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讲义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传染病学讲义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020f2207e21af45b307a8b5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传染病学

伤寒杆菌,属于D群沙门菌,革兰氏染色阴性。

本菌具有菌体(O)抗原和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 检测血清O抗原和H抗原相应的抗体即肥达反应,有助于诊断。 “vi”抗体主要用于调查伤寒带菌者。

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源:患者和慢性带菌者。患者起病后2~4周排菌量最多,传染性最大。排菌期限3个月以上为慢性带菌者,成年女性多见,多为胆囊带菌,是本病不断传播或流行的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持久。 流行特征:夏秋季多见。 【A1型题】

能使伤寒不断传播或流行的传染源是( ) A.伤寒的极期病人 B.潜伏期末的病人 C.恢复期带菌者 D.缓解期带菌者 E.慢性带菌者

[答疑编号502654030201]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慢性带菌者才能不断传播。

第49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传染病学

伤寒玛丽一生中直接传播了52例伤寒,7人死亡。 发病机制

伤寒杆菌可经胆道进入肠道,病程第2~3周,经胆道进入肠道的伤寒杆菌,部分再度侵入肠壁淋巴组织,在原已致敏的肠壁淋巴组织中,产生强烈的炎症反应,引起肿胀、坏死、溃疡,甚至穿孔。

如果机体免疫功能不足,伤寒杆菌被吞噬细胞吞噬又未被杀灭,细菌反而被吞噬细胞保护,并在细胞内大量繁殖,导致伤寒再燃与复发。 【A1型题】

伤寒病理学的主要特点是( ) A.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 B.心肌坏死 C.骨髓受抑制

D.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 E.肝细胞广泛坏死

[答疑编号502654030202] 【正确答案】D

第50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传染病学

【A1型题】

伤寒最具特征性病变部位在( ) A.肝、胆囊 B.肠系膜淋巴结 C.结肠

D.回肠下段集合淋巴结与孤立淋巴滤泡 E.乙状结肠

[答疑编号502654030203] 【正确答案】D

伤寒细胞:病理显微镜下吞噬细胞内可见被吞噬的淋巴细胞、红细胞、伤寒杆菌及坏死组织碎屑,称为“伤寒细胞”,是本病的特征性病变。

伤寒结节:若伤寒细胞聚积成团,则称为“伤寒结节”。 临床表现

潜伏期2~30日,一般7~14日。

典型的临床经过可分为4期,自然病程为4~5周。 初期(侵袭期):病程的第1周。起病缓慢,发热,体温呈阶梯样上升,可在5~7日内达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少有寒战,出汗不明显。 极期:病程第2~3周,并发症多出现在本期。

持续发热:多呈稽留热型,热程可持续2周或以上。

神经系统:精神恍惚、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耳鸣、听力减退。重者可谵妄、颈项强直(虚性脑膜炎),甚至昏迷。

相对缓脉:成年人常见,并发心肌炎时不明显。

玫瑰疹:部分病人出现淡红色充血性小斑丘疹,多见于胸腹背部。多在2~4日内消退。 消化道症状:腹胀、便秘多见,约10%患者腹泻,右下腹可有深压痛。 肝脾大:并发中毒性肝炎可出现黄疸或肝功能异常。

缓解期:病程第3~4周体温逐渐下降。各系统症状减轻。本期小肠病理改变仍处于溃疡期,患者食欲恢复,要警惕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

恢复期:病程第5周,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肝脾恢复正常。 玫瑰疹

临床类型

轻型:多见于儿童或发病初期使用有效抗生素、或曾接受疫苗的患者。 迁延型:常见于原有慢性乙肝、胆道结石、慢性血吸虫病者。

逍遥型:发病初症状不明显,能照常生活、工作,部分患者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才被诊断。

暴发型:起病急、毒血症状重、高热或体温不升、并发中毒性脑病、心肌炎、中毒性肝

第51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传染病学

炎、或休克等。

顿挫型:起病较急,开始症状典型,但病程极短,约1周左右发热等症状迅速消退而痊愈。

【再燃】

体温尚未降至正常,又重新升高,症状加重,血培养阳性。 【复发】

退热后临床症状再度出现,症状轻,并发症少,血培养阳性。 慢性带菌者 并发症

肠出血:最常见。

肠穿孔:最严重。穿孔前常有腹胀、腹泻或肠出血,穿孔部位多在回肠末端。右下腹突然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冷汗、脉快、体温与血压下降。随后出现腹膜炎征象,体温再度升高,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腹部X线检查可见游离气体,血白细胞增高伴核左移。 中毒性肝炎:特征为肝大,压痛,少数患者可有轻度黄疸,ALT上升。 其他:中毒性心肌炎、支气管肺炎等。

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

血液:白细胞计数减少或正常,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尿液:可有少量蛋白尿或管型。

粪便:可有便血或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当病变侵及结肠黏膜时,患者可有黏液便,甚或脓血便。

血清学检查

肥达反应:辅助诊断。

常开始于病程第二周,第3~4周达高峰。 【肥达反应】

①“O”抗体凝集价在≥1:80,“H”抗体在≥1:160有诊断意义; ②每周检查1次,如凝集效价逐次递增,则更具诊断意义; ③“0”抗体凝集价上升,而“H”抗体不高,可能为疾病早期; ④“H”抗体升高而“0”抗体不高,提示从前患过伤寒或有伤寒菌苗接种史,也可能是其他发热性疾病所致的非特异性回忆反应;

⑤“O”抗体效价增高只能推断为伤寒类感染,不能区别伤寒或副伤寒,诊断时需依鞭毛抗体凝集效价而定。

伤寒患者肥达反应假阴性原因: ①感染轻,特异性抗体产生少;

②早期应用有效抗菌药物或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者,特异性抗体的形成受到影响; ③患者过于衰弱,免疫反应低下,或患丙种球蛋白缺乏症,不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病原学检查

血培养:病程第1~2周阳性率最高,确定诊断。 骨髓培养:如应用抗菌素,骨髓培养更有助于诊断 诊断

流行病学依据 临床依据

持续发热1周以上,伴全身中毒症状,表情淡漠、食欲不振、腹胀;胃肠症状,腹痛、

第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