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选修4《城市环境问题》word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湘教版地理选修4《城市环境问题》word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061c373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9b

高中地理1.3 城市环境问题湘教版–选修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病”的主要表现及对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影响,理解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2.通过城市交通拥堵和摩天大楼的出现对城市产生的不利影响,进一步了解城市生活的变化带来的城市环境问题。

3.了解我国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解决城市问题的途径,深刻认识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

4.理解21世纪城市发展的主流模式——生态城市的基本特点和内涵。 5.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提出解决城市环境问题建议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中外城市环境问题的案例,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从而归纳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背景及带来的影响。

2.对学校所在城市或附近城市展开调查,收集相关资料,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等过程,使学生懂得,城市建设要汲取国内外城市环境问题的教训,走出城市建设“先污染后治理”的误区,并能够为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献计献策。

3.根据自己所学所得,撰写有关城市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的小论文,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论证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鼓励学生发现身边城市的环境问题,积极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对策,激发探究与解决城市问题的兴趣。

2.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现代城市公民意识。

3.及时了解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树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学生科学的城市发展观。

4.增强学生的城市环境意识和法制意识,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培养未来城市合格的管理者和建设者。 [教学重点]

1. 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表现 2. 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难点]

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途径 [教学媒体与教具]

课本插图以及相关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讲授过程]

【导入新课】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的最主要问题之一,城市环境问题则是环境问题的重中之重,只有深刻认识城市环境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和途径,才能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板书】第三节 城市环境问题 一、城市环境问题

【材料】城市化在提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享受的同时,也使人们饱受“城市病”的困扰,城市化的迅猛推进更加剧了城市环境问题。目前,尽管城市面积只占陆地总面积的2%,但城市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占其总排放量的78%。城市人口木材消耗量占总消耗量的76%、生活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60%。现在,世界2/3以上的城市人口居住在发展中国家,其中贫困人口约l5亿,约6亿人没有足够的住房,ll亿人呼吸不到新鲜空气。非洲、南美洲和南亚的许多城市中,相当数量的人口居住在棚户区或贫民窟。城市供水不足且不清洁,仅饮水不清洁每年就造成数百万人死亡。大城市中心区人口过于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地价房租昂贵、生活质量下降,引起人口向环境比较好、房租地价便宜的郊区或卫星城迁移。日益恶化的基础设施及交通拥挤、污染严重和犯罪率上升等问题,不仅制约着城市的经济发展,而且威胁着社会安全和政治稳定。

回顾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可以看到,推进城市化带来了生态环境严重破坏、自然资源过度利用、城市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毁损等问题。近几十年来,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城市环境的改善,采取了诸多得力措施,比如外迁工业企业、建立卫星城、建设城市立体交通、提高城市生态绿地面积等,使城市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讨论】(1)如果城市人口和工厂过多,各种废弃物又得不到及时的自净和处理,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

(2)城市环境问题的表现有哪些,会造成哪些后果? (3)大城市的环境污染主要有哪些? (4)环境问题治理的措施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具体表现及造成后果 产生原因 具体体现 造成后果 环境污染 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排放大气污染、水污染、光污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受到严重大量的废弃物和能量,城市生态染、噪声污染、电磁波污的影响,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平衡遭到破坏。 拥挤 小 长过快。 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阻塞,交通事故频繁。 危及人类的生存。 不便。 城市交通城市人口增长过快,交通工具增人均道路占有量少,交通给人们出行和货物运输带来绿化面积人口激增,工厂、住房用地规模城市绿化覆盖率减少.居城市环境得不到改善,并日扩大,建筑物密度大,占用了原民人均绿地面积大大低于益恶化。 有的绿地或可以进行绿化的土地。 社会问题人口过分集中。 突出 地价昂贵,就业困难,犯城市运转成本增高,居民生罪率高。 活水平降低,社会秩序不稳定。 理想标准。 【阅读分析】阅读课本材料“比较典型的城市环境问题”,了解大城市的环境污染及污染源主要有哪些?带来了哪些危害?并完成下表。

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噪声污染 电磁波污染 光污染 污染源 危害 固体废弃物污染 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噪声污染 电磁波污染 光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城市地面径流等 主要来自工矿企业和交通运输工具以及娱乐场所等 使用的各种电器及高压电线 玻璃幕墙、铝合金等建筑材料的反射,城市各种灯光等 工矿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阅读】“北京市汽车突破200万辆” 【点拨】比较典型的城市环境问题的污染源及危害 污染源 工矿企业、家庭炉灶排放的废气和 危害 排放大量粉尘及硫氧化合物、碳氢化合污浊,有时出现酸雨、光化学烟雾等,危害人们的健康 使地下水和江河湖海的水质变坏,尤其是饮用水水质下降,直接和间接危害人体健康 破坏了人们安静的生活环境,影响居民健康 破坏人的正常生理活动,干扰电信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具有引爆引燃的作用 干扰市民的休息,影响市民健康 挤占了生存空间,恶化居住状况,影响人类健康 汽车等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等 物、氮氧化合物等有害物质,使城市空气固体废弃物污染 和居民生活产生的固体垃圾 【投影】投影“北京市历年车辆增长情况图”和“2000年世界几大城市人均道路面积图”

北京市历年车辆增长情况 2000年世界几大城市人均道路面积

【阅读思考】(1)从北京市历年车辆增长情况看,北京的车辆增长很快,汽车急剧增加会给城市交通带来哪些问题?

(2)你认为造成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北京等大城市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4)作为一名普通城市居民,应如何从自身做起,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教师启发学生回答】(1)汽车的急剧增加,会带来交通拥堵和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 (2)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①机动车发展速度过快,车路矛盾日益加剧;②部分道路设计不合理,交通安全设施不配套;③部分车辆存在安全隐患;④大量违章引发事故,加剧拥堵;⑤部分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交通公德意识差;⑥管理不到位,道路施工加剧拥堵。

(3)以北京等大城市为代表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从表面上看是车多路窄的问题,但与东京、纽约、香港等大城市车多路畅的事实相比,城市交通管理水平低和公民道德水平低是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

(4)对于一位市民来说,文明行路、文明行车、遵守交通规则,提高公民道德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探究活动】当前,在我国,小汽车开始进入城市居民家庭。小汽车给城市居民的出行带来了很大便利,但小汽车过多又会造成交通阻塞和大气污染。就此问题,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提示】汽车数量的增多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学习中注意学会一分为二地评价与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答案没有唯一性,

【阅读讨论】阅读课本材料“摩天大楼与城市生活”,并讨论摩天大楼给城市带来哪些正面或负面效应?讨论城市摩天大楼是否越高越好?

【点拨】摩天大楼对城市的有利影响主要表现为能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城市垂直空间、体现现代都市风貌、彰显城市的繁华气派、提高城市品位等;不利影响主要有热岛效应加剧、狭管效应增强、过多的资金投入、过高的能源消耗、消防隐患多等,因此并非摩天大楼越高越好。

【承转】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很多,随着城市化进程扩展,部分大城市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如何实现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板书】二、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19~20页内容,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城市环境存在哪几方面的问题?

(2)分析我国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3)21世纪我国城市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我国城市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环境污染严重、人口膨胀、就业压力大,交通阻塞、绿地率低、居住环境不尽人意。

(2)解决我国城市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战略,既要注重城市的数量和规模,更要强调城市的内在质量,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3)21世纪我国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建设生态城市。

【补充材料】生态城市

(1)“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理想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区形式,是一种自然环境、城市与人融为一体的互惠共生结构。

(2)“生态城市”是实现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自然系统和谐的人居环境目标的具体体现。其中追求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基础和条件,实现人与人和谐才是“生态城市”的根本目的。

(3)“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最新模式,它的内涵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到现在,“生态城市”的概念已经融合了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等因素,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体现的是一种广义的生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