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0525a5b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18

三年级上册科学

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一、填空题:

1、当听到“科学” 这个词的时候,我想到了(实验分析)、(医学研究)、(农业研究)、(珠峰测量)、(航天探索)……

2、中国第一位飞上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

3、我们做过的类似科学家的活动有:(观察蚂蚁)、(拆玩具)、(看小鸡出壳)、(看自己的影子)、(看电视机里有什么)等。

4、(好奇心)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

5、18世纪初的(爱德华·琴纳)是一位英国乡村医生,他是第一位发现(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科学家。

6、(爱迪生)是(美国)的伟大发明家,他发明的(电灯)给全世界带来了光明。

7、科学家工作[或者说科学研究]的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8、1824年英国医生(罗杰特)做了一个(“动起来小人”)的实验,发现了人眼具有(视觉暂留)。(电影)就是根据他解释的原理制作的。

9、我们发现,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上轻下重保持平衡)。回形针放在鹦鹉的尾巴上时,鹦鹉会站起来,因为(降低重心),可以让物体站起来。 10、(重心)越低,物体越平稳。

11、《本草纲目》是明代大医学家、药学家李时珍经过27年的努力撰写成的,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 12、做纸鹦鹉的材料有:剪刀、彩笔、胶水、彩纸。 13、牛顿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通过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的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

1、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火箭专家。 (√) 2、科学探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得出结论并不容易。 (√) 3、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 4、一个小的疑问只要细心观察、思考都有可能引出科学发现。(√) 5、科学家做出的结论都是正确的,我们不应该怀疑。 (×) 6、我们所做的活动与科学探究没有关系。 (×) 7、科学是很神秘的,离我们很遥远。 (×) 8、科学家做的事情我们根本没办法做。 (×) 9、科学只和科学家有关系。 (×) 10、▲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 (√)

11、小孩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 (√)12、▲电影是根据人眼的视觉暂留原理制作的。 (√)

13、物体上轻下重不容易倒。 (√) 14、“纸鹦鹉” 站起来的秘密是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 (√) 15、观察蚂蚁也是科学研究。 (√) 16、科学只是与科学家有关。 (×) 17、科学是非常高深的问题,我们小学生不需要了解。 (×) 18、想办法保持平衡能让各种物品站在你的指尖上。 (√)

19、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入手,就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成为一名小科学家。

(√)

20、只要是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人,我们都称他们为科学家。(×) 21、我们所做的活动与科学探究没有关系。(×) 三、选择

1、如果一个物体(C)就不容易倒。

A 上重下轻 B 放在矮处 C 下轻下重 D 上下一样重 2、小丑为什么能在细线上表演杂技?这是(C)

A解决问题 B作出猜测 C提出问题

3、走刚丝的杂技演员手里拿着长长的竿子是为了(B)

A挡风 B 保持平衡 4、下面不属于科学探究活动的是(B)

A.同学们一起研究课本中出现的一个问题

B.小明把电视机砸烂了

C.技术员在观察实验田中的玉米生长情况 D.小军在自己制作飞机模型

5、你认为做一名科学家,下列行为中(D)是不对的。

A.细心观察 B.善于思考 C.具有好奇心 D.不要怀疑大人的话 6、我们要进行科学研究,首先要学会()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寻找证据 D.得出结论 四、问答

1、我知道的科学家有:

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

爱迪生:发明电灯,被称为“发明大王” 李时珍:写出《本草纲目》

牛顿:物理学的奠基者,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2、什么是科学?

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

3、怎样做就能成为一个小科学家?

细心观察,从探索身边的问题入手,就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成为一名科学家。 4、科学家是怎样工作的?

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5、你过去做过哪些与科学家工作相似的活动? 我观察过鱼是怎样睡觉的。观察过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观察过蚂蚁是怎样搬运东西的。观察过人为什么会有影子。

6、小华总是在课余时间观察燕子的飞行活动,并知道了燕子不同的时间里飞行的高度都不同。这种活动属于科学探究活动吗?如果属于,为什么?

这种活动属于科学探究活动。因为它具有科学研究的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7、让纸鹦鹉“站”起来的过程和琴纳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的过程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都具有科学研究的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8、当听到“科学”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

我会想到动物学家在研究新的物种;航天员在太空中研究宇宙的奥秘;医学家在研究新的药品;农业学家在研究如何让粮食丰收。

9、说说纸鹦鹉为什么能站在指环上掉不下来?

因为我们把回形针放在鹦鹉的尾巴上,降低了重心。纸鹦鹉上轻下重,保持平衡。

第二单元

一、填空题:

1、校园里(小草)、(树木)、(小鸟)、(蝴蝶)、(毛毛虫)、(蚂蚁)、(蜻蜓)、(蜜蜂)、(松树)等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2、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时的观察须知:(安排小组记录员)、(注意安全)、(不惊动或伤害它们)、(校外寻找要和大人打招呼)。

3、在寻找小动物时,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调查记录。

4、生物就是(有生命的物体),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有:(能长大)、(会繁殖后代)、(都要呼吸)、(需要营养)、(都会对刺激有反应)、(会死亡)等。 5、不认识的或叫不出名字的,我们可以把它(画下来)。 6、水滴、机器人、电脑、云、瀑布都不属于(生物)。

7、我们可以到(校园)、(花园)、(田野)、(草丛)、(苗圃)等地方寻找有生命的物体,也可到(砖缝)、(墙根)、(花盆下)找一找。

8、自然界中的物体可分为(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两大类,我们把(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例如小草、花朵、黄瓜、小狗、小兔、种子等。没有生命的物体叫(非生物),例如白云、瀑布、机器人、石头等。

9、(生物)一般可分为(植物)和(动物)。

10、在校园里我看到一棵生长茂盛的大树,它是(有生命的)。 11、各种树木的皮是不一样的,有的树皮粗糙,有的树皮细腻。 12、观察树皮的时候,可以用拓印的方法把观察树皮的结果记录下来 13、观察一种植物,我们可以用(语言文字)和(图画)来描述。 14、用图画、拓印、文字做记录,用目测看,搜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树木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15、用简便的方法可以描述树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16、桃树和向日葵的共同特征有: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