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教育的公平性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试论中国教育的公平性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13ce70b763231126edb11f0

华南理工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

试论中国教育的公平性

学 生 : 学 号 : 年 级 : 专 业 : 指导老师 :

2011年4月23日

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的观念源远流长,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理念。从历史上看,古希腊的大思想家柏拉图最早提出教育公平的思想,亚里士多德则首先提出通过法律保证自由公民的教育权利。在两千年前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也提出“有教无类”的朴素教育民主思想,而我国自古代隋朝建立的科举考试制度同样也体现了一种教育公平的理念。教育公平是教育发展的目标追求,随着我国教育大众化,教育公平问题不但没有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而得到有效的解决,而且还有不断凸现的趋势,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鉴于此,研究如何实现教育公平的对策和措施,是当前社会现实提出的迫切要求,对于推动我国教育健康发展、和谐社会的顺利实现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教育,教育公平,对策,措施,和谐社会

目录:

第一章:教育公平 第二章:教育公平的意义

第三章:中国教育存在的不公平现象 第四章:分析中国不公平现象的原因 第五章:促进中国教育公平的对策 第六章:总结

第一章 教育公平

通过历史分析,我们可以这样界定教育公平: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这里所说的“合理”是指要符合社会整体的发展和稳定,符合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和需要,并从两者的辨证关系出发来统一配置教育资源。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共同纲领》便确定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体现了新中国重视社会公平、教育公平的基本价值。不仅是在中国,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也致力于寻求教育公平,18世纪末,教育公平的思想已在一些西方国家转化为立法措施,在法律上确定了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平等机会。

教育公平拥有多重含意,从教育实践主体来看,教育公平可分为学生公平与教师公平。学生公平是指对待和评价学生公平与否的问题;而教师公平则是指对待和评价教师公平与否的问题。从教育活动过程来看,可分为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起点上的公平是指每个人不受性别、种族、出身、经济地位、居住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均有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过程公平是指教育在主客观两个方面以平等为基础的方式对待每一个人。结果公平即教育质量平等。从教育公平的结果是根据一定的公平原则进行操作而产生的这一角度来看,教育公平可分为原则的公平、操作的公平和结果的公平。教育公平原则是教育结果公平的前提条件,操作的公平需要把操作的步骤合理化,固定下来,形成公平的程序,还需要各种形式的监督机制、监督机构及配套的技术手段,进而保障结果的公平。从是否把教育实践的主体看作存在着差异,教育公平可分为同质的教育公平和差异的

教育公平。同质的教育公平是指忽略人人之间的差异,用同一的教育公平原则指导实际的教育活动。而差异的教育公平认为每个人都是各不相同的。从实存与观念的角度来看,以上我们所谈的都是实存公平,除此之外,教育公平还有一种观念层次的公平,它是对实存公平的一种主观反映,是对实存公平的一种价值判断,主要表现为一种教育公平感,即对公平问题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

第二章 教育公平的意义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颁发的教育规划纲要,鲜明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这在我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继承发展,体现了对我们党教育工作实践的深刻总结和对现代教育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重大理论贡献,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建设和谐社会就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做到这几个统筹,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支柱,而教育公平是一个重要的条件,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石

第三章 中国教育存在的不公平现象

中国教育大体上存在几大不公平现象,具体说来就是:城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