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二类医疗技术申报表格(模板)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3.0 二类医疗技术申报表格(模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152ded9dd88d0d232d46a02

五、开展本项目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方案 1. 目的、意义 1.1经皮胃造瘘术: 在内镜引导下经上腹壁进行胃造瘘术是为了维持机体长期为高营养需要所采取的替代疗法,适合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长期吞咽困难或进食困难而胃肠功能正常者. 意义:内镜经皮胃造瘘术是一项内镜介入治疗手术,是完全胃肠高营养的替代疗法,其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与完全静脉营养比较其价格不贵且能满足机体长期高营养的需要,并避免了经鼻腔插胃管引起的鼻腔不适及粘膜糜烂,与外科胃造瘘术比较因不需切开腹壁和打开胃腔,所以安全度高,术后并发症少。 1.2胆道、消化道支架植入术: 消化道支架植入术用于治疗食管贲门部狭窄,少数为幽门、十二旨肠及结肠狭窄,一般对于恶性狭窄,扩张后将支架置人狭窄部位,可取得较长期缓解的效果。食管狭窄-特别是恶性肿瘤造成的食管狭窄,用球囊扩张术虽然可取得一定效果,但肿瘤生长很快又会造成食管阻塞。若食管狭窄伴发食管-气管瘘,禁忌单纯球囊扩张治疗。90年代初国内开始使用支架治疗食管癌引起的食道狭窄,短期效果明显。该方法具有创伤小、疗效高、风险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为晚期食管癌治疗开创了一条新路。 2. 实施方案 2.1经皮胃造瘘术: 常规方法进胃镜,利用胃镜光源确定穿刺点,常规皮肤消毒、铺巾、局麻,切开皮肤,以16号套管针垂直刺入胃内,拔出针芯,送入环形导丝;插入圈套器,套紧环形导丝,与胃镜一起退出将拉出口腔的环形导丝与造瘘管末端的环形导丝呈 “8”字型环扣套牢,牵拉腹壁侧的环形导丝,将造瘘管经口腔、食管、贲门到达胃内,由腹壁造瘘口拉出,再进镜,观察造瘘管头与胃壁接触是否合适,固定造瘘管及连接头。 2.2胆道、消化道支架植入术: 拟行消化道支架植入术,如食管支架植入术应先行胃镜检查了解食管狭窄原因,狭窄部位、长度,过度狭窄患者还需采用内镜下激光或微波治疗、高频电刀切割以及内镜下扩张器扩张等方法,扩张后再将支架植人狭窄部位。

13

六、该项目的基本概况 1.国内外应用情况(包括该项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时间、范围、例数及获得相关监督管理部门的准入情况) 1.1经皮胃造瘘术: 经皮胃造瘘术,简称(PEG),是一种无需开腹只需在胃镜引导下进行的”牵引式”胃造瘘术。它集无需开腹,操作容易,胃饲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经济有效,护理方便等诸多优点于一身,是一种对人体损伤性较小的微创手术。我对于那些需要长期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如:口腔、颜面、咽、喉肿瘤或手术及放疗后患者张口困难;外伤或食管肿瘤造成病人进食困难;各种神经系统疾病(例如多发性脑梗塞,急性中风等)导致长期丧失吞咽功能,不能经口或鼻饲喂养;食道穿孔、食道-气管瘘致进食困难等。均具有显著功效。我过九十年代广泛开展此项技术,我科自2000年开展此技术以来,以完成近100例手术,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1.2胆道、消化道支架植入术: 80年代出现了镍钛合金网状食管支架,其简便的操作、良好的自膨能力得到了临床医生的认可。近年来随着覆膜支架、防反流支架和可回收支架等新型食管支架的出现,进一步扩大了食管支架的应用范围,特别是对于良性食管狭窄和各种食管瘘口的治疗解决了许多难题,取得了显著效果。该方法具有创伤小、疗效高、风险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目前,该方法被广泛用于治疗消化道狭窄和各种食管瘘口。 2.适应证 2.1经皮胃造瘘术: 2.1.1良性疾病 (1)上消化道:术后吻合口狭窄、腐蚀性食管炎、医源性狭窄(憩室切除术后、镜下粘膜切除术后、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治疗后、放疗后瘢痕狭窄)、食管蹼、消化性溃疡瘢痕狭窄、贲门失弛缓症。 (2)下消化道:术后吻合口狭窄、炎症性肠病、憩室炎(特别是左侧结肠)、痔核切除术后等。 2.1.2恶性疾病 (1)上消化道:食管癌、贲门癌、胃窦癌;肺癌及恶性淋巴瘤等淋巴结转移导致外压性食管狭窄。 (2)下消化道:结肠癌、直肠癌、肿瘤转移所致的直肠狭窄 2.2胆道、消化道支架植入术: 2.2.1.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吞咽困难; 2.2.2.脑卒中、脑外伤、植物人; 2.2.3.头颈部肿瘤放疗或手术前后; 14

2.2.4.呼吸功能障碍作气管切开者; 2.2.5.食管穿孔、食道吻合口漏; 2.2.6.腹部手术后胃瘫、胃肠郁积者; 2.2.7.重症胰腺炎、胰腺囊肿、胃排空障碍者 2.2.8.胃肠减压的同时经空肠营养管供给营养。 3.禁忌证 3.1.经皮胃造瘘术: 3.1.1.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3.1.2.胃壁静脉曲张 3.1.3.胃壁静脉曲张 3.1.4.无胃 3.1.5.急腹症 3.1.6.存在不能行胃癌检查的疾病 3.1.7.腹水 3.1.8.腹膜透析 3.1.9.不能从腹壁卷到透光点 3.1.10.胃次全切除术后 3.1.11.腹部局部皮肤感染 3.2.胆道、消化道支架植入术: 3.2.1.急性心肌缺血、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心肺功能不全; 3.2.2.消化道急性穿孔; 3.2.3.狭窄部位有活动性溃疡; 3.2.4.患者不能配合。 4.不良反应 4.1.经皮胃造瘘术: 4.1.1切口感染、造瘘管滑脱移位、造瘘口旁渗漏、造瘘管堵塞、切口血肿等。伤口感染较多见。 4.1.2严重并发症包括:出血、误吸、腹膜炎、内垫综合征、胃瘘等。 4.2.胆道、消化道支架植入术: 4.2.1.出血; 4.2.2.穿孔; 4.2.3.感染。 15

5.技术路线(包括技术方法、所采用的仪器设备及技术的科学性、可操作性等) 5.1.经皮胃造瘘术: 利用胃镜在胃体前壁中下部定位后;腹壁定位点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腹壁穿刺引入导丝线,牵引置入胃造瘘管,固定造瘘管头与胃壁的位置,球囊注入3ml无菌生理盐水,造瘘管固定。与完全静脉营养比较其价格不贵且能满足机体长期高营养的需要,并避免了经鼻腔插胃管引起的鼻腔不适的粘膜糜烂,与外科胃造瘘术比较因不需切开腹壁和打开胃腔,所以安全度高,术后并发症少。 5.2.胆道、消化道支架植入术: 行消化道支架植入术(如食管支架植入术)的操作方法为:操作前应先行胃镜检查了解食管狭窄的病因、种类、位置及长度,以便选择可覆盖狭窄段的食管支架(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覆膜支架或费覆膜支架),严重狭窄的病例还需行探条扩张后再行支架植入术。支架的植入应在X线透视下进行,并在合适的位置释放支架。 6.质量控制措施 6.1.经皮胃造瘘术: 6.1.1穿刺点定位在胃体前壁中下部; 6.1.2腹壁局麻效果要好,以免引起患者疼痛影响手术; 6.1.3腹壁切口不宜过大;以免管周漏液; 6.1.4术后适当应用抗生素和止血剂。 6.2.胆道、消化道支架植入术: 支架的成功植入应了解狭窄的病因、种类、位置及长度,并选择可完全覆盖狭窄段的支架,在植入后支架完全舒展覆盖狭窄段或瘘口。 7.疗效判定标准和评估方法 7.1.经皮胃造瘘术: 7.1.1造瘘管固定良好; 7.1.2球囊注水通畅; 7.1.2造瘘管周无漏液; 7.2.胆道、消化道支架植入术: 7.2.1内镜下检查,支架完全覆盖狭窄段或肿物; 7.2.2患者临床症状得于缓和改善;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