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勤学早九年级数学(下)第26章《反比例函数》单元检测题(月考一)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5. 勤学早九年级数学(下)第26章《反比例函数》单元检测题(月考一)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156fdb3f7ec4afe05a1df97

25. 勤学早九年级数学(下)第26章《反比例函数》单元检测题(月考一)

(测试范围:第26章全章内容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是我们学过的反比例函数图象,它的函数解析式可能是(B) A. y=x B. y=

243 C. y= - D. y=2x xx

2.已知反比例函数y=

k的图象经过(1,-2).则k的值是(B ) x11A .2 B.-2 C. D. -

223.(2015高邮)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3),则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一定经过点( A )

A.(2,-3) B. (-2,-3) C. (2,3) D. (-1,-6)

4.已知甲、乙两地相距S(km),汽车从甲地行驶到乙地,则汽车行驶的时间t(h)与行驶速度v(km/h)的函数关系图像大致是( C)

5. 如图,A是反比例函数y=

k的图象上的一点,AB⊥x轴于点B,且?ABO的面积是3,则k的值是( C) xA. 3 B.-3 C. 6 D.-6

6. 正比例函数y=6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6的图象的交点位于( D ) x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一、三象限

1

7. 已知反比例函数y=

1,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D ) xA. 图象经过点(-1,-1) B.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C.当x>1时,0<y<1 D.当x<0时,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8. 如图,正比例函数y=x与反比例函数y=

1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BC⊥X轴于点C,则△ABCx的面积为( A)

A. 1 B. 2 C. 1.5 D. 2.5

9.(2015武汉)在反比例函数y=

1?3m图像上有两点A(x1,y1),B(x2,y2),x1<0<x2, xy1<y2,则m的取值范围是( B)

A. m>

10. 如图,反比例函数y=

1111 B. m< C. m≥ D. m≤ 3333k(x<0)的图像经过点A(-1,1),过点A作AB⊥y轴,垂足为B,在yx轴的正半轴上取一点P(0,t),过点P作直线OA的垂线l,以直线l为对称轴,点B经轴对称变换得到的点B′在此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则t的值是( A )

A.

1?51?5?1?5?1?5 B. C. D. 2222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若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位于二、四象限,则它的解析式可能是 .(写出一个即可)(y= -

1) x2

12. 如果p1(1,y1)和p2(2,y2)在反比例函数y=

1的图像上,那么y1___y2 (填“>”“<”x或“=”). (>)

k的图像经过点A(-2,3),则当x= -3时,y= . (2) xk?114. 若反比例函数y=的图像位于第二、四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 . (k<1)

x13. 已知反比例函数y=

15. 如图,过点P(4,3)作PA⊥x轴于点A,PB⊥y轴于点B,且PA、PB分别与某双曲线上的一

支交于点C,点D,则AC:BD的值为 . (3:4)

16. 如图,点A在双曲线y=

k23(x>0)上,点B在双曲线y=上(x>0)(点B在点A的右侧),

xx且AB∥x轴,若四边形OABC是菱形,且∠AOC=60°,则k= . (63)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 (本题8分)反比例函数y=

k的图像经过点A(2,3) x(1)求k的值;

(2)请判断点B(1,6)是否在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并说明理由。 解:(1)k=6 (2)在。

18.(本题8分)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1?kx?b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y2?和B(-4,m)两点. (1)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2)直接写出△AOB的面积 .

a的图像交于A(2,4)x 3

解:(1)y1?x?2; y2?

8 (2)6. xm?5交于点P(-1,n). xm?5上,比较y1, y2的大小. x19.(本题8分)已知直线y= -3x与双曲线y=(1)求n,m的值;

(2)若点A(-3,y1),B(-1,y2)在双曲线y=解: (1)n=3,m=2

(2)∵m-5=-3<0,∴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又∵A(x1,y1),B(x2,y2)

在双曲线y=

20.(本题8分)如图,直线y=mx与双曲线y?(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计算线段AB的长.

m?5上,且x1<x2<0,∴y1<y2 xk相交于A、B两点,A的坐标为(1,2). x

解:(1)把A(1,2)代入y?

k2 得:k=2,∴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xx (2)过A作AC⊥x轴于C,∵A(1,2),∴AC=2,OC=1,由勾股定理得:AO=22?12=5,

同理求出OB=5,∴AB=25.

21.(本题8分)如图,点B(3,3)在双曲线y?k4(x>0)上,点D在双曲线y??(x<0) xx上,点A和点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且点A,B,C,D构成的四边形为正方形.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