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学复习资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现代管理学复习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1c587b3804d2b160a4ec0dc

要输入的数据。7) 模型运行和操作:8) 结果分析。9)反馈。 计算准则:是人们用来评估可行方案达到目标或结果程度的尺度。

★ ★ ★ 四、系统分析的基本原则(4 大原则): 1.整体性原则。2.优化原则。3.模型化原则。4.层次性原则。

1.整体性原则。根据系统的性质和特性,整体性原则是系统分析最基本最核心的).它源于客观事物的整体性。在进行系统分析时必须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分析的目的是使整体达到优化。

整体性原则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内容)

1)它要求考察任何对象时都要以系统的整体性作为基本出发点。 2)它要求既要从整体着眼,又要注意对组成要素的分析。 3)它要求进行系统分析时应考虑系统对环境的适应性。

4)它要求在系统分析时必须注意研究系统的历史发展情况和问题。

5)它要求在对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相互联系方式、历史发展等方面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把对系统的各个要素、各个方面的认识统一起来进行考察,从总体上把握客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优化原则。优化是指从系统的多种可能性方案中,选择最佳的决策方案,使系统处于最佳状态并取得最佳效果。优化原则:要求人们研究任何都要看眼于系统的最佳功能。即着眼于系统目标函数在约束条件上能达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优化既是系统分析的基本目的,也是现代系统应有的一种发展趋势。

优化原则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内容)

1)它要求优先考虑整体效益,使局部效益服从整体效益。

2)它要求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达到二者的有机结合。 3)它要求系统分析的各环节都必须坚持优化。 4)它要求坚持系统优化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相结合 5)系统优化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结合。

3.模型化原则:预先设计一个与真实系统相似的模型,通过对模型的研究来提示和掌握真实系统的特征和规律,称为模型化方法。

模型化原则提出了3个要求:1)模型的逼真性。2)模型的简单化。3)模型的客观性。 4.层次性原则。系统的层次性是指:1)组织系统的诸要素是由更低一层要素组成的子系统;2)系统本身又是更高一层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层次性原则是由美国著名的运筹学家萨蒂在20世纪70 年代首先提出的。基本思路是:明确问题中所包含的因子及其相互关系,将各因子划分为不同层次,从而形成多层次结构,通过对各层次因子的比较分析,建立判断矩阵,并通过判断矩阵的计算将不同决策方案按重要性或适用性大小排列,为最优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第二节 系统分析的方法与技术

一、系统分析的方法论(看一下,了解一下)

★ 系统分析的方法论有三个相互关联的基本范畴:行为研究、价值研究、规范研究。行为研究是解抉“是什么”的问题;价值研究回答“喜好什么”的问题;而规范研究则要解答“应该是什么”的问 题。

★ 1.行为研究:也称作现状研究,其基本的前提假设是:如果我们能反夏观察到某种事实,则一种己知的结果便会以 确定的概率发生。

行为研究至少三个方面必然会涉及价值和价值判断:1)系统边界条件的确定及分析人员的兴趣问题。2)事实的选择和对事物的观察过程。3)分析人员必须用他们的整套价值现来确认事实的性质。

★ 2.价值研究。基本要求是:确认某个目标是否值得争取,釆取的手段是否被接受以及改进系统的强求果是否良好。价值研究中的价值指的是偏好的事物或原则。

价值研究在系统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价值研究可以 帮助决策人员回答“我们是干什么的”和“我们希望得到什么”这两个上问题;有助于管理理论的实际应用;有助于分辨出在哪些地方局部价值和整个系统的价值有所不同甚至产生了冲突;在人事安排上,还可以巧妙地使用具有不对系统造成破坏而价值观又不同的人,以 增强系统的活力;它还能使我们合乎逻辑判断出现的问题的性质。

★ 3.规范研究。规范研究主要应用演绎推理的方法,从抽象的普遍原则出发,得出有关特定问题的结论。规范研究的基本判断是:如果你想得到某种结果,那么在特定的条件下釆取规定的行动,就会既某种确定的概率获得成功。

规范研究在三个方面与价值问题相联系:1)想取得某种结果,原则就在于对它们是喜好的;2)在选择手段时要考虑其是否合意、可行、可用和有效;3)在规范研究中要假定受到未来政策影响的人和结构,对所产生的强求果不会面临价值仲突。

4.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中,最重要的就是政治上、经济上和技术上的可行性。

政治可行性:指特定的政策是否被公民及公民团体理解、诙同、支持并在行动上表现出的合作的态度,它常是通过新闻媒休对特定政策产生的社会反映表现出来的。

经济可行性:指特定的政策方案占有和使用经济资源情况(主要包括资本、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等)和政策主体满足这种资源需求的情况,以及实行该政策后所达到的政策期望值与所需经济资源的关系,即投诉产出比例情况。

技术可行性:指达到政策目标的科学技术或方法方面的可能性。

二、系统分析的定性方法

★ ★ ★ 任何系统都有一种质的规定性。系统分析的定性方法:就是从事物的质的方面考虑,把有关性质分析甚至某些超理性因素都包括在内的分析方法。

★ 1.超理性分析。超理性因素是指人脑不经过逻辑思维作用就直接产生行为和决策的各种因素。例:判断、直觉、创造力、信仰、领袖的魅力、忠城、超感交流,以及人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心理体脸。

★ 2.社会文化分析。

★ 3.未来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讲,系统分析是人类干预自己命运的工具,而未来分析则是路标。 三、系统分析的定量方法

★ ★ ★ 系统分析的定量方法:是指借助于经济学、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决策理论等来进行逻辑分析和推理,以求得更精确地认识和把握系统的方法。可分为确定性分析和随机性分析。

★ 1.确定型分析:是指可用于只有一种势态,并在做出可接受的假定之后,其变量、限制条件、不同的选择都是己知的,因而其结果也是确定的或可以预见的方法或技术。 ★ 2.随机型分析:是指应用于不确定型或风险型决策的分析方法与技术。

第三节 网络计划

一、网络计划方法及其在管理中的作用

1.网络计划方法:是指就用网络图全面反映整个工作的流程、计划内各项工作之同的相互关系和进度,通过时间参数的计算,找出关键线路管理层机动时间 ,以对计划进行优化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20 世纪50 年代以前,人们应用横道图来反映和制定计划,横道图又称甘特图。由美国人H.F.甘特发明的。

编制横道图的方法,是将生产或工作任务在组成工序,按照完成任务的顺序和时间,画在一张具有对同坐标的表格内,并用带状线条(或者粗线条等)表示完成各个工序的起始时间、结束时间和延续时间。

2.网络计划方法的优点和作用

1)网络图是一种用直观图形表示的,有逻辑和数学根据的计划模型,它能完整地提示一项计划所包含的全部工作以及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有效地避免遗漏那些为完成整个计划所必须完成的工作。

2)网络方法以数量关系提示出整个计划中的关键线路,使工作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关键工作上。 3)网络方法可以应用最优化原理去合理地安排计划中的各项工作,从而能以最短的工作时间、最少的资源、最低的费用去完成计划任务。

4)网络方法可以使管理人员根据执行计划的反馈信息,及时地预见可能偏高计划的情况,并据此釆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协调,使计划自始自终处于人们的监督和控制之中。 5)网络方法可以有效地使用电子锻算机,从而大大提高制定计划的效率。

总之,网络计划方法与横道图相比,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是按照系统方法的原则来安排计划的,因而能够使计划工作做到统筹兼顽,全面安排,是一种科学的计划管理方法。 二、网络图的绘制

1.网络图:是用一系列箭钱和圆圈来表明一项任务或工程中所有工作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的图解模型。(1) 工程(任务):可代表一项工业工程或建设工程,可以代表一项社会管理工程或公共管理任务,即需要进行计划的一个系统。 ★ ★ ★ ⑵工序(工作):它是组成工程的基本要素之一,这里指行政任务的一个工作单元,它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而组成工程的这些工序之间有严格的逻辑关系。根据工序在网络图上的位置关系不同,工序可分为中间工序、紧前工序、紧后工序、平行工序、串联工序等。

1)中间工序是指前后都有工序的工序。

2)紧前工序和紧后工序。按工序的顺序区分。 3)平行工序(又称并联工序)。是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可以同时进行的工序,但它们开始和结束时间都不相同。

4)串朕工序是指首尾相连的工序。

⑶事项(又称结点、事件):它表示工序的开工或完工,是相邻工序在时间上的分界点,用注有编号的圆圈表示,也就是两个或两个以 上箭钱的交结点。 1)始点事项(又称总开工事项)。在始点事项发生之前,任何工序都不能开始,故也称网络始点。 2)终点事项(又称结束事项)。是网络图的最后一个事项。

3)中间事项。在网络图中,除去始点事项和终点事项以外的其它事项,均称为中间事项。 ⑷线路(或路线):指从网络图的始点事项开始,顺着箭头所指的方向连续不断地到达终点事项,中间由一系列首尾相连的事项和箭线所组成的通道。

2.工序间基本的相互关系及其表示方法

两种基本的相互关系:逻辑关系与组织关系。

3.绘制网络图的规则与方法

⑴绘制网络图的规则。网络图是有方向的。工序应按时间顺序从左向右排列。

任何一项工程的网络图中只能有一个始点事项和一个终点事项。网络图中不能有回路。箭钱要用水平线或具有一段水平线的折线。

⑵绘制网络图的基本方法:顺推法、逆推法、重点工序三种

★ 4.绘制网络图的步骤

1) 确定目标。2) 收集、研究编制网络图所需的资料。3)划分工序项目。4)确定每一个工序的时间定额或劳动定额。5)确定工序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确定该工序的紧前工序、紧后工序和平行工序等。6)绘制回络图。A.勾面草图。B.检查调整。C.结节点编号。D.进行综合平衡,选择最优方案。E.按最优方案绘制执行网络图。

三、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与关键线路的确定上 、计算时间参数的方法有:图上计算法、表格法、矩阵计算法等。最广泛的是图上计算法。 四、制定最优的计划方案

通过绘制网络图、计算时间参数和确定关键路统,可以得到一个基本的计划方案。

第十一章 目标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

第一节目标管理的含义与特点 一、目标与目标管理

★ ★ 目标:指始终存在于人们头脑中并促使人们积极行动以追求的结果,是人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 ★ ★ 目标管理:是通过参与式的目标设置、实施和评价目标等活动来管理组织的一种方法。

★ ★ 二、目标管理的特点

1.注重管理实效,是一种成果管理;2.实行参与制度,是一种民主管理;3.实行自我管理,是一种自觉管理。

第二节目标管理的过程

★ 完整的目标管理活动可分为:目标的制定、目标的实施、目标成果评价三个阶段,它们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周期。 一、目标的制定

★ 1.制定目标的原则:1)统一性系统性原则。2)科学性预见性原则。3)应变性协调性原则。4)先进性可行性原则。

2.有效目标的标准:1)目标的制定底该有具体的对象。2)目标的表达一定要简洁清楚,一目了然。3)分解出来的目标,尽量实现定量化。4)目标应有明确的时间界限。5)目标的数量应该适当。

3.目标的制定过程:⑴收集信息。内容:1)了解上一级的目标内容。2)清楚目标阶段的重点信息。3)收集对实现目标有影响的环境因素。⑵确定责任。⑶确定关键目标领域。⑷进行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