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培训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精益生产培训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1ce2fddd15abe23482f4d51

4.以生产节拍组织生产

在确定了生产节拍后,应该按照该节拍来组织生产,形成顺畅的流水线,这是JIT生产对制造过程的要求。生产安排是根据瓶颈工序来进行资源配置,而不是按照最快工序速度进行配置。当瓶颈资源配置得到提高后,其他地方就非常容易提高,这样能实现成本的最低化与效率的最大化。

【自检】

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某大型工程机械厂产品近期预计出货量为330台/月。如果工作日为22日/月,每日稼动时间530分/日,该产品近期的生产节拍是多少?市场节拍要求是多少?如果产品在某工段(区)的制造时间为225分,该如何划分工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参考答案4-1

【小结】

在JIT生产制造过程中,要特别关注整个作业流程的瓶颈点,尽可能做到生产能力的匹配与平衡,实现生产的同期化,根据瓶颈工序的生产能力配置“一个流”的生产,最大限度地追求中间库存为零。在系统控制中,有效识别瓶颈点,了解瓶颈点的节拍与产能,加强对缓冲库存区的控制,则是企业需要重视的关键所在。

【心得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 47

实现制造过程的要求需要的变革(一)

【重点】

1.JIT对制造过程要求的变革是什么 2.JIT生产布局要求

JIT对制造过程的变革

工厂管理追求的一般管理项目

JIT在制造过程中追求的是生产的平衡化、同期化以及“一个流”。要达到生产平衡化、同期化与“一个流”,就必须以瓶颈设备管理为基础实现物流平衡。为此,JIT的成功推行要求在制造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相关变革。

1.工厂布局“一个流”

使工序间在制品数量尽可能的接近于零,是JIT的核心思想。在传统的企业生产中,各工序之间相互独立且批量化生产,作业人员在加工产品积累到一定数量后才运送到下道工序,此种做法必然导致工序间出现大量在制品,并且增加了搬运时间。因此,JIT生产要求按照工序流程对设备和作业人员进行配置,形成“一个流”的生产格局。

2.关注瓶颈工序

瓶颈控制了库存和产销率:当某一道工序或设备的加工能力无法改进的时候,其他的工序或设备只能与它相配合。因此,瓶颈工序是影响整个生产能力的制约因素。JIT生产通过识别和管理瓶颈,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设备故障率,使企业的改进方向明确化,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需要注意的是,改变瓶颈不是为了追求生产能力的平衡,而是为了追求物流的平衡。

3.提高人的效率

在很多企业中,机械设备在加工零部件,人却在一旁“闲视”或拿取被加工的物品,这种现象经常可以看到。实际上,在加工物品过程中消耗了“设备费”与“人工费”两种费用,这在JIT生产中被视为是一种浪费。因此,必须对每个工序进行动作分析,划分标准操作时间,明确区分“人的工作”与“设备的工作”,

34 / 47

使人的效率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4.品质追求“零缺陷”

“零缺陷”管理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在精益生产中,留给每个环节的配送时间是有限的,一旦某个环节出现质量问题,可能会使整个流程被迫停止,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只有每个人都坚持第一次做对,才不会让缺陷发生或流至下道工序或其他岗位。这样,工作中就可以减少很多因处理缺陷和失误造成的成本,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也可以得到大幅提高,经济效益才能显著增长。

5.培养多能工

为了使作业人员能够适应生产节拍、作业内容、范围、作业组合以及作业顺序的变更,必须根据可能变更的工作内容让他们接受教育和训练。最理想的情况是使全体作业人员成为对各个工序都熟悉的多能工。这种员工的多能化主要通过职务定期轮换来实现。

【自检】

请您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在比较传统的国有企业中经常可以看到如下图所示的情形:每个车间都有各自的仓库,A车间先从原料库中领取原料,生产出中间品后存放到仓库A中;B车间从仓库A中领出中间品,再加工后存放到仓库B中;然后C车间又从仓库B领取中间品,完成最后一道加工工序后放到成品仓库中去。

在这样的生产方式下,企业除了原料库和成品库外,还多了两个中间产品库,整个库存比一般工厂大得多。你认为这样的企业其生产方式是否合适?按照JIT中“一个流”生产的要求,应该做哪些改进?请简单叙述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参考答案5-1

JIT对生产布局的要求

生产布局的分类 在制造过程中,不同的工厂可能采取不同的生产布局方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集群导向布局

集群导向布局是将加工工艺相似的产品或设备全部摆放在一个区域内,集中进行加工操作。例如,将钳工的设备、车工的设备和铣工的设备分门别类摆在一

35 / 47

起。在集群导向布局方式下,有利于产品的大批量加工。但是,这种布局必然带来大规模的在制品库存,对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尤为不利。

2.产品工艺导向布局

产品工艺导向布局是按照产品工艺流程的先后顺序安置设备的编排,实行一个流向的生产布局。在工艺导向布局中,产品按照加工顺序流经各个加工设备。在特殊情况下,如生产飞机、轮船等大型设备时,产品位置不能轻易变动,此时通常采用特殊的固定布局,由设备和人员围绕产品运动。

3.混合布局

所谓混合布局,是同时使用集群导向布局和产品工艺导向布局等布局方式。例如,对特大设备采用集群导向布局,对一般的设备和手工作业采用工艺导向的布局。混合布局是目前绝大多数企业所采用的布局方式,而精益生产追求的是尽可能采用工艺导向布局。

生产布局要实现“清流化”

在国内很多企业的制造流程中,存在实物流长、中间在制品库存高、对瓶颈工序的管理薄弱等诸多问题,导致企业资金积压、设备成本高昂的严重后果。这种问题流程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彻底解决瓶颈工序,使得瓶颈不断移动,整个流程中重复移动多、浪费成本多。这在管理上被称为“浊流生产”。

JIT要求理顺生产过程,实现生产的“清流化”,即要求达到单向流动、交叉点少、路径最短并且中间库存少的标准。“清流化”能使整个生产流程清晰明朗,能够对瓶颈工序有着直观的把握,使工作中心同期连贯,控制环节少,只要有关键工序信息量,生产控制就能实现。这样,制造过程中停滞时间大量减少,真正的制造时间接近制造过程的总L/T 。

【案例】

某企业在实施精益生产之前,每10个小时能够生产7000个产品。如下面的实物流示意图所示,第一个工序是浑粉,第二个工序是压型,随后进行烧结。经过三次中间暂存后,对半成品磨背面和倒角。经过二楼的铣圆头工序、三楼的磨斜面工序后,送到四楼进行全检。检查完毕后再将产品送到一楼包装。整个生产流程的现状为:实物流长,中间在制品多,平均5天完成实物流,不良成本高达12万/月,对瓶颈工序的管理薄弱。

36 /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