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上知识点整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中国古代文学上知识点整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16bb8b8caaedd3382c4d3cd

表现:

诗:创作达到巅峰,数量多,质量高,李白杜甫等大家辈出。 文:作家作品数量均超前代顶峰,古文运动兴起。 小说:唐传奇,叙事完整,情节曲折。

? 54.唐诗发展的分期及每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唐诗发展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初唐诗(高祖至开元前618-713),盛唐诗(开元至代宗大历初713-766),中唐诗(大历初至穆宗长庆766-824),晚唐诗(长庆至昭宣帝天佑末824-907)。

特点:初唐诗,清除齐梁艳体,糅合南北诗风,恢复风雅兴寄。盛唐诗,蓬勃向上,自由浪漫;关怀现实,追求理想;襟怀阔大,视野开阔;情景交融,气象雄浑。中唐诗,元白韩孟,力求新变;为时为事,务去陈言;低回伤感,气骨衰颓。晚唐诗,构思细密,造语绮丽,意象朦胧,含蓄幽深。

? 55.唐诗发展四分法的提出

最早由明人高棅(bing3)《唐诗品汇》提出。 初唐文学

? 56.初唐文学的基本发展脉络,每个阶段的代表作家与诗歌创作的主要进展

初唐文学大致分为三期,前中后三个三十年。前(高祖 武德-太宗 贞观末),中(高宗 永徽-高宗 调露),后(高宗 调露-睿宗 景云)

初唐前期:(1)太宗及群臣文人,唐太宗,虞世南,魏征 。风格为齐梁诗风的延续与新变。题材方面,应制、咏物、游宴、追忆征战,绝少女色声情。声辞讲究声律与词采。格调由艳丽转向雍容,由纤弱转向壮大。

(2)王绩 唐代归隐,题写山水田园景色独具特色。风格真率萧散,朴野疏淡。

初唐中期:(1)上官仪:多新奇的意象,少浑融意境;高宗武后诗坛唯美主义,形式主义诗风代表;上官体:唐诗史上第一个以诗人命名的诗体,刻画精微、对仗严整、用典精工、声律和美。

(2)上官婉儿 通晓文辞,文学鉴赏能力非凡,代表统治阶层对文学鉴赏的最高发言权。 (3)“初唐四杰”王杨卢骆 ,改革文风,独树一帜。

内容题材:由应制、咏物等宫廷内容转为广阔的江山社会 浓郁真诚的个人情感; 艺术风格:由纤巧细弱壮大刚健;

青春唐朝 :积极刚健的人生态度 朝气蓬勃的精神力量。

初唐晚期:陈子昂:高举诗歌改革大旗的诗人,强调文学应当体现文人的忧患意识,体现对社会普世人生的关怀,借此呼唤士阶层精神的回归。

“风骨莫传” 以 建安、正始文学为传统

强烈的感情和 壮大 的气势 以 《 诗经 》 风雅比兴精神为传统

“兴寄都绝” “兴”就是兴发感动,有感而 作

“寄”就是有所寄托 ,有为 而作

诗歌要关心 现实 、 政治 、 家国,讽 谕 寄托 、指陈时弊、抒写思考

最终追求: “ 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

由文学艺术的变革到文学精神的变革 ,强调个人之情的抒发,突出表现胸怀天下、奋发有为的刚健精神,追求诗美的前提下文学的世用价值。 ?57. “初唐四杰”

初唐中期诗坛武后朝中下层文人的杰出代表,四人分别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少有才气功名心盛,却沉沦下僚命途多舛;改革文风独树一帜,但被时人诟病,身后萧条。对唐代诗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内容题材:由应制、咏物等宫廷内容转为广阔的江山社会 浓郁真诚的个人情感;艺术风格:由纤巧细弱壮大刚健;青春唐朝 :展现积极刚健的人生态度, 朝气蓬勃的精神力量。在初唐到盛唐诗风转变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杜甫评“四杰”“王杨卢 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 流”,如何理解这一评价,请说明“四杰”对振起有唐一代诗风作出了怎样的贡献。(参考上面)

唐初齐梁宫体诗的影响仍然延续,初唐四杰所作诗篇背离宫体,为当时人所不屑。

王勃:洗去齐梁靡靡之音,拥有广阔的胸怀与宏大的气象,善于用意象传达情感,才力充沛,气力壮大。“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山中》“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滕王阁诗》

杨炯:指出当时文坛弊病:初唐文学风格奢靡绮丽,“骨气都尽,刚健不闻”,与唐朝雍容大气的气质不符。山水行游与边塞从军都写得很有气魄。《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卢照邻:《长安古意》极其铺陈而神采飞动;情思奔腾跳跃,音韵圆美流转;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形象美与声韵美的完美结合。

骆宾王:主要题材为抒写身世遭逢之感和建功立业的抱负,擅长七言歌行。《在狱咏蝉》结合自己的身世遭遇,托物见志,孤微不平之气溢于言表。“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总体看来,四杰还未能完全摆脱齐梁以来绮糜文风的影响,但他们拓宽了诗歌的表现领域,增强了诗歌的感情力量。初唐四杰开辟了盛唐诗歌的声律、风骨、兴象皆备的诗美。在初唐到盛唐诗风转变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8. 律诗

初唐晚期诗坛中成型的相对于“古诗”的一种对格律有着严格要求的诗体。常见类型有五律和七律。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南朝时追求声韵的永明体产生,唐兴 ,对“清音”完美化的追求成为有唐一代诗歌艺术发展的首要目标。在 律诗 的定型过程中 , 作出过重要贡献的诗人有 “文章四友”: 李峤、苏味道、 崔融 、杜审言;“ 沈宋 ” :沈佺期、宋之问。 59. 陈子昂的文学革新观点(见56题)

? 名篇背诵:虞世南《蝉》、王绩《野望》、王勃《滕王阁诗》、《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盛唐文学

? 60.请了解盛唐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开天时期—— 唐王朝的黄金时期

(1)玄宗为政 初期,政治稳定,吏治清明。 “官不滥升,权不虚授 ”( 《唐会要》)

“开元之盛,所置辅佐,皆得贤才 ?? 朝多君子,信太平基欤!”( 《 新唐书 》 一二七)

(2)玄宗为政 初期 农业

广修水利 , 仓廪丰实,人口增殖,九百万。 (3)商业发达,财力强大

《 太平广记 》 : “ 臣以绢一匹系陛下南山树, 南山树尽 ,臣绢未尽。” 杜甫 《 后出塞 》 : “ 云帆转辽海, , 粳稻来东吴。 ? 61.“盛唐气象”

盛唐气象是一个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指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明清诗论家常把雄壮、浑厚二者(有时合称雄浑)作为盛唐诗歌的风貌特征,并称之为盛唐气象。如果不局限于诗歌,盛唐气象亦是指盛唐的社会风貌,总体上为雍容大度,可以从90多米高、劈山而建的乐山大佛,泰山日观峰摩崖石刻,一片云烟的张旭狂草和刚正有力的颜真卿榜书大字,以及浓墨重彩雍容典雅的绘画和乐舞中体现出来。 ?62. 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的形成及其原因 田园诗: 以 陶渊明 为宗 初唐诗 人王绩 山水诗: 以谢灵运为宗 谢眺 庾信 张九龄 张说 山水与田园结合,形成山水田园诗。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原因:第一,与唐代文人的隐逸风气有关。

读书科考

隐居求名 心态宁静 观照山水 情景融合 超脱世俗 隐居适志

第二,佛道思想的沾溉与 影响。

《坛经》所云:“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虚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 ?63. 举例说明王维“诗中有画”的风格特点 (1)设色 色彩明丽, 相映成趣。

日落江湖白 , 潮来天地青 。 ( 《 送邢桂州 》)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积雨辋川庄作》 ) (2)线条 线条灵动 , 布置精妙。

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 。 ( 《 使至塞上 》 )

横贯大漠边缘的地平线-水平线,蜿蜒曲折的长河-曲折线,孤烟直-垂直线,落日圆-圆 (3)层次 远近高低 , 错落有致

白水明田外 , 碧峰出山后 。 ( 《 新晴晚望 》 )

万壑树参天 , 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 , 树杪万重泉 。 ( 《 送梓州李使君 》 (4)视角 俯仰纵深 , 富有层次 《 终南山 》

太乙近天都 (高远), 连山到海隅(平远) 。 白云回望合 , 青霭入看无 。 分野中峰变 , 阴晴众壑殊(深远) 。 欲投人处宿 , 隔水问樵夫 。 用 诗 的语言同时 表现“三远” 景色的范例。

(5)艺术感染力 如在目前 ,如入画境:色彩美、线条美、构图美;精致、明秀

《 山中 》 《 书事 》

荆溪白石出 , 天寒红叶稀 。 轻阴阁小雨 , 深院昼慵开 。 山路 元无雨 , 空翠湿人衣 。 坐看苍苔色 , 欲上人衣来 。 ?64. 举例说明高适、岑参边塞诗风格的异同

相同点:气象庞大而雄浑壮阔。例:高适“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岑参“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不同点:刘熙载《艺载》中概括为“岑超高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