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中国古代史第四章 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精品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最新 中国古代史第四章 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精品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021d49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68

单元总复习与小专题梳理

中国古代史第四章 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一、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封建社会的繁荣。 具体特征:

1、政治上,封建国家统一强盛,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2、经济上,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农业发展,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手工业发达;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中外经济交流频繁。

3、文化上,世界领先、全面辉煌、兼收并蓄、影响深远,形成了“中华文化圈”。

4、民族关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边疆少数民族有了较大发展,同中央政权的关系更加密切。

5、对外关系上,对外交往空前、对外交通发达、对外政策开明。

二、重要概念:

1、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社会经济背景、主观目的、相关城市河段、深远影响。 2、唐太宗政绩:具体表现及给我们今天的启示有哪些。

3、隋唐制度革新: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各有哪些政策、确立和发展这些制度的主观目的和深刻社会根源是什么、这些制度的具体内容和特点有哪些、能否达到实行的主观目的、客观影响有哪些。

4、唐朝商业城市:典型代表有哪些?这些城市的特点有哪些?形成这些特点的共性与个性原因有哪些?

5、唐朝对外友好交往:交往的地区国家、采取的政策、相关的路线、总的特征、形成此特征的原因。

6、隋唐科技:进入新阶段的表现、原因、影响。 三、问答题: 对外交往:

简述唐朝交往的特点、形式、原因、作用和启示。

主要特点:①广泛对外开放,与各国交流;②同亚洲国家交往最为密切;③兼容并蓄,吸收和容纳外国先进事物;④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主要形式:使节往来、派留学生、技术交流、宗教往来、艺术交流等。

原因:①唐朝的经济和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具有发展对外交往的基本条件,也吸引了各国人前来学习和贸易。②唐朝开辟了发达的海陆对外交通,便于发展对外关系。③唐朝有辽阔的疆域和和睦的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对外交往。④唐朝统治者对外来文化采取开明的态度,兼收并蓄。

作用:①使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在世界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②使唐朝学习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文化科技,进一步促使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也丰富了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

启示:①应该大力发展经济,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②应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发展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③坚定地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面,加强对外合作交流。

文化:

唐朝诗歌繁荣的历史根源有哪些?

①唐代社会经济高度繁荣。②唐朝是庶族地主上升发展时期,庶族地主知识分子起了一定作用。③科举制度起了一定作用。④政府政策相对开明,用于诗歌的创作和发展。⑤各种文学艺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⑥唐诗的繁荣也是诗歌自身发展的结果。

民族关系:

1、概括说明唐朝灵活处理民族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设置行政机构。如 ②战争:如? ③册封:如? ④和亲:如? ⑤会盟。史实?

2、唐太宗说:“汉武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就(成就)无几。”他又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据此回答:

(1)就汉武帝对匈奴用兵而言,唐太宗的评价是否符合历史事实?请具体说明。

(2)简述唐太宗推选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唐太宗与汉武帝在处理民族关系方式上的主要不同之处。

(3)概括唐太宗推行这一民族政策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1)否(不符合)。汉武帝北击匈奴,解除了边患,有利于北方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中原与北方边疆地区的交往和联系。

(2)表现:打败东突厥后,不改变原有部落组织、风俗,设都督府管辖(或采取“全其部落”的政策);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唐蕃联姻。汉武帝以战争征服为主;唐太宗以安抚(收服民心)为主。 (3)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有利于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

经济:

1、隋唐时期,我国出现了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发展的局面,这一局面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唐朝商业发展的表现有哪些?当时扬州城市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见教材)

2、为促进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唐朝和清朝前期封建政府采取了哪些相同措施?归纳唐朝和清朝前期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不同表现。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对社会进步产生了哪些共同影响?

同:保证农民占有一定土地;调整赋税制度,减轻农民负担;推广农作物种植范围;加强中央集权,实现统一和社会安定。

不同:唐朝江南地区发展迅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出现了曲辕犁。清朝前期推广高产农作物,粮食产量提高;经济作物面积扩大;形成专业生产区域。 影响:促进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巩固统一和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科技思想文化发展。

3、隋唐、明清时期我国的土地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试分别概括其有利条件并分析其产生的共同影响。

有利条件:隋唐时期:租庸调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曲辕犁和筒车提高了生产力;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茶树的栽培和种植。 明清时期:一条鞭法实施纳银代役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地丁银制度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更名田调动了农民垦荒积极性;高产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 共同影响:都扩大了耕地面积,增加了粮食产量,促进了人口增长,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政治:

概述汉武帝、唐太宗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革新举措及其相同影响。据此谈谈你的认识。(13分)

举措:汉武帝:(1)实行刺史制度,使监察制度更加严密;(2)实行察举、征召等人才选拔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唐太宗:(1)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体系;(2)完善了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3)调整健全了府兵制。(10分)相同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促成了封建社会兴盛局面的形成。(2分)认识:制度创新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条件。(1分)(如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四、单元相关专题(梳理)

小专题一: 治乱兴衰

一、治世(盛世):(阅读材料不包括)

(1)文景之治(措施、作用、经验)

(2)贞观之治(背景、内容、作用、经验) (3)开元盛世(原因、表现、影响、经验) (4)康乾盛世(原因、表现、影响)。 二、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

(1)叛乱战争:清三藩之乱。

(2)政变;唐玄武门之变,宋陈桥兵变,明靖难之役。 (3)官僚争斗和专权:明后期东林党事件、明末魏忠贤等 三、中国古代著名的农民起义

(1)秦朝:陈胜、吴广起义(时间、经过。意义)

(2)隋末:瓦岗军、河北义军和江淮义军起义。

(3)明末: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原因、经过、特点、口号、作用) 四、正确认识封建盛世的历史地位

在我国封建社会的某些朝代曾出现过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局面,这常被誉为“盛世”。这些盛世局面形成的共同原因是:①统治阶级目睹和认识了农民战争的威力,注意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即部分地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恢复与发展,这是根本原因。如实行轻徭薄赋,与民农时的一些政策,促进生产恢复与发展。②统治阶级的代表即当朝帝王良好的个人政治素质,如善于纳谏、用人等,以及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对外政策。③良好的安定统一的社会环境。④广大劳动人民的物质生产活动,这是盛世的物质前提。另外还有科技的新成果等。对于这些盛世局面的认识,我们一方面要肯定它的进步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尽管处于盛世,封建社会各阶级的地位没有变,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这一社会基本矛盾没有变,尤其是广大农民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没有变。 五、治乱兴衰与上层建筑

1、封建盛世主要出现在王朝初定和统治中期;共性在于统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家富庶,天下相对升平。封建乱世一般产生于国家动荡和统治后期;类别大致有强藩坏国、权臣变害、宦官乱政与女宠之祸。

2、兴衰盛乱的原因条件很多,取决于统治者的素质能力,决定于治国者的方针制度,根本上受制于封建制度本身。衡量上层建筑的关键是看能否反映以民为本、励精图治和连贯执行优良政策等三个问题,能否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百姓地主利益冲突和不同民族往来纠纷等三种关系。 练习:

D1.汉承秦制,唐袭隋规,都出现了盛世。然而,秦朝与隋朝却二世而亡,其主要原因是

A.周边少数民族入侵 B.统治集团内讧变乱 C.宦官擅权外戚临朝 D.横征暴敛苛政黩武

D2.通过秦末、隋末农民战争可以看出,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 A.实现了改朝换代 B.改变了封建社会的阶级结构 C.消灭了大批官僚地主 D.迫使统治者调整政策

D3.“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反映了唐太宗

A.民贵君轻的思想 B.农业为本的思想 C.君治为本的思想 D.强调“存百姓”思想 D4.下列哪一项内容与唐玄宗有关

A.戒奢从简,禁止地方官进贡珍宝 B.虚怀纳谏,知人善任,量才受职 C.破格用人,创立自荐求官制度 D.限制佛教,裁汰僧尼,和禁建新寺 C5.西汉与唐朝兴盛的共同原因是

A.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B.实行十五税一

C.生产关系适宜生产力的发展 D.减轻刑罚,废除肉刑

1.在中世纪史上,我国综合国力在总体上居世界前列,这得益于几次封建盛世的作用与影响,但大约在明清之际,逐渐落后于世界。请回答:

(1)西汉、东汉、唐、明四朝初年的统治者在治理国家的方针上有什么共同之处?简述其原因。

(2)其具体措施有何共同点和侧重点?

(3)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的一百余年间,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封建社会末期最为繁盛的百年之治——“康乾盛世”,但历史只过去了短短的40余年,中国就迅速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说明“康乾盛世”的表现,并结合当时中外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分析盛世局面迅速消逝的原因。 (4)从我国封建社会的兴衰过程谈谈你如何认识封建盛世?走在世界前列的封建时代的中国在明清之际逐渐落后于世界这一历史,对当前的中国有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1)共同治国方针:休养生息。原因:①均吸取了前朝暴政害民亡国的教训;②统治者都参加或经历过前朝末年的农民战争,注意到农民起义的巨大力量;③社会长期战乱动荡,经济萧条,民不聊生,统治者意识到恢复发展经济的重要性;④各朝初年统治者大都勤政爱民。

(2)措施的相同点:①采取宽舒政策,减免赋税徭役,鼓励农耕。②任用贤能,整顿吏治。

措施和侧重点:①西汉重在重农、减轻田租和减轻刑罚;②东汉重在解决奴婢问题和整顿吏治;③唐朝重在制度的调整,采取均田制、租庸调制、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④明朝重在强化君主专制奖励垦荒和实行屯田、推广植棉。

(3)“康乾盛世”的表现:①政治清明,社会稳定;②边疆地区得到巩固和发展;③经济发展迅速,耕地面积扩大,国家财政收入增加;④人口大量增加;⑤资本主义萌芽得到缓慢发展。

迅速消逝的原因:(1)“康乾盛世”期间的西方国家:①工业革命开展并基本完成;②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向 深度和广度发展;③资本主义加紧对外侵略步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2)“康乾盛世”期间的中国:①长期推行“闭关自守”政策,造成中国日益落伍于世界;②大兴文字狱及沿袭明朝八股取士制度,禁锢了人民的思想;③封建专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