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份试卷合集】杭州市2019-2020学年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3份试卷合集】杭州市2019-2020学年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14c8b37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7b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Ⅱ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冷凝管所起的作用为导气和________,Ⅳ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关闭K2、开启K1和分液漏斗活塞,滴加苯和液溴的混合液,反应开始。Ⅲ中小试管内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说明苯与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结束后,要让装置Ⅰ中的水倒吸入装置Ⅱ中以除去装置Ⅱ中残余的HBr气体。简述如何实现这一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纯净的溴苯是无色油状的液体,这个装置制得的溴苯呈红棕色,原因是里面混有______________,将三颈烧瓶内反应后的液体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就可得到较纯净的溴苯。①用蒸馏水洗涤,振荡,分液;②用__________洗涤,振荡,分液;③蒸馏。 四、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3.(8分)已知A是一种金属单质,B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且焰色反应呈黄色;D、F相遇会产生白烟。A、B、C、D、E、F间有如下变化关系:

(1)写出A、B、C、E的化学式: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E__________。

(2)写出E→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写出B→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F在空气中遇水蒸气产生白雾现象,这白雾实际上是________。 五、综合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4.(10分)按要求回答问题:

(1)以 Fe 和 Cu 为电极,稀 H2SO4 为电解质溶液形成的原电池中: ①H+向______极移动(填“正”或“负”)。

②电子流动方向由_____极流向______极(填:“正”、“负”)。

③若有 1mol e 流过导线,则理论上负极质量减少______g。

④若将稀硫酸换成浓硝酸,负极电极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甲烷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清洁电池,它用 KOH 做电解质。则负极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 (3)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 2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N(g)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bM(g)+cP(g),M、N、P的物质的

①反应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比为 a∶b∶c=____。

②1 min 到 3 min 这段时刻,以 M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 ③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 A 反应中当 M 与 N 的物质的量相等时 B P 的质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C 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D 单位时间内每消耗 a mol N,同时消耗 b mol M

E 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F.M 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解析】 【详解】

A.乙烯为平面结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故A正确; B.烯烃分子中碳原子之间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误;

C.乙烯为平面结构,碳氢键之间的夹角约为120°,故C正确; D.乙烯分子中所含有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故D正确;答案为B。 2.D 【解析】

试题分析:A、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错误;B、氢氧化钠是强碱,属于离子化合物,错误;C、氢气是单质,不是化合物,错误;D、HCl分子中,H与Cl原子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形成极性键,所以是含有

,其结构简式为CH2=CH2,故B错

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化合物类型、化学键类型的判断 3.B

【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性质。

详解:乙醇含有羟基、乙酸含有羧基,乙酸乙酯含有酯基,都可发生取代反应,A正确;乙烯和丙烯的分子式不同,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丙烯分别充分燃烧,所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丙烯多,B错误;芳香族化合物是指含有苯环结构的物质,芳香族化合物大部分都没有香味,但有刺激性气味,C正确;石油裂化的目的是获得轻质的液体燃料,裂解的目的是获得短链的气态烃,都是将长链烃转化为短链烃,D正确。 故选B。 4.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晶体硅能导电,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与熔点高硬度大无关系,A不正确; B、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能与酸反应生成铝盐和水,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B正确; C、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张,与其稳定性无关系,C不正确;

D、氧化铁是红棕色粉末,可用于制作红色涂料,与是否能与酸反应无关系,D不正确,答案选B。 5.D 【解析】 【详解】

A、根据反应式可知,放电时消耗溶剂水,因此氢氧化钾溶液的密度增大,A不正确;

B、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放电时K+向正极NiO(OH)区移动,B不正确; C、充电可以看做是放电的逆反应,所以充电时原来的正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做阳极,电极反应式为Ni(OH)2-e-+OH-=NiO(OH)+H2O,因此充电时Ni元素被氧化,C不正确;

D、充电时Cd(OH)2是阴极,得到电子,电极反应式为Cd(OH)2+2e-=Cd+2OH-,所以充电时阴极附近的pH增大,D正确; 答案选D。 6.B

【解析】分析:A. 先用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制备乙醇,然后用乙醇氧化后生成乙酸,乙醇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乙酯;B.矿物油是以烃类为主要成分,不溶于氢氧化钠,也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矿物油中加入NaOH溶液出现分层现象,而植物油属于酯类,在氢氧化钠溶液作用下水解生成可溶性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所以植物油中加入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不分层,因此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

鉴别矿物油和植物油;C.乙烷和新戊烷的二氯代物有2种,丙烷的二氯代物有4种,正丁烷的二氯代物有6种,异丁烷的二氯代物有3种;D.由于酸性的KMnO4或K2Cr2O7溶液都具有强氧化性,而乙烯、乙醇、葡萄糖都具有还原性的官能团,即C=C、-OH、-CHO,所以都能反应;

详解:A.用乙烯为原料制备乙酸乙酯时,先用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制备乙醇,然后用乙醇氧化后生成乙酸,乙醇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乙酯,故A正确;

B.矿物油是以烃类为主要成分,不溶于氢氧化钠,也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矿物油中加入NaOH溶液出现分层现象,而植物油属于酯类,在氢氧化钠溶液作用下水解生成可溶性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所以植物油中加入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不分层,因此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鉴别矿物油和植物油,故B错误;

C.乙烷和新戊烷的二氯代物有2种,丙烷的二氯代物有4种,正丁烷的二氯代物有6种,异丁烷的二氯代物有3种,故C正确;

D.由于酸性的KMnO4或K2Cr2O7溶液都具有强氧化性,而乙烯、乙醇、葡萄糖都具有还原性的官能团,即C=C、-OH、-CHO,所以都能反应,故D正确; 故本题选B。

点睛:注意异丁烷的二氯代物有3种,但二氯代物有3种的烷烃不是只有异丁烷,如(CH3)3C-C(CH3)3的二氯代物也是三种,所以该烃分子中碳原子数可能是4。 7.C 【解析】

考查海水的综合的用于。常温下呈液态的是溴单质,答案选C。 8.D 【解析】 【分析】

比较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可根据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弱、氢化物的稳定性等角度判断。 【详解】

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根据反应Cl2+2I﹣=2Cl﹣+I2,说明氯气的氧化性大于I2,元素的非金属性Cl大于I,选项A能说明;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氯化氢比碘化氢稳定,可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碘元素强,选项B能说明;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酸性:HClO4>HIO4,可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碘元素强,选项C能说明;

D.酸性:HClO3>HIO3,不能说明非金属性Cl>I,因为两种酸不是最高价含氧酸,选项D不能说明。 答案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