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上册[95页]很实用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新人教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上册[95页]很实用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0a621fd0b1c59eef9c7b42f

不复存在。生命是从海洋中诞生,走上了陆地形成了纷繁复杂的生物圈。四大文明古国无一不是产生于大江大河:古代埃及位于北非尼罗河流域,古代巴比伦位于西亚幼发拉底河流域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古代印度位于南亚印度河流域,古代中国位于东亚黄河流域。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就没有人类文明。 设问:水如此重要,我们应如何对待给予我们生命和美好生活的水资源呢? 说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并板书 二、投影展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人类拥有水资源情况) 1、地球的表面积约有多少被水覆盖着? 2、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什么? 3、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多少? 4、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大约有多少种? 5、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几位? 6、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 7、中国人均水量约占世界均值的多少? 8、我国人均水量最多的省是哪个省?最少的省是哪个省? 9、世界上有多少人口处于缺水状态?在此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赞扬的语言,多鼓励学生,对于学生们的自学能力给予肯定。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师生互动,知识小结: 1、概括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情况:总量大,淡水少,分布不均. 2、给我们哪些启示? (1)关于海洋水你有哪些认识? (2)什么原因造成水资源缺乏和水体污染? 各抒己见:应爱护水资源?。 自主学习教材59页----61页内容,找到问题答案 自然地引出新课 通过这些题目,同学们知道了水的分布现状,也证实了自己的自学能力。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培养总结归纳的能 力。 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问题和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容易说出自己的观点,同时由此引出下一环节,过渡自然。 从生活中人们的真实情况引出,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和共鸣。 - 45 -

总结。 交流回答:①储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②作用:繁衍水生生物;蕴藏化学资源③探究方向:淡化海水 讨论回答:由于人口增多、工业、生活用水量增 大,水污染严重,造成水资源缺乏。 (3)我们应如何去做?(在师生热烈的讨论过程中我们应该爱护水资源(节完成下列课程内容。) 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 三、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 结合实际讨论交流,说出【设问】面对水资源日益紧缺,每一个用水者都会自己见解。 表现出一定的态度: (1)自我中心者:我交了水费,用多少水 是我自己的事,别人管不着。 (2)生活节俭者:用鱼缸里换出的水浇花, 用洗完衣服的水冲厕所,但就是不愿意更换滴漏的 水龙头。 (3)生活品质追求者:很担心环境污染,

最不能容忍停水,但觉得节水主要是节约公共场所用水。 (4)自我封闭者:水费多少钱一吨,不知道,反正很便宜。 (5)自我节制者: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节约用水不会影响生活质量。你大致属于哪一种人呢? 【启示】节水从我做起 让学生列出日常生活用水的方方面面,在这些方面,我们是否有浪费水的地方?怎样改进?投影展示展示节水标志。 【总结】采取哪些措施可以节约用水? 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2、防止水体污染:(指导学生阅读教材62页回答问题) (1)水体污染是指什么? (2)水体污染源有哪些? ①工业污染:工厂的“三废”(废气、废渣、废液)倒入江河、地下,污染江河和地下水。 ②农业污染: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也易造成水的污染。 ③生活污染: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的任意排放,造成水的污染。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④其他污染:病原微生物污染、石油泄露造成的海水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水污染。 (3)水体污染的危害:影响工农业生产、渔业生产、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四、结束语 (1)课下完成教材63页的调查与研究。启发学生以“我认识的水”为题,从名称、化学式、组成元素、主要性质、主要用途、水的净化、爱护水资源等方面写一篇小论文。 (2)调查了解你生活周围有哪些污染水的源头?记录下来,并把你的设想建议写下来。 (3)播放碧水清清的图片配合自然和谐的音乐。 发出倡议:让我们一起用实际行动来爱护我们珍贵的水资源。 反省自己平时用水的态度,明确意识到自己平时的行为是否正确。 结合实际谈自己生活中用水情况,并对浪费水的行为剖析改正。 结合实际,讨论回答。 自学教材内容,相互交流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 课下完成。 引起共鸣。 通过学生反省自己平时行为,树立自我批评意识。 有助于真正树立节水意识,并落到实处。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通过交流加深认识。 设计意图 通过调查采访、查阅文献、网上搜索等方法,收集有关水资源及其利用、保护等信息;提高 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和归纳能力。 知识升华。 - 46 -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教学媒体 知识 技能 过程 方法 情感 态度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2 水的净化 多媒体 实验器材 1.了解蒸馏水与天然水区别,会用简单的方法区分硬水与软水。 2.观察和操作净化水的实验,通过与同学交流合作,了解净化水的一些基本方法,如沉淀、过滤、吸附、蒸馏,能把简单净化水的方法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3.设计并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 1.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2.通过对水净化过程的初步探究,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1.通过对水污染的了解和对净化过程的参与,教育学生关心、爱护、珍惜水资源。 2.通过学生亲自参与水净化过程的实验探究,感受化学对生活、对社会的积极意义,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探究欲。 课题1爱护水资源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总量大,淡水少,分布不均。 二、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改变习惯等 (2)防止水体污染 ①污染源 :工业, 农业, 生活 ②防治措施:应用新工艺 合理使用 污水处理 处理后排放 农药化肥 后排放 课 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水净化的几种方法、过滤操作的原理及实验。 教学难点 自来水的净化过程、过滤的操作方法、硬水的软化方法 - 47 -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展示】洪灾图片 (提问)1.洪灾过后,有些灾区自来水还没来得及恢复供应,面对污浊的河水,这些水可否饮用?为什么? 2.你有什么简单的办法能使浑浊的水变得清澈吗? 3.肯定学生的回答,进一步问,这样得到的水就纯净了吗? (讲解)由于种种原因,自然界的水里混有多种杂质、细菌和病毒,仅用静置、沉淀的方法,还不能将全部杂质去除,我们要选择卫生、健康、安全的饮用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更好地将水净化。 活动探究净化方法 (实验)将所展示的3杯相同的浑浊的天然水中的其中2杯中加入明矾,并且进行搅拌,之后放置一会儿,观察现象 一、沉淀 (分析)这3杯水放置一会,上层水会更清澈,这种方法,可以称为——沉淀。没有加入明矾的方法,我们称为静置沉淀,而加入明矾的称为吸附沉淀,明矾在这个过程中起的作用——吸附其周围小的沉淀颗粒然后逐渐变成大颗粒,当达到一定重量时,沉到容器底部,我们把明矾称为——絮凝剂。 学生活动 观看图片 回答:不能,因为水中有杂质、细菌,饮用后会生病。 回答:可以把水静置一段时间。可以用家里的棉布或纱布来过滤水。(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答案) 思考、回答:不纯净,细菌、病毒,还有一些物质可能溶解在水中。 聆听。 请一位学生上台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加明矾的两杯水比没有加入的更加清澈。 倾听,理解。 设计意图 从解决生活问题入手,联系学生生活旧经验,引入新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明确本课题的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描述实验现象的表达能力 增加学生生活经验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沉淀是净化水的一种方法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二、过滤 【提问】1.那么沉降下来的这些不溶性的杂质我们要如何将它们分离出呢? 2.大家从自己的感性认识觉得在自己的生活中有哪些是过滤? 教师归纳:茶壶的漏斗、施工现场的漏沙、淘米、豆浆机里剩下的豆渣 师:化学中过滤指:固体和液体的分离。 过滤操作:引导学生观察书本P35图3-17 过滤液体图示。并回答图中所包含的仪器和用品有哪些? 教师演示过滤操作 引导学生归纳过滤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三、吸附 【提问】通过沉淀、过滤操作此时所得到的水是否为纯净物? 师:还含有一些可溶性杂质。如:颜色、异味、 学生活动 答:过滤 联系生活举例 生答:滤纸、漏斗、玻璃棒、烧杯 铁架台(带铁圈) 观看操作并动手制作过滤器 归纳。 答:不是 设计意图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学习化学的奥妙 - 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