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奇妙的人体复习资料讲课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奇妙的人体复习资料讲课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06a2d99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2a

答:为了保护消化器官,(1)吃饭要细嚼慢咽,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2)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腐烂变质的东西。不吃过多油腻食品(3)吃饭时不要看书、写字,饭后不要做剧烈运动。睡前不吃固体食物和甜食。(4)尽量不饮酒,保护消化器官健康。不喝生水 少吃凉东西。(5)饮食搭配要合理。(6)多吃蔬菜、水果,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要适量。

10、与消化系统有关的疾病有【龋齿、肠炎、胃溃疡、胃炎、胃穿孔、肝炎、 脂肪肝、痢疾、十二指肠溃疡等】

11、食物在消化过程中所经过的各个消化器官相互连接,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消化】。成年人小肠长约6米,大肠越1.5米。

31、◎营养的吸收主要是靠 小肠 ; 唾液能把 淀粉 变成 麦芽糖 。 12、常见的消化液有【唾液、胃液、胆汁、胰液、肠液】

13、人体主要有八大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六、呼吸与交换

1.呼吸器官包括:鼻腔、咽喉、气管、 支气管、肺(由肺泡组成) 2、健康的肺和因吸烟而被损伤的肺有哪些不同?

健康的肺---【颜色粉红、表面光滑】,吸烟损坏的肺-----【颜色发黑,表面粗糙】 3、吸气过程【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呼气过程【肺、支气管、喉、咽、鼻腔】

4、我们进行呼吸的过程是通过【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完成的。当我们吸气时胸腔【向外扩张】,呼气时胸腔【向内收缩】。 5、吸气与呼气时,自己的胸部是怎样变化的? 吸气时,胸腔向外扩张;呼气时,胸腔向内收缩。

6.呼吸过程是通过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完成的,怎样完成的?

答:呼气时,胸腔向内收缩,膈肌向上移,胸腔空间变小,肺泡里的二氧化碳被排除体外,吸气时,胸腔向外扩张,膈肌向下移,胸腔空间变大,吸入了空气。

7、呼吸的作用:通过呼吸,我们可以将氧气输送到体内(吸气),并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呼气)。

8.人在安静时,平均每分钟呼吸 16 次,婴儿则需呼吸 30 次,跑步的时候,身体里需要更9.简述呼吸过程?答:从鼻腔吸进新鲜的空气(氧气) ,通过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肺泡)里,被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从全身各处产生的废气(二氧化碳)被血液运回肺(肺泡)内,经支气管、气管、喉、鼻腔排出体外。

10、人体时时刻刻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气体交换场所是(肺)

11.制作一个肺的模型,在模拟呼吸的过程中,瓶子相当于胸腔,气球相当于肺,橡胶皮膜相当于膈肌。吸管相当于气管。模拟呼吸的过程:呼气时,胸腔向内收缩,膈肌向上移,胸腔空间变小,肺泡里的二氧化碳被排除体外,吸气时,胸腔向外扩张,膈肌向下移,胸腔空间变大,吸入了空气。从鼻腔吸进新鲜的空气(氧气) ,通过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肺泡)里,被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从全身各处产生的废气(二氧化碳)被血液运回肺(肺泡)内,经支气管、气管、喉、鼻腔排出体外。

12、影响呼吸系统健康的因素【一氧化碳中毒、大量吸烟、大气污染、感染呼吸道疾病等】

13、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往往是由于【细菌或病毒】侵染人的呼吸道引起的,并通过感冒病人咳嗽、打喷嚏、吐痰是散出的含有细菌或病毒的飞沫传染。 感冒病症:【鼻塞、打喷嚏、干咳、头痛、咽喉肿痛等】

14.人体时时刻刻要通过呼吸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几乎每个人都患过呼吸系统疾病。

15.吸入的香烟是高温气体,含有很多化学物质,其中主要的有毒成分如尼古丁、一氧化碳、致癌物质如焦油等,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 16、适当的加快呼吸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氧气】

17、人体从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中获取【氧气】和【养料】通过循环系统被送到全身各处的细胞中。

18、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通过【循环系统】获得养料,并将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通过【呼吸系统】获得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废气。通过【神经系统】感受外界刺激并对刺激做出反应。

19.在分析属于人体哪个系统疾病时,关键看生病的是哪个或哪几个器官。该器官属于哪个系统,就是哪个系统的疾病。 20、看 29 页,填图

七、循环与运输

1、在我们的身体中有一套由【血管】组成的遍布全身的管道系统,【血液】在这套管道系统中循环流动,完成物质的运输。【心脏跳动】的力量推动血液在我们体内的血管中不停的循环流动。心脏相当于水泵,为血液循环流动提供了动力,而血管相当于运送食物的传送带。

2、循环与运输器官:心脏、血管。

3.人体从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中获得的氧气和养料被循环器官运送到全身各处,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它废物被循环器官运送到体外。

4、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测量心率时要保持平静,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 5、心脏是如何工作的?(或是什么力量“推动”血液在我们体内的血管中不停的循环往复流动呢?)

心脏的大小与自己的握紧的拳头相似。心脏就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将血液压入血管,推动血液流经全身各部位,从而将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 6、影响心跳快慢的因素:运动量、情绪、外部环境等。

7、正常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心率是 75 次左右,儿童的心率一般略高于成年人。 8、心跳加快时,输送到全身的血液增多,以满足人体的需要。 9.心跳与脉搏的频率是一致的。 10.心跳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与心情、运动剧烈程度、外界刺激、身体素质、心脏疾病等有关。 11、测量脉搏的方法:用听诊器、用手摸颈动脉、用手摸手腕处的动脉

12.新技术在循环系统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如血管扩张术、心脏起搏器、心脏移植、心脏搭桥、支架手术、人工心脏等。

13.新技术在医学中的发展和应用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好处? 答:能够帮助人们摆脱病痛,甚至重新获得生命。 14、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心脏分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上下相通,左右不通。 15、人体血液循环分为【肺循环、体循环、微循环】

16、心脏和肺共同分布在【胸腔】里。大肠小肠等器官分布在【腹腔内】 17、心跳加快时【血液流动加快,从而运送到全身的营养和氧气增加】

呼吸加快时【能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氧气】

18.怎样保护自己的血管和心脏的健康?答:(1)经常锻炼身体。(2)不吸烟、不饮酒等。

19、人类具有的生理功能【消化、呼吸、血液循环、身体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