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用)山东省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精练(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课标通用)山东省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精练(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132773d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f7

古代诗歌阅读(一)

1.(2019邹城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9分)

菩萨蛮 舒 亶

楼前流水西江道,江头水落芙蓉老。画鼓叠凉波,凭栏颦翠娥。 当年金马客,青鬓芦花色。把酒感秋蓬,骊歌半醉中。

[注] ①金马:官署门旁有铜马,故曰“金马”。②秋蓬:秋季的蓬草因枯易飘,故喻漂泊不定。③骊歌:告别的歌。

(1)下列对本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前两句描写了江水悠悠流去,水边飘荡着老去的芙蓉花瓣的景象,起到渲染氛围的作用,奠定了感伤的基调。

B.“画鼓叠凉波,凭栏颦翠娥”,一动一静,有景有人,画面的层次感强,而“凉、颦”又让画面的情调更突出。

C.本词上阕写景下阕写情,这是由实到虚又虚实结合的写法;而抒写的情感又衬托了眼前实景的感伤之色。

D.词中撷取流水、老芙蓉、画鼓、凉波、翠娥、青鬓、芦花、秋蓬、骊歌等意象,全着冷色调,全词意脉贯通。

(2)本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答:

答案 (1)C

(2)①当年满头黑发、春风得意的金马客如今却双鬓斑白,表达了年华易逝的伤感;②作者自比秋蓬,蕴含着自己漂泊不定的辛酸之情;③听着别离的歌曲,作者借酒浇愁,表达了即将分别时的不舍与哀伤。

2.(2019曲阜一中期中)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题目。(9分)

八 尺 顾炎武

八尺孤帆一叶舟,相将风水到今秋。 曾来白帝寻先主,复走江东问仲谋。 海上鱼龙应有恨,山中草木自生愁。 凭君莫话兴亡事,旧日长年已白头。

[注] ①八尺:地名,在今江苏吴江。又形容为八尺孤帆。②顾炎武(1613—1682),明末清初思想家。本诗作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描写出一个苍远悲愁的场景,这叶孤帆犹如飘零无依的诗人。

②①

B.颔联写诗人驾着孤帆来白帝访刘备,下江东问孙仲谋,采用了虚写的手法。 C.颈联写海上的鱼龙、山中的草木,寄托着作者心中绵绵的愁绪和遗恨。 D.本诗沉郁深厚,感慨兴亡,悲沉苍凉中带着一些激越之感。 (2)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6分)

答: 答案 (1)D

(2)①家国沦亡以后凄惶悲伤、飘零无依的心情;②在明末清初动荡中诗人不屈从命运安排、期望挽救衰颓国势的民族情感;③往事不堪回首、旧日的希望只换来鬓发斑白的深挚的悲痛。 3.(2019淄博一中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9分)

重展西湖

[注]

二首(其一)

宋 庠

绿鸭东陂已可怜,更因云窦注西田。 凿开鱼鸟忘情地,展尽江河极目天。 向夕旧滩都浸月,过寒新树便留烟。

使君直欲称渔叟,愿赐闲州不计年。

[注] 西湖:河南许昌城里一个占地百余亩的大湖。西湖原分东西两半,中间以横堤相隔。皇祐年间,宋庠贬官知许州,兴工疏浚了西湖,并凿断横堤,使东西相通,连成一片。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首句中,“绿鸭”即“鸭绿”的倒文,往往用来形容绿色。“东陂”指西湖的东半。这句的意思是说,东半湖绿波荡漾,十分惹人喜爱。

B.第二句“更因”承接上文,诗人借用“云窦”比喻从横堤上凿开的孔穴中滚滚流出的湖水,描写了东西两半湖连成一片的景象。

C.颈联中“都浸月”生动地写出了水波浩渺、水月交辉之状。一个“烟”字,描写出了迷蒙的夜色。 D.这首诗在艺术上颇有特色。全诗寓情于景,通过鲜明生动的意象,表达丰富的感情,自然而含蓄,使读者回味无穷。

(2)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 答案 (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