根据已知量的变化情况,画出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变化 ②确定未知量大小、方向的变化 解析法 图解法 【思想方法与技巧】 求解平衡问题的四种特殊方法

求解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有合成与分解法、正交分解法、图解法、整体与隔离法,前面对这几种方法的应用涉及较多,这里不再赘述,下面介绍四种其他方法.

一、对称法

某些物理问题本身没有表现出对称性,但经过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转化,把不具对称性的问题转化为具有对称性的问题,这样可以避开繁琐的推导,迅速地解决问题.

二、相似三角形法

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画出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的平行四边形中,可能有力三角形与题设图中的几何三角形相似,进而得到对应边成比例的关系式,根据此式便可确定未知量.

三、正弦定理法

三力平衡时,三力合力为零.三个力可构成一个封闭三角形,若由题设条件寻找到角度关系,则可由正弦定理列式求解.

四、三力汇交原理

物体受三个共面非平行外力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必为共点力.

实验二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

1.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定量关系.

2.学会利用列表法、图象法研究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弹簧受到拉力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外力大小相等;弹簧的伸长量越大,弹力也就越大.

三、实验器材

铁架台、弹簧、钩码、刻度尺、坐标纸. 四、实验步骤

1.安装实验仪器(见实验原理图).将铁架台放在桌面上(固定好),将弹簧的一端固定于铁架台的横梁上,让其自然下垂,在靠近弹簧处将刻度尺(最小分度为1 mm)固定于铁架台上,并用重垂线检查刻度尺是否竖直.

2.用刻度尺测出弹簧自然伸长状态时的长度l0,即原长.

3.在弹簧下端挂质量为m1的钩码,量出此时弹簧的长度l1,记录m1和l1,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4.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量出对应的弹簧长度,记录m2、m3、m4、m5和相应的弹簧长度l2、l3、l4、l5,并得出每次弹簧的伸长量x1、x2、x3、x4、x5.

钩码个数 0 1 2 3 ? 长度 l0= l1= l2= l3= ? 伸长量x x1=l1-l0 x2=l2-l0 x3=l3-l0 ? ,

一、数据处理 1.列表法

将测得的F、x填入设计好的表格中,可以发现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比值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是相等的.

2.图象法

钩码质量m m1= m2= m3= ? 弹力F F1= F2= F3= ? 以弹簧伸长量x为横坐标,弹力F为纵坐标,描出F、x各组数据相应的点,作出的拟合曲线,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

二、误差分析

1.钩码标值不准确、弹簧长度测量不准确带来误差. 2.画图时描点及连线不准确也会带来误差. 三、注意事项

1.每次增减钩码测量有关长度时,均需保证弹簧及钩码不上下振动而处于静止状态,否则,弹簧弹力有可能与钩码重力不相等.

2.弹簧下端增加钩码时,注意不要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3.测量有关长度时,应区别弹簧原长l0、实际总长l及伸长量x三者之间的不同,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

4.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时,两轴上单位长度所代表的量值要适当,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

5.描线的原则是,尽量使各点落在描画出的线上,少数点分布于线两侧,描出的线不应是折线,而应是光滑的曲线.

实验三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一、实验目的

1.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合成时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培养应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和得出结论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互成角度的两个力F1、F2与另外一个力F′产生

相同的效果,看F1、F2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与F′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是否相等.

三、实验器材

木板、白纸、图钉若干、橡皮条、细绳、弹簧测力计两个、三角板、刻度尺.

四、实验步骤

1.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方木板上.

2.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

3.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与绳的结点伸长到某一位置O,如图所示,记录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用铅笔描下O点的位置及此时两细绳的方向.

4.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细绳套的方向.

5.改变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再重做两次实验.

一、数据处理

1.用铅笔和刻度尺从结点O沿两条细绳方向画直线,按选定的标度作出这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以F1和F2为邻边用刻度尺作平行四边形, 过O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此对角线即为合力F的图示.

2.用刻度尺从O点按同样的标度沿记录的方向作出实验步骤4中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的图示.

3.比较F与F′是否完全重合或几乎完全重合,从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