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州2010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吉林省延边州2010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00bbd02de80d4d8d15a4f5e

29.(10分)

某生物兴趣小组用依乐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他们将一枝依乐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室温20℃),可观察到光下枝条放出气泡。他们以太阳灯作为光源,移动太阳灯使之与大试管的距离不同,结果如图1中曲线1,请回答:

(1)该实验研究的是 对光合速率的影响,以 衡量光合速率。 (2)该小组在室温10℃和30℃时分别进行了实验,结果如曲线2和曲线3。D点的限制

因素是 ,A点的C3含量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C点。

(3)该小组分离出依乐藻中的叶绿体(见图2)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在③上发生的能量

转换为 → 。

30.(10分)

在“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中,一位同学的实验操作过程如下: 第一步:取1支洁净的试管,注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第二步:再向试管内注入2mL新鲜的唾液淀粉酶溶液; 第三步:接着注入2mL新配制的斐林试剂(边加入,边振荡);

第四步:将试管下部放入盛有开水的大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煮沸2min。 实验现象:试管内液体仍呈蓝色。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现象说明淀粉 。

(2)要使实验第四步出现“试管中的液体由蓝色变成砖红色”的实验现象,你认为应如何

改进该实验步骤 。

(3)上述(1)和(2)两小题,可以说明淀粉酶具有的特性是 。

(4)该同学根据第(2)小题作了改进,看到了预期的实验现象,于是得出结论:淀粉

酶能催化淀粉水解成麦芽糖,具有专一性。但其他同学认为这两点结论均不妥,其理由是:

a.该实验并不能证明淀粉分解的产物就是麦芽糖,只能证明淀粉分解的产物是 。

b.实验步骤中没有设置 ,无法证明该酶具有专一性。 31.(8分)

下图为反射弧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是组成反射弧的 。 (2)B处的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并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外侧呈 (填“正”或“负”)

电位。

(3)C结构内兴奋的传导方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 。

(4)若在B处剪断神经纤维,再用适当强度的电流刺激E处,在F处 (填“能”

或“不能”) 产生相应的反应。

32.(11分)

下图所示Ⅰ和Ⅱ是利用高秆抗锈病(DDTT)、矮秆易染锈病(ddtt)两个水稻品种获得纯种矮秆抗锈病水稻新品种的育种方法,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分析回答:

(1)要在短期内获得纯种矮秆抗锈病水稻新品种,应选择图中的方法 (填“Ⅰ”

或“Ⅱ”);则另一种方法的育种原理是 。 (2)图中甲和丙的基因组成分别为 和 。

(3)过程③最常采用的方法是 ;过程④最常使用的化学药剂是 。 (4)过程⑤产生的矮秆抗锈病植株中,纯合子占 。

(5)按照现代生物进化观点,上述育种方法选择培育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都能定向改

变该种群的 ,导致该种群按一定的方向发展进化。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

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右图是氧气分子在不同温度(0℃和100℃)下的速率分布,由图可得信息正确的是 (填入选项前的字母,有填错的不得分)

A. 同一温度下,氧气分子速率呈现出“中间多,两头

少” 的分布规律

B.随着温度的升高,每一个氧气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C.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分子中速率小的分子所占的比例高 D.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变小

(2)如图所示,A、B两个气缸中装有体积均为10L、压强均为1atm(标准大气压)、温度均为27℃的空气,中间用细管连接,细管容积不计,管中有一绝热活塞,

现将B气缸中的气体升温到127℃,若要使细管中的活塞仍停在原位置,则A中左边活塞应向右推多少距离?(不计摩擦,A气缸中的气体温度保持不变,A气缸截面积为50㎝2)

34.【物理——选修3-4】(15分)

(1)在均匀的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相邻两个质点的距离均为a,

如图甲所示。振动从质点1开始并向右传播,其振动初速度方向竖直向上,经过时间t,前13个质点第一次形成了如图乙所示的波形图,则该波的周期T、波速?分别是 (填入选项前的字母,有填错的不得分)

t16aA.T = 2,?= t

212aB. T =3t,?=t

8aC.T = t,?= t

36aD. T =4t,?=t

(2)如图所示,有一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棱镜ABC,∠A=30o,

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n1,对紫光的折射率为n2,在距AC 边d 处有一与AC平行的光屏,现有由以上两种色光组成的很细的光束垂直AB边射入棱镜。

① 红光和紫光在棱镜中的传播速度之比为多少? ② 为了使红光能从AC面射出棱镜,n1应满足什么条件?

③ 若两种光都能从AC面射出,求在光屏MN上两光点之间的距离。

35.【物理——选修3-5】(15分)

(1)浙江秦山核电站第三期工程两个60万千瓦发电机组已并网发电。发电站的核能来

源于

23592U的裂变,现有四种说法,以下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入选项

前的字母,有填错的不得分) A.B.

C.

23592U裂变时释放出大量能量,产生明显的质量亏损,所以核子数要减小 U的一种可能的裂变是变成两个中等质量的原子核,反应方程式为:

235922359211U?0n?141Ba?92Kr?30n 563623592U是天然放射性元素,常温下它的半衰期约为45亿年,升高温度半衰期缩短

D.建造核电站时需要特别注意防止放射线和放射性物质的泄漏,以避免射线对人体的伤害和放射性物质对环境造成放射性污染。

(2)如图所示,木块A质量为mA = 1kg,足够长的木板B质量mB = 4kg,质量为mC=2kg

的木块C置于木板B上,水平面光滑,B、C之间有摩擦。现使A以υ0=10m/s的初速度向右运动,与B碰撞后以4m/s速度弹回。求:

→υA

0 C B ① B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② C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36. 【化学——选修化学与技术】(15分)

工业上生产硫酸时,利用催化氧化反应将SO2 转化为SO3是一个关键步骤。压强及温度对SO2转化率的影响如下表(原料气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为:SO2 7% O2 11% N2 82%):

压强/MPa 0.1 0.5 1 10 转化率/%

温度/℃

400 99.2 99.6 99.7 99.9

500 93.5 96.9 97.8 99.3

600 73.7 85.8 89.5 96.4

(1) 已知SO2的氧化是放热反应,如何利用表中数据推断此结论?

(2)在400~500℃时,SO2的催化氧化采用常压而不是高压,主要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