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之运动生理学选择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之运动生理学选择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1267fea5ef7ba0d4a733bbf

绪论

1. 人体在一次练习、一次体育课或训练课所出现的暂时性功能变化称为( A )。

A、应激 B、反应 C、适应 D、兴奋 2.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称为(A )。

A、反射 B、反应 C、适应 D、应答 3. 由效应器回输到整和中枢的信息,称为( A )。

A、反馈信息 B、第一信号 C、第二信号 D、传入信号 4. 从控制论的角度出发,赛前状态所出现的各种机能变化,属于( B )的表现。

A、条件反射 B、负反馈调节 C、正反馈调节 D、前馈调节 5. 以下不属于机体基本生理特征的是(E )。

A、新陈代谢 B、应激性 C、生殖 D、适应性 E、反应性 6. 任何组织对刺激发生的最基本反应是( E )。

A、兴奋 B、分泌 C、收缩 D、物质代谢变化 E、电变化 7. 以下属于局部调节的是( C )。

A、毛细血管局部血流的恒定 B、自分泌调节 C、旁分泌调节 D、前馈调节 8. 引起组织兴奋,刺激不必满足的条件是(D)。

A、足够的强度 B、足够的作用时间

C、适宜的强度/时间变化率 D、组织处于良性兴奋状态 9. 运动生理学主要研究( D )。

A、运动训练引起的形态变化 B、运动训练引起的结构变化

C、运动训练引起的生物化学的变化 D、运动训练引起的机能变化及其调节 10. 组织对内外环境的变化可以发生反应的特性称为(D)。

A、兴奋 B、兴奋性 C、应激 D、应激性 11. 组织对刺激反应的表现形式为(D)。

A、兴奋 B、抑制 C、兴奋或抑制 D、电变化

第一章 肌肉收缩

1. 阈刺激值要求较低意味着该组织的兴奋性( B )。

A、越低 B、越高 C、不变 D、不确定 2. 强度-时间曲线是反映组织( A )的曲线。

A、兴奋性 B、收缩性 C、延迟性 D、机械变化 3. 固定刺激时间,改变刺激强度,刚刚引起组织兴奋的强度叫( B )。 A、时间强度 B、阈强度 C、阈上强度 D、阈下强度 4. 膜电位的特征是( B )

A、内正外负 B、外正内负 C、内外相等 D、不确定 5. 运动终板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为( C )。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 D、γ-氨基丁酸 6. 兴奋-收缩耦联过程的连接因子是( A )。

A、Ca2+ B、Na+ C、K+ D、Mg2+

7. 如果刺激强度不变,肌肉收缩时所需要刺激时间越长,该肌肉兴奋性越( B )。 A、高 B、低 C、不变 D、不确定 8. 肌肉等长收缩时该肌肉( B )。

A、作功并消耗能量 B、不作功但消耗能量

C、作功不消耗能量 D、不作功也不消耗能量 9. 肌肉收缩前适度拉长可增加( A )。

A、初长度 B、伸展性 C、兴奋性 D、粘滞性 10. 超过肌肉最适初长度,肌肉的收缩能力将( A )。

A、下降 B、不变 C、继续提高 D、不确定 11. 举重运动员爆发力强是因为快肌纤维比例高而且( A )。

A、Hb含量丰富 B、放电频率高 C、耐力时间长 D、肌肉中毛细血管密度高 12. 慢肌纤维比例高的运动员适合于从事( D )运动。

A、100米跑 B、跳高 C、10000米跑 D、长距离游泳 13. 肌肉是一种不完全弹性体这是由于(C )所致。

A、伸展性 B、收缩性 C、粘滞性 D、弹性 14. 神经冲动的传导( B )电流传导的衰减性。 A、具有 B、不具有

15. 有髓鞘纤维的神经冲动传导要(C)无髓鞘纤维。

A、等于 B、慢于 C、快于 D、不确定 16. 终板电位是一种( B)电位。

A、动作 B、去极化 C、兴奋性突触后 D、抑制性突触后 17. 在运动终板上乙酰胆碱的作用( C )。

A、持续较长时间 B、直到下一次冲动到来 C、很快被清除 D、一直持续 18. 终池Ca2+在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与( C )相结合。

A、肌凝(球)蛋白 B、肌纤(动)蛋白 C、原宁(肌钙)蛋白 D、原肌凝(球)蛋白 19. Ⅱa型肌纤维与Ⅱb型肌纤维具有不同特征,反映在( C )。 A、ATP酶活性高 B、收缩速度快 C、毛细血管丰富 D、Mb含量高 20. 肌电图所记录的是肌肉的( C )。

A、兴奋过程 B、收缩过程 C、兴奋-收缩过程 D、作功过程 21. 人体O2、CO2和NH3进出细胞膜是通过( C )。

A 、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入胞作用 E、出胞作用 22.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属于( C )。

A、主动转运 B、单纯扩散 C、易化扩散 D、入胞作用 E、吞噬

23. 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锋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 B )。

A、相对不应期 B、绝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24. 人工地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浴液中的K+浓度,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 A )。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E、先减小后增大

25. 人工增加细胞浸浴液中Na+浓度,则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幅度将( A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E、先减小后增大 26. 神经-肌肉接点处的化学递质是( D)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γ-氨基丁酸 D、乙酰胆碱 E、5-羟色胺

27. 当神经冲动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时,可引起接头前膜的(B)

A、Na+通道关闭 B、Ca2+通道开放 C、K+通道开放 D、Cl-通道开放 E、Cl-通道关闭 28. 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是( A )。

A、肌原纤维 B、肌小节 C、肌纤维 D、粗肌丝 E、细肌丝

29. 按照滑行理论,安静时阻碍肌纤蛋白同横桥结合的物质是( B )。 A、肌凝蛋白 B、原肌凝蛋白 C、肌钙蛋白I D、肌钙蛋白T E、肌纤蛋白 30. 在强直收缩中,肌肉的动作电位( B )。

A、发生叠加或总和 B、不发生叠加或总和 C、幅值变大 D、幅值变小 E、频率变低 31. 细胞膜组成中,分子数最多的是( A )。

A、糖类 B、脂质 C、蛋白质 D、糖脂 E、胆固醇 32. 膜内电位负值增大称为( C )。

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超极化 E、反极化

33. 与细胞膜流动性有关的因素是细胞膜中( )。

(1)脂质的熔点 (2)胆固醇的含量 (3)脂质脂肪酸的饱和度 (4)糖蛋白的含量 A、(1),(2),(3) B、(1),(3) C、(2),(4) D、(4) E、(1),(2),(3),(4)

34. 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与下列哪些功能有关( A )。

(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2)细胞膜的受体功能 (3)细胞膜的免疫功能 (4)细胞的变形或运动功能 A、(1),(2),(3) B、(1),(3) C、(2),(4) D、(4) E、(1),(2),(3),(4) 35. 关于易化扩散论述错误的是( )。

A、离子扩散需要特殊通道 B、属于主动转运一种形式 C、扩散时不需要能量 D、顺电-化学梯度转运 E、具有启闭的闸门特性

36. 兴奋的产生与传导的标志是(C)。

A、静息电位 B、局部电位 C、动作电位 D、阈电位 E、正后电位 37. 下列属于协同转运的物质是( )。

A、钾离子 B、钙离子 C、钠离子 D、葡萄糖 E、磷脂 38. 在运动终板处( C )。

(1)产生的终板电位即是肌膜的动作电位 (2)终板膜本身不产生动作电位

(3)终板电位与局部电位无共同之处

(4)终板膜上的离子通道是化学依从式通道 A、(1),(2),(3) B、(1),(3) C、(2),(4) D、(4) E、(1),(2),(3),(4)

39. 肌丝滑行的基本过程不包括( B )。

A、Ca2+与肌钙蛋白结合 B、兴奋向肌纤维深部扩步 C、肌动蛋白的位点暴露 D、ATP酶被激活 E、横桥扭动

40. 单次刺激间隔时间略短于骨骼肌单收缩的收缩期,肌肉出现(B )。 A、强直收缩 B、不完全强直收缩 C、单收缩 D、一连串单收缩 E、无反应

41. 动作电位的特点是( E )。

A、电位幅度高低与刺激强度有关 B、由K+外流形成 C、有总合现象 D、由Na+外流形成 E、具有全或无性质

42. 在强直收缩中,肌肉的动作电位( D )。 A、发生叠加和总和 B、幅值变大

C、频率变小 D、不发生叠加和总和

第二章 血液

1. 血液和淋巴液是属于( B )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2. 正常成年男子红细胞平均值为( C )个/mm3。

A、380万 B、 460万 C、500万 D、600万 3. 正常女子红细胞平均值为( B )个/mm3。

A、380万 B、420万 C、460万 D、480万 4. ( B )和( C )属于等渗溶液。

A、9%NaCl B、0.9%NaCl C、5%葡萄糖 D、0.5%葡萄糖 5. 血浆渗透压主要是由( A )组成的。 A、晶体渗透压 B、胶体渗透压

6. 通常以每100ml血浆中( B )的含量来表示碱贮备量。

A、NaH2PO4 B、NaHCO3 C、H2CO3 D、KHCO3 7. 登山运动员血液粘滞性增大是因为( C ),长跑引起体内血液粘滞性加大是因为(B )。 A、血浆蛋白增多 B、血液浓缩 C、红细胞增多 D、白细胞增多 8. 人体体液占体重的( D )。

A、30-40% B、40-50% C、50-60% D、60-70% 9. 血浆占体重的( C )。

A、1% B、3% C、5% D、8% 10. 每公斤体重的血量成人比幼儿( B ),男子比女子( A )。 A、多 B、少 C、相同 D、不确定 11. 正常人血浆中pH值约为( B ),呈( E )。

A、7.15-7.25 B、7.35-7.45 C、7.55-7.65 D、弱酸性 E、弱碱性 12. 如果血液中出现大量网织红细胞,说明红细胞生成( B )。 A、不足 B、亢进 C、平衡 D、不确定 13. 血细胞是在(B)部位生成的。

A、肝脏 B、骨髓 C、肾脏 D、脾脏 14. 经过抗凝处理后的血液液体部分称为(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