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山东省日照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ff80e2d12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16

C. 激素抵抗综合征可能是由于靶细胞上的受体异常引发的 D. 激素抵抗综合征患者补充相应激素后,症状会明显改善 【答案】C 【解析】 【分析】

激素调节的三个特点:

(1)微量和高效: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能产生显著的生理效应,这是由于激素的作用被逐级放大的结果;

(2)通过体液运输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扩散到体液中,由血液来运输,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①靶器官、靶细胞含义:能被特定激素作用的器官、细胞就是该激素的靶器官、靶细胞;②作用机理:靶器官、靶细胞上含有能和相应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当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引起细胞代谢速率的改变,从而起到调节作用.激素产生后随血液运往全身,但只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③不同的激素都有自己特定的靶器官、靶细胞,但范围有大有小,如甲状腺激素几乎对所有的细胞都起作用,而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

【详解】A、激素经体液运输至全身各处,但只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A错误; B、激素抵抗综合征患者体内的相应激素含量处于较高水平,B错误;

C、靶细胞对激素反应性降低可能原因是靶细胞上的受体异常导致激素不能发挥相应作用,C正确; D、激素抵抗综合征是由于靶细胞对激素反应性降低引起,补充相应激素后,症状不会明显改善,D错误。 故选C。

7.2019年入冬以来某地流感频发,其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常常伴随呕吐、咳嗽等症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吞噬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侵入机体的流感病毒 B. 效应T细胞会诱导被流感病毒入侵的细胞裂解 C.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能与流感病毒发生特异性结合 D. 咳嗽可能是流感病毒侵染并破坏支气管细胞引起的 【答案】A 【解析】

【分析】

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T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其中浆细胞的作用是产生相应的抗体,没有识别抗原的作用,记忆细胞在相同的抗原再次侵入人体后参与二次免疫,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详解】A、吞噬细胞识别侵入机体的流感病毒没有特异性,A错误;

B、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B正确;

C、B细胞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C正确;

D、流感病毒侵染并破坏支气管细胞可引起咳嗽症状,D正确。 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8.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在赤霉素的诱导下,胚乳的糊粉层中会大量合成α-淀粉酶,此过程会受到脱落酸的抑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赤霉素能够催化胚乳糊粉层中淀粉的水解 B. 赤霉素能够调节胚乳糊粉层中基因的表达 C. 种子萌发过程中赤霉素与脱落酸之间是协同关系 D. 在保存玉米种子的过程中应尽量降低脱落酸含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五类植物激素的比较 名称 合成部位 存在较多的部位 功能 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生长素 幼嫩的芽、叶、发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育中的种子 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 赤霉素 未成熟的种子、幼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 根和幼芽 株增高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实发育 细胞分裂素 脱落根冠、萎蔫的叶片 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 酸 乙烯 植物的各个部位 成熟的果实中较多 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促进果实成熟 ①抑制细胞分裂②促进叶和主要是根尖 细胞分裂的部位 促进细胞分裂 【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在赤霉素的诱导下,胚乳的糊粉层中会大量合成α-淀粉酶,从而促进胚乳中淀粉的水解,赤霉素本身没有催化作用,A错误;

B、激素能够调节基因的表达,赤霉素通过调节胚乳糊粉层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合成α-淀粉酶,B正确; C、赤霉素促进生长,脱落酸抑制生长,这两种激素的作用具有拮抗关系,C错误; D、在保存种子的过程中应尽量降低赤霉素的含量,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价值,要求考生识记五大类植物激素的生理功能,掌握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9.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七星瓢虫的集群分布不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 B. 呈J型增长的种群,增长速率不受密度影响 C. 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映群落的垂直结构 D.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如森林群落中,最上层是由高大的树种构成乔木层,之下有灌木层、草本层,以及由苔藓与地衣构成的地被层,影响群落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光照。

2、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 【详解】A、七星瓢虫的集群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A正确;

B、增长速率等于(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增长时间,呈J型增长的种群,增长速率不断增大,受种群密度

的影响,B错误;

C、不同高度的喜鹊巢,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所以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C正确; D、群落的物种组成即丰富度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D正确。 故选B。

10.下图是某兴趣小组开展探究震荡频率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时绘制的曲线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10h时,三组实验中酵母菌数量将维持相对稳定 B. 8h时,三组实验中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 C. 可通过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获得酵母菌准确的种群数量 D. 在一定范围内,提高震荡频率有利于提高酵母菌种群密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实验流程为:(1)酵母菌培养(液体培养基,无菌条件)→(2)振荡培养基(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滴加培养液时,应先加盖玻片,再在盖玻片的边缘滴加培养液→(3)观察并计数→重复(2)、(3)步骤(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绘图分析。 【详解】A、由于营养物质有限,10h后,三组实验中酵母菌数量将继续下降,A错误;

B、8h时,三组实验中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几乎为0,在8小时之前增长速率达到最大,B错误; C、可通过血细胞计数板计数估算本实验中酵母菌的大约种群数量,此方法为抽样检测法,由于酵母菌数量多,这种方法不能精确计数全部菌液中酵母菌的数量,C错误;

D、据图分析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震荡频率越高,种群数量越多,D正确。 故选D。

11.林窗是指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死亡或因偶然性因素导致成熟阶段优势种死亡,从而在林冠层造成空隙的现象。研究人员调查了某森林中林窗下与林下的土壤小动物群落,得到下图所示结果。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