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5黄锦前:谈两周金文中的“[余口]”字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0895黄锦前:谈两周金文中的“[余口]”字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ffba634ee06eff9aef80745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

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85

“尚”字在金文和古書中常見,通常讀作“常”,表示“長久”、“永遠”一類的意思,如:

方鼎:“則尚(常)安永宕乃子

心,安永襲

身”。《淮南

63

子·主術訓》:“尚與人化,知不能得。”于省吾曰:“按尚應讀作‘常’,金文常字通作‘尚’”。《書·咸有一德》:“天難諶,命靡常。常厥德,保厥

64

位。”陳初生據《詩·魯頌·閟宮》“魯邦是常”鄭箋“常,守也”認爲金文中“子孫是尚(常)”的“尚(常)”有“守”義,對此我們是有不同看法的。

65

試看金文中下列各器的文例:

(1)爯簋:其萬年用夙夜明享,其永寶。(西周中期前段,穆王世)

66

(2)右盤:子子孫孫永寶用享,〔永〕用之。(春秋早期)67

(3)公伯簋:子子孫孫永用享,萬年無疆。(春秋早期)68 (4)?子宿車盆:永寶用享,萬年無疆。(春秋早期)

69

(5)蔡侯(6)蔡侯

尊:永保用之,終歲無疆。(春秋晚期,蔡昭侯)

70

盤:永保用之,千歲無疆。

71

這些銘文的所要表達的意思,與前述“子孫是尚(常)”諸例是有一定的相通之處的,據其銘文的辭例來看,還是應將“子孫是尚(常)”的“尚(常)”理解爲“長久”之類的意思更加貼切。

72

上引(1)叔原父甗-(5)季子康編鎛等幾件銅器也都是淮域的器物,因此,它們在文化上也會有一定的相似之處,這對我們理解思是有借鑒作用的。因此,將

巢鎛銘文最後一句話的意

巢鎛銘文的“(余)”讀爲“餘”,訓作“長

久”之義,應該是比較合適的。再者,從該篇銘文整體所要表達的意思來看,將

收稿日期:2011年1月11日 發佈日期:2011年1月15日 頁碼:9/19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

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85

“”讀作“娛”也是有問題的。

唯王正月初吉庚午,

巢鎛銘文曰:

巢曰:“余攻王之玄孫,余詨子擇厥吉金,自作龢鐘,以

。”

享以孝于我皇祖,至于子孫,永寶是

很顯然,銘文是說?巢作此套鎛鐘的目的是“以享以孝于”其“皇祖”,希望子孫永遠保有並珍愛它,而不是以自娛。因此,從訓詁和辭例方面考慮,以及金文中此類語句通常所要表達的意思來看,將此銘文中的“(余)”讀作“餘”應該是沒用什么問題的。

下面再來看與此相關春秋早期的理解,我們先將其釋文寫在下面:

73

尹征城的銘文,該銘有幾句話不太好

正月初吉,日在庚,徐尹者故,自作征城,次升,儆至劍兵,世萬子孫,眉壽無疆,皿(?)彼吉人享,士余是尚(常)。

該銘文的最後一句話十分晦澀難解,爲了便於理解,我們將出土文字資料中有關的辭例羅列如下:

(1)陳侯因

敦:世萬子孫,永爲典尚(常)。(戰國中期·齊)

7475

(2)秦駰玉牘:世萬孫子,以此爲尚(常)。(戰國晚期·秦) (3)宋右師敦:明揚天則,駿恭天尚(常)。(春秋中晚期·宋)

76

收稿日期:2011年1月11日 發佈日期:2011年1月15日 頁碼:10/19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

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85

仔細比較,我們認爲尹征城銘文中的“尚(常)”應當與陳侯因敦銘文的

“典尚(常)”和秦駰玉牘的“尚(常)”以及宋右師敦銘文的“天尚(常)”相對應,不同的是,征城銘文的“尚(常)”是形容詞,其他的幾個是名詞;“是”字與秦駰玉牘的“此”字相對應,爲指示代詞;“余”字則與陳侯因?敦的“永”和宋右師敦的“駿”相對應。“駿”字在金文中多見,如晉姜鼎“畯保其孫子”

77

、宗周鐘“畯保四國”、戎生編鐘“畯保其子孫”等,“?”或“駿”有長、

78

79

80

永之義。??尹征城銘文中的“余”字應該如上述?巢鎛銘文的“余”讀爲“餘”,訓作“長久”之義。銘文中的“士”,我們大概可以理解爲即指銘文前面所說的“世萬子孫”與“吉人”等。這樣,“士余是尚(常)”的意思可能就是說希望子孫等要永遠以此爲典常,即效法於此的意思。“尚(常)”在征城銘文和上列各器銘文中應爲典章法度的意思,這在古書中是不乏其例的,如《易·繫辭下》:“初率其亂,而揆其方,既有典常。”《國語·越語下》:“肆與大夫觴飲,無忘國常。”韋昭注:“常,舊法。”《文選·張衡〈東京賦〉》:“布教頒常。”李善注:“常,舊典也。”出土的中山王

81

壺的銘文也有“可法可

尚(常)”等類似的語句。

春秋晚期的吳國銅器配兒鉤鑃,其銘文作:

82

□□□初吉庚午,吳王□□余□犬子配兒,曰:余孰壯于戎功且武,余畢恭畏忌,余不敢

,擇厥吉金,鉉鏐

鋁,自作鉤鑃,余以宴賓客,以樂我諸父,子孫用之,

先人是。

收稿日期:2011年1月11日 發佈日期:2011年1月15日 頁碼:11/19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

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85

其中的“余不敢”句不太好理解,爲了更好的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我們把辭

例與之類似的幾件銅器銘文的有關語句摘錄如下:

(1)師望鼎:朢肈帥型皇考,虔夙夜出王命,不敢不不……用作朕皇考公尊鼎。

(西周中期)

83

(2)楚大師登編鐘:楚大師登辥慎,慎淑溫恭,武于戎功,用其吉金,自作鈴鐘。(春

秋早期)

84

(3)邾公華鐘:余畢龏畏忌,淑穆不墜于氒身,鑄其龢鐘。(春秋晚期,邾悼公)

85

(4)郘?鐘:余頡岡事君,余狩丮武,作爲余鐘……余不敢爲驕。(春秋晚期)

86

(5)叔夷(尸)鐘:(叔夷)……是小心恭齊,靈力若虎,勤勞其政事,有恭于桓武

靈公之所……夷用作鑄其寶鐘(春秋晚期·齊,齊靈公)

87

(6)叔夷(尸)鎛:(叔夷)……是小心恭齊,靈力若虎,勤勞其政事有恭于公所,

擇吉金鈇鎬錛鋁,用作鑄其寶鎛。(春秋晚期·齊,齊靈公)

88

(7)叔夷(尸)鐘、鎛:夷不敢弗憼戒,虔恤乃尸事。(春秋晚期,齊靈公)

89

(8)文公之母弟鐘:余不敢困窮。(春秋晚期)

90

(9)司馬楙鎛:煢煢羊(?)非敢惰囗(祠?)。(戰國早期)

91

(10)陳?簋蓋:余……龏夤鬼神,畢龏恭畏忌,擇吉金,作茲寶簋……(戰國早

期)

92

(11)陳曼簠:齊陳曼不敢逸康,肈謹經德,作皇考獻叔(12)

饙盤。(戰國早期)

93

94

壺:不敢寧處,敬明新墜,雩祠先王,世世毋乏。(戰國中期)

收稿日期:2011年1月11日 發佈日期:2011年1月15日 頁碼: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