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项目土地评估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加油站项目土地评估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1e3016a25c52cc58bd6bea7

11、金融、证券和保险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3.77亿元,增长19.8%。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2.86亿元,增长9.8%。

年末有15家商业保险分支机构,其中从事寿险业务的有7家。全年完成保费收入2.76亿元,增长13.7 %。赔款和给付0.75亿元,增长21.5%。

12、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6所,招生1789人,在校生5131人,毕业生1776人。全年中学计校数37个,其中高级中学5个,初级中学25个,一贯制学校7个。高级中学招生3714人,在校生10546人,毕业生3479人。初级中学招生5922人,在校生18782人,毕业生6946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0%。普通小学195所,其中小学教学点95所,招生5816人,在校生32426人,毕业生551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毕业生升学率均达到100%。幼儿园81所,在园幼儿9259人。各类民办学校70所,在校学生12605人。义务教育阶段合格学校建设12所。

年末拥有产品检实验室1个, 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个, 卫星云图接收站点1个, 地震台站2个, 各类科普协会64个。年末国有事业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706人。举办科普讲座45次,科普展览7次, 实用技术培训4次。全年获得县级以上科技成果12项,其中市级科技成果1项。专利申请111件,授权专利89件。签订技术合同27项,成交金额3394万元。

13、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文化站19个,艺术表演团体15个。博物馆1个,文物藏品1640件/套。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量17.15万册。文化馆1个,报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个,其中省级2个,市级5个,县级13个。档案馆1个,开放各类档案1.39万卷。

年末,拥有广播电台1座, 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2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100%。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入户数10.59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7%。

全县卫生机构186个,其中医院9个,卫生院29个,卫生监督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和专科疾病防治站各1个。医院、卫生院拥有病床2154张,其中乡镇卫生院床位862张。全县卫生技术人员2509人,其中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892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034人;注册护士826人。全县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54.67万人,参合率94%。

年末全县体育场681个,体育馆2座,运动场677个,游泳池2个,各种训练房15个。参加全面健身运动的人数达7.5万人, 开展全面健身项目32项,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72个。我县运动员参加全国比赛获金牌1枚;参加省级比赛获金牌16枚。

14、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部门统计,全县总户数237308户,户籍总人口679382人,其中农业人口574533人,非农业人口104849人。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口351218人,女性人口328164人。

13

全县人口出生率9.72‰,死亡率3.71‰,人口自然增长率6.01‰。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对象5388人, 发放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388.9万元,增长18.6 %;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对象546人, 发放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金9.43万元, 增长5.6%。

全县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5元,增长10.5%,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2%。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8965元,经营净收入1388元,财产性收入657元,转移性收入499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825元,比上年增长16.6%,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1%。其中工资性收入2115元,增长33.3%;家庭经营纯收入2307元,增长10.8%;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403元,下降14.4%。

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性支出11139元,增长7.2%,其中人均食品支出3578元,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985元,衣着支出1068元,交通通信支出1715元,人均旅游消费154元;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2.1%;人均住房使用面积50.2平方米;每百户居民宽带上网52户。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903元,增长12.5%,其中食品消费2519元,衣着消费188元,居住消费788元,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300元,医疗保健消费263元,交通通信消费376元,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416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51.4%;人均住房面积47.30平方米。

全年共投入扶贫专项资金925万元,增长8.7%;年末农村贫困人口(按2010年农村贫困标准1274元测算)7.45万人。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42859人,其中离退休人员10808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0150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50275人,其中退休人员15389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30525人。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金12303万元。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116人,发放保障经费2017万元,增长3.7%;农村低保覆盖率3.5%,发放救灾救济款1010万元。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7.5万人。

15、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内批准建设用地951亩,建设占用耕地395亩,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821亩,补充耕地1025亩。年末耕地面积67.49万亩,其中水田面积39.12万亩,旱地面积28.37万亩。全县基本农田57.15万亩。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1805亩;退耕还林面积7005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6.66万公顷;水土流失地区封育保护面积44.68平方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为70.7%。县城人均绿地面积30平方米。年降水量1542毫米,上升2.9%。人均水资源4921立方米,年人均用水量707立方米。

工业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合格率99%。淘汰水泥落后产能33万吨。二氧化硫削减率14.5%,COD削减率11.8%;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66.9%;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89.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00%。建成烟尘控制区面积12.6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8.75平方公里。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12.2%;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0%;城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三级标准。

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72起,死亡21人, 受伤87人,经济损失162.9万元,分别比上年下降12.2%、下降34.4%、上升6.1%和下降31.0%。亿元GDP

14

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17人,下降45.2%;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3.6人;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2.5人, 下降46.8%;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10.3人, 下降16.3%。

16、城市规划与发展目标

为满足某某县城发展需要,某某县城总体规划用地布局与发展方向是东进西扩,逐渐丰满两翼的发展思路,近期主要向东向南拓展的同时,适当向西发展,远期主要是进一步向东、向南拓展,将城市用地由城市建设区25平方公里增大至188平方公里。总规确定某某县城的城市用地形态为典型的“带状组团式”形态,将县城规划区分为“八个组团”,通过在澧水河南北两岸各规划一条交通性主干道,将各个城市组团有机串联起来,通过组织高效的组团隔离开敞空间将各个组团清晰地隔离开来。某某县城市总规确定的城市性质为:湘西北地区主要的能源基地和铁路交通枢纽,物流配送中心及工业重镇、某某市域的次级中心城市,某某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山水特色的生态旅游城市。规划城市人口规模为:近期城镇人口16万人,远期(2020年)城镇人口25万人,远景(2030年)县城人口规模按35万人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近期16.8km2,人均用地105m2/人;远期(2020年)25km2,人均用地100m2/人。

规划将主干路与过境公路共同构成“四纵二横二环”的道路网结构。连接澧水河南北城区的四座桥形成“四纵”(澧水一桥、二桥、三桥、三江口大坝桥),澧阳路——永兴路与夹山路形成“两横”,澧阳路——永兴路、夹山路与三江口大坝、澧水二桥形成“内环”,南北规划过境公路与夹山过境公路桥形成大“外环”。其中,主干路又可单独形成“两链套三环”的路网结构形态,“两链”分别指澧水北岸的“北链”澧阳路——永兴路以及澧水南岸的“南链”夹山路,“三环”指由澧水一桥、二桥、三桥及三江口大坝桥,结合南北两链形成的三个主干路环。

某某城市自然地形地貌特征为南、西、北三面环山,东区多为平原地,形成开敞面,城区“山城相间”,澧水自西蜿蜒而来,往东蜿蜒而去,把城区自然分隔,整个城市有一种内聚、安全、亲切、自然的空间感受,规划结合这种地理环境及历史形成的布局特征,构造一种“山水城相间”的组团式城市平面形态,城市由南至北为:山—城—水—城—山格局。而城市立体空间形态则确定为:“群山错落,中心突出,高低有序,节奏分明”的形态。以十九峰山麓错落有致形成的节奏分明的轮廊线为背景,并在宝峰组团和东城组团设立对景建筑,构筑城市通透的视线走廊,形成一种秩序井然,节奏分明的空间效果。

某某县规划加强工业、对外交通、道路广场建设,整合行政办公用地,使行政办公用地更为集中,在东城组团沿永兴路西端,石长铁路以西地段集中布臵县级行政次中心。将商业用地整合为商业街、专业市场、物流等集约型商业形态,使得商业用地更为集中、集约。某某县规划建设成为生态园林城市,以县区为中心,高标准建设澧水风光带,完善城区道路绿化,建好城区绿化广场、小游园、小绿地。规划加快城市外围生态绿化圈的建设,重点抓好荒顶山等重点地域的保护和开发,使某某成为环境秀美、空气清新、适合人居、温馨秀丽的现代化城市。

综合考虑以上影响地价一般因素,评估分析:由于受宏观经济因素的刺激和

15

国家土地政策的影响,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某某县的地价总体水平平稳上升,估价对象所在位臵的地价具有一定的增值潜力。

㈡区域因素

区域因素指估价对象所在城镇对地价有影响的内部区域条件,即影响城镇内部区域之间地价水平的商服繁华程度及区域在城镇中的位臵、交通条件、公用设施及基础设施水平、区域环境条件、土地使用限制和自然条件等。

1、区域概况

估价对象位于夹山镇。夹山镇是某某县南部重镇,毗邻夹山国家森林公园。辖13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总面积187平方公里,人口5.7万。耕地面积6.4万亩,柑橘面积3.5万亩。全镇生产总值586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79元。

2、交通条件

该区域距县城21公里,石(门)陬(市)公路穿境而过,县乡公路四通八达,距张家界荷花国际机场150多公里、某某桃花源机场130多公里,全方位立体交通方便快捷。

3、基础设施条件 ⑴供水

该区域无市政供水设施。 ⑵排水

该区域无市政排水设施。 ⑶供电

区域内电源由市政供电,主要来源于某某火电厂及三江水电站,供电保证率95%以上。

⑷通讯

域内通讯与市政通讯网相联,市话普及率95%以上,通讯线路基本畅通。 ⑸供暖

区域内无供暖设施。 ⑹供气

区域内无供气设施 ⑺配套设施

区域内有中学、小学、幼儿园和医院、卫生设施机构等配套设施。 4、环境条件

区域内居民主要从事行政、服务等行业;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等均比较高,属于市级文明卫生城镇;文化、体育设施齐全。区域内绿化率一般达25%~35%,水系发育良好,山林植被发育良好,空气质量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噪音污染程度轻微。

5、产业集聚状况

区域内石膏、煤、石煤、泡泡石等矿产资源储量大,现有9家规模企业,年产值2.1亿元。

6、规划限制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