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组织学与胚胎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1a539fb910ef12d2af9e728

23.近端小管上皮细胞与扩大物质重吸收及排出有关的结构是 A.微绒毛 B.侧突 C.质膜内褶 D.线粒体

24.近端小管的光镜结构特点有 A.上皮细胞体积大 B.细胞质嗜酸性 C.游离面上有刷状缘 D.上皮细胞分界不清

25.远端小管的光镜结构特点有 A.上皮细胞体积较小 B.胞质呈嗜碱性染色 C.基底面纵纹明显 D.上皮细胞分界较清 26.球旁复合体的组成部分是 A.球旁细胞 B.球内系膜细胞 C.球外系膜细胞 D.致密斑

27.球旁复合体的功能包括 A.分泌肾素 B.分泌血管紧张素 C.感受滤液中的钠离子浓度 D.分泌髓脂I

28.泌尿系统的功能包括 A.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 B.调节机体水和电解质平衡 C.参与维持正常血压 D.产生红细胞生成素 三、名词解释 29.血管球 30. 足细胞 31. 滤过屏障 32. 髓袢 33. 球旁细胞 34. 肾单位 35.致密斑

36.间质细胞 37.集合管系 四、论述题

38.请结合原尿形成的过程叙述肾小体的结构。 39.请比较肾小管各段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40.试述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光镜和电镜结构特点及其与重吸收的关系。 41.试述肾内血液循环途径及其特点。 【参考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1.B 2.D 3.A 4.A 5.A 6.C 7.B 8.B 9.C 10.D 11.C 12.A 13.B 14.C 15.B 16.C

二、多项选择题:17.ABCD 18.ABC 19.ABC 20.ABD 21.ABC 22.ABD 23.ABC 24.ABCD 25.ACD 26.ACD 27.AC 28.ABCD 三、名词解释

29.血管球:是肾小囊中的一团蟠曲的毛细血管,二者共同构成肾小体。入球微动脉从血管极进入肾小囊内,分支形成网状毛细血管袢,后者又汇成出球微动脉,从血管极离开肾小囊,因此血管球是动脉性毛细血管网。血管球毛细血管是有孔型,内皮外有基膜。 有孔内皮、基膜和裂孔膜组成滤过膜。由于入球微动脉管径比出球微动脉粗,故毛细血管内的血压较一般毛细血管的高,有利于血液内大量水和小分子物质通过滤过膜漏人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

33.球旁细胞:为入球微动脉管壁平滑肌细胞演化而成的上皮样细胞,呈立方形,胞质内有分泌颗粒。球旁细胞能分泌肾素。

37.集合管系:依次分为弓形集合小管、直集合管和乳头管三段,弓形集合小管与肾小管相连接,直集合管最长,乳头管通人肾小盏。集合管系的管径由细变粗,管壁上皮由单层立方增高为单层柱状。集合管上皮细胞胞质色淡而明亮,细胞分界清楚,核圆,居中。集合管能进一步重吸收水和交换离子,使尿液进一步浓缩。 四、论述题

40.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为立方形或锥形,细胞分界不清,胞体较大,胞质嗜酸性,核圆,位于近基底部。上皮细胞腔面有刷状缘,细胞基部有纵纹。电镜下可见刷状缘由大量较长的微绒毛整齐排列构成,使细胞游离面的表面积明显扩大有利于重吸收的进行。微绒毛基部之间的细胞膜凹陷,形成顶小管和顶小泡,是细胞吞饮原尿中小分子蛋白所形成的。胞质内有较多溶酶体,与顶小泡结合后,可降解吞饮物。细胞侧面有许多侧突;基部有发达的质膜内褶,内褶之间有许多纵向的杆状线粒体,形成光镜下的纵纹。侧突和质膜内褶使细胞侧面及基底面面积扩大,有利于重吸收物的排出。 [内分泌系统] 一、最佳选择题

1.关于内分泌腺,哪项最正确 A.无导管 B.毛细血管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