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林学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实施情况总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广西大学林学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实施情况总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0fa6a49647d27284b7351d5

广西大学林学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实施情况总结

林学专业于2007年12月获国家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立项为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三年来,在学校主管部门与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林学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与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形成了紧密结合广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有明显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专业建设达到了同类高校相关专业的先进水平。

一、项目实施的基本情况 (一)组织机构建设

林学系组建了由系主任、专业责任教授、课程责任教授、项目负责人组成的专业建设小组,在学院领导下负责组织全系教师开展林学特色专业建设。

(二)实施程序

二、成效与基本经验

(一)形成一套适应广西林业特色优势产业和生态环境建设发展需要的多样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广西是一个林业大省,林种丰富,经营方式多样,林浆纸板一体化已成为广西林业主要发展方向和自治区重点支持的领域之一。林学专业顺应形势发展,以服务广西林业建设为宗旨,突出区域特色,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人才培养质

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检查监控 实施主体:督导员、学生 专业建设方案的制定、修改和完善 实施主体:专业建设小组 专业建设的领导和监督 实施主体:教学副院长 专业建设方案的实施(教学活动)实施主体:任课教师、学生 量明显提高,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欢迎,2008届、2009届和2010届毕业生分别达到94.44%、96.34 %和95.45 %。

1、在培养目标和模式上强调特色和复合性

林学专业遵循“横向拓宽、纵向理顺、加强基础、调整结构、更新内容”的原则,完善课程体系、充实教学内容、加强实践环节、设置专业特色课等措施,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成为适应区域林业发展特色的复合型人才。

2、科学设置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程

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中心进行课程设计,以夯实理论基础、强化实践环节、突出区域特色为原则,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为目标,对林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修订和完善,以满足学生就业、升学、个性发展的多元化需要。删除不符合当今林业发展需要的课程,而增设适应林业发展课程,合并内容重复或相近的课程,共删除原课程8门,合并课程7门,新增《会计基础与财务分析》等课程3门,增加授课内容课程2门。把专业课程优化成森林培育与经营、林木生长调控与遗传育种、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森林保护和林业经济管理五个课程群。使课程体系更能体现区域林业发展的需要。

3、在教学环节上强化实践性

专业建设小组通过分析与论证,对现有的实践课程体系进行了整合与优化,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专业课程实习由单一课程实习整合优化成课程群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提前一年开始,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毕业生产实习与林业生产项目结合进行。

4、吸收用人单位参与专业建设

为正确把握专业发展和教学改革方向,使林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更适合当前林业产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专业建设指导小组积极主动吸纳用人单位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区林业厅、广西林科院、区林业勘测设计院、派阳山林场、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管理局、金光集团APP、斯道拉恩索林业公司等林业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专家对林学专业的建设发展与人才培养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二)精品课程建设取得较好成效,带动全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

林学专业有一门专业基础课(森林生态学)获自治区级精品课程,3门专业主干课程(测树学、森林培育学、林木遗传育种学)获校级精品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极大地推动了林学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使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更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1、组建课程群教学团队,推进课程建设和改革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林学专业课程之间内容的联系与交叉不断增加,为适应这种变化趋势,林学专业根据课程间的关系组建课程群教学团队,推进课程建设和改革。各教学团队根据课程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和更新,删除课程中与相邻课程间重复内容和过时内容,增加本学科的新知识、新成果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技术,以及学科发展的动态与研究前沿等,使课程内容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和适用性。

2、坚持不懈地开展课程教学改革

林学专业共有森林培育学(一)、森林培育学(二)、经济林与果树栽培、林木遗传育种、测树学、森林经理学、森林生态学、植物学、3S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林业试验设计、植物生理学、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等12门课被列为校级教学改革课程。专业建设小组每学期选择1-2门课程作课程改革的经验交流。

3、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完成了森林培育学等17门基础专业课、专业课课件制作,占应修课程门数50 %;课内时数达624学时,占课内时数53.7 %,基本涵盖了林业专业的主要课程。

采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利用网络进行补充和答疑等多种方式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教材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教材建设方面,优、新教材使用率达100%,已出版或正在出版的主编、参编全国高校教材5部。

5、建立学生课程成绩综合评价体系

各课程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了学生成绩综合评价改革。如森林培育学对课程成绩评定进行了较大的改革,总成绩中课堂考勤和学习态度成绩占5 %,课堂讨论平均成绩占20 %,作业平均成绩占15 %,实验平均成绩占20 %,期末考试成绩占40 %。对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生产实践和科研可加分5~10分。

(三)实践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步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学生表现出有较强的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缩短毕业生就业后的工作适应期,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1、实行课程群综合实习,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和分析的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减少各课程单独实习往返的路程,节约时间、实习经费,将课程实习整合优化为林学专业基础综合实践课Ⅰ(树木学、植物学、土壤学、森林生态学)、林学专业基础综合实践课Ⅱ(昆虫学、病理学)、林木培育技术综合实践课(森林培育学、林木

遗传育种学、经济林与果树栽培学)、森林资源调查规划实习(森林经理学、测树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等四大课程群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综合实习。

2、建立和完善林学本科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林学系与相关单位共建设了广西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钦——冠黎合江林业实验示范园、星岛湖生态休闲旅游与林业科技综合试验示范园、桂中维林林业科技综合试验示范园、广西南宁市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珍贵优良树种区等12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产学研相结合完成毕业实习环节,保证毕业实习的质量

将林学专业的毕业实习结合广西重大林业生产实践活动中进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吃苦耐劳精神。为学生今后工作,尤其是进入林业企事业单位、管理部门、规划设计单位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1)林学2005级学生参加防城港森林资源二类调查;

2)林学2006级学生参加贵港港北区进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 3)林学2007级学生参加平果县、田东县进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 4)林学2006级、2007级、2008级到南宁市西乡塘区、江南区,玉林市福棉区、玉州区,马山县,环江县等地参加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4、设立林学专业创新实践项目,加强大学生能力培养。

林学专业在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国家级、校级创新实践项目,几年来获国家、校级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共12项,已有7项结题,《抗寒麻疯树种源的筛选》项目评为优秀。2008-2010年林学系设立了26项系级项目(每个创新项目由林学系支持经费1000-1500元),全系教师参与指导率100%,学生参与率45.6%。本科生有11人发表科研论文5篇。其中3篇为学生署名第一,1篇学生署名第四-第八,学生署名第五的1篇。

5、支持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林学系每年(2008-2010年)给学生5000元的活动经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组织林学院文艺晚会、林学系学生交流晚会、班级班报、“林学杯”勇夺奇巧兵、“林学杯”水果拼盘大赛,举办公务员考前培训班等,增强了学生集体观念、组织能力、协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四)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有明显提高

1、通过有计划地引进和安排中青年教师学习、深造,资深教师与年轻教师结对指导等措施,使中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特色专业建设期间,林学专业引进了博士一名、送美国进修1人,晋升教授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