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题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机械设计基础题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20a2b36f111f18583d05ab1

46级别为6.6的螺栓的6 B.i.为( )Mpa. A.300 B.450 C.600 D.900

47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为重合度e( )l. A. D.≥

48闭式齿轮传动V<12m/s时,多采用( )润滑. A.油池 B.压力 C.喷油 D.定期

49球轴承寿命计算中寿命指数ε之值为( ). A.1/3 B.3 C.10/3 D.3/105. 50优质碳素结构钢是( ).

A.25冈 B.Q195 c.40Cr D.T106.

51当K( )l时,曲柄滑块机构具有急回特性. A. D.≤7.

52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形系数YFa,可根据( )由图查得. A.模数 B.齿数 C.硬度 D.齿宽

53.常用螺纹连接中,自锁性能最好的螺纹是( )螺纹. A.三角形B.梯形 C.矩形 D.锯齿形四,

54在机械传动中,理论上能保证瞬时传动比为常数的是( ). A.带传动 B.齿轮传动 C.链传动 D.摩擦轮传动

55要实现两相交轴问之间的传动,可采用( ). A.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B.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C.直齿圆锥齿轮传动

56一般参数的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 A.齿面点蚀 B.轮齿折断

C.齿面胶合 D.齿面塑性变形

57一般参数的开式齿轮传动,其主要失效形式是( ). A.齿面点蚀 B.齿面磨料磨损 C.齿面胶合 D.齿面塑性变形

58为提高齿轮传动的抗点蚀能力,可考虑采取( )的方法. A.使用闭式传动 B.加大传动中心距

C.减少齿轮齿数,加大齿轮模数D.提高齿面硬度

59下列措施中,( )不利于提高轮齿抗疲劳折断能力. A.减小齿面粗糙度值 B.减轻加工损伤

C.表面强化处理 D.减小齿根过渡曲线半径

60在齿轮传动中,为减小传动中的内部动力过载,可采用( ). A.提高齿轮制造精度 B.提高齿轮的圆周速度 C.齿顶修缘 D.使原动机的载荷尽可能平稳

61在齿轮传动中,为改善偏载现象,以使载荷沿齿向分布均匀,可采取()方法. A.把轴的材料由45号钢改为40CrNi B.增大齿宽

C.把齿轮尽可能靠近一侧轴承安装 D.将轮齿作鼓形修整 62与齿问载荷分配系数紧密相关的影响因素是( ). A.传动比 B.传动中心距

C.大小齿轮的齿数 D.齿轮的模数

63斜齿圆柱齿轮的齿形系数地与( )有关.

A.齿轮制造精度 B.齿轮齿数 C.分度圆螺旋角 D.法面模数

64设计一般闭式齿轮传动时,计算接触疲劳强度是为了避免( )失效. A.胶合 B.磨料磨损

C.齿面点蚀 D.轮齿折断

65设计一般闭式齿轮传动时,齿根弯曲强度计算主要针对的失效形式是( ). A.齿面塑性变形 B.轮齿疲劳折断 C.齿面点蚀 D.磨损

66对齿轮轮齿材料性能的基本要求是( ). A.齿面要硬,齿芯要韧 B.齿面要硬,齿芯要脆 C.齿面要软,齿芯要脆 D.齿面要软,齿芯要韧

67设计一对材料相同的软齿面齿轮传动时,一般应使小齿轮齿面硬度HBSl和大齿轮齿面硬度HBS2的关系为( ). A.HBSaH/3S2

68选择齿轮毛坯的成型方法(锻造,铸造,轧制圆钢等)时,除了考虑材料等因素外.主要依据( ).

A.齿轮的几何尺寸 B.齿轮的精度

C.齿轮的齿面粗糙度 D.齿轮在轴上的位置

69齿轮接触强度计算中的弹性系数Z£反映了( )对齿面接触应力的影响. A.齿轮副材料的强度极限 B.齿轮副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C.齿轮副材料的弹性极限 D.齿轮副材料的硬度

70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计算中的节点区域系数ZH与( )无关. A.变位系数 B.分度圆压力角 C.分度圆螺旋角 D.齿数

71斜齿轮接触强度计算中的重合度系数Z£考虑了重合度对单位齿宽载荷的影响,它( ).

A.与端面重合度和纵向重合度有关 B.只与端面重合度有关 C.只与纵向重合度有关

72齿轮抗弯强度计算中的重合度系数yE与( )有关. A.齿高 B.齿宽

C.端面重合度 D.纵向重合度

73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形系数YFa取决于( ). A.模数 B.齿数

C.齿宽系数 D.齿面硬度

74齿轮抗弯强度计算中的应力修正系数Y岛不包含( )对齿根应力的影响. A.齿根过渡曲线处的应力集中 B.弯曲应力外其余应力 C.齿面硬度

75斜齿轮和锥齿轮强度计算中的齿形系数‰和应力修正系数比应按( )查图表. A.实际齿数 B.当量齿数 C.不发生根切的最小齿数

76一齿轮传动,主动轮1用45号钢调质,从动轮2用45号钢正火,则它们的齿面接触应力的关系是( ).

A.am>an B.alll=aF2 C.am

77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主动轮1与从动轮2的材料和热处理硬度相同,齿数 Zlan B.aFl=aF2 C.arm

78为了有效地提高齿面接触强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

A.保持分度圆直径不变而增大模数 B.增大分度圆直径 C.保持分度圆直径不变而增加齿数 79为了提高齿根抗弯曲强度,可( ).

A.增大模数 B.保持分度圆直径不变而增大齿数 C.采用负变位齿轮

80对于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在传动尺寸不变并满足弯曲疲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齿数宜适当取多些,其目的是( ).

A.提高轮齿的抗弯强度 B.提高齿面的接触强度 C.提高传动平稳性 81对于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宜取较少齿数以增大模数,其目的是( ). A.提高齿面接触强度 B.减小轮齿的切削量

C.保证轮齿的抗弯强度 D.减小滑动系数,提高传动效率

82设计斜齿圆柱齿轮传动时,螺旋角卢一般在8.~25*范围内选取,卢太小斜齿轮传动的优点不明显,太大则会引起( ). A.啮合不良 B.制造困难 ,

C.轴向力太大 D.传动平稳性下降 83直齿锥齿轮的标准模数是( ). A.小端模数 B.大端端面模数 '

C.齿宽中点法向模数 D.齿宽中点的平均模数

84直齿锥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方法是以( )的当量圆柱齿轮为计算基础. A.小端 B.大端 C.齿宽中点处

85在蜗杆传动中,通常( )为主动件. A.蜗杆 B.蜗轮 C.蜗杆或蜗轮都可以

86阿基米德蜗杆的( )模数,应符合标准数值. A.法 B.端 C.轴面

87在蜗杆传动中,当需要自锁时,应使蜗杆导程角y( )当量摩擦角吼,. A. C.≤ D.≥

88在蜗杆传动中,如果模数和蜗杆头数一定,增加蜗杆分度圆直径,将使( ). A.传动效率提高,蜗杆刚度降低 B.传动效率降低,蜗杆刚度提高 C.传动效率和蜗杆刚度都提高 D.传动效率和蜗杆刚度都降低

89在一个传递动力的蜗杆传动中,如果模数m已确定,在选配蜗杆直径系数口时选取了较大的数值是由于( ).

A.为了提高蜗杆传动的齿合效率r]l B.提高蜗杆的强度和刚度 C.考虑到蜗杆的转速高 D.考虑到传动比大而蜗轮齿数多 90在蜗杆传动中,其他条件相同,若增加蜗杆头数,将使( ). A.传动效率提高,滑动速度降低 B.传动效率降低,滑动速度提高 C.传动效率和滑动速度都提高 D.传动效率和滑动速度都降低

91为了提高蜗杆传动的啮合效率Th,在良好润滑的条件下,可采用( ). A.单头蜗杆 B.多头蜗杆

C.较高的转速nl D.大直径系数蜗杆

92对于一般传递动力的闭式蜗杆传动,其选择蜗轮材料的主要依据是( ). A.齿面滑动速度 B.蜗杆传动效率

C.配对蜗杆的齿面硬度 D.蜗杆传动的载荷大小

93在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中,如果蜗轮材料是铝铁青铜或灰铸铁,则其许用接触应力[咱]与( )有关.

A.蜗轮铸造方法 B.蜗轮是单向受载还是双向受载 'C.应力循环次数N D.齿面相对滑动速度v. 94计算蜗杆传动的传动比时,公式( )是错误的. A.i=091/0.2 B.i=nl/n2 C.i=z2/zl D.i=dz/di

95为了减少蜗轮滚刀型号,有利于刀具标准化,规定( )为标准值. A.蜗轮齿数 B.蜗轮分度圆直径 C.蜗杆头数 D.蜗杆分度圆直径

96为了凑中心距或改变传动比,可采用变位蜗杆传动,这时( ). A.仅对蜗杆进行变位 B.仅对蜗轮进行变位 C.同时对蜗杆,蜗轮进行变位

97变位蜗杆传动中,蜗轮分度圆与节圆( ). A.分离 B.重合 C.可能分离,也可能重合

98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与齿轮传动相类似,其中( )为最易发生. A.点蚀与磨损 B.胶合与磨损 C.轮齿折断与塑性变形 99在蜗杆传动中,其强度计算主要是针对( )来进行的. A.蜗杆螺旋齿 B.蜗轮轮齿 C.蜗杆螺旋齿和蜗轮轮齿

100对闭式蜗杆传动进行热平衡计算,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 A.防止润滑油温度过高而使润滑条件恶化;

B.防止蜗杆蜗轮发热变形后,正确啮合受到破坏; C.防止蜗轮材料在高温下其力学性能下降 1工作时承受弯矩并传递转矩的轴,称为( ). A.心轴 B.转轴 C.传动轴 2自行车的前轴是( ). A.心轴 B.转轴 C.传动轴

3图6-27所示为起重绞车从动大齿轮1和卷筒2与轴3相联接的三种形式,图(a)为齿轮与卷筒分别用键固定在轴上,轴的两端支架在机座轴承中;图(b)为齿轮与卷筒用螺栓联接成一体,空套在轴上,轴的两端用键与机座联接;图(c)为齿轮与卷筒用螺栓联接成一体,用键固定在轴上,轴的两端支架在机座轴承中,以上三种形式中的轴,依次为( ). 图6—27

A.固定心轴,旋转心轴,转轴 B.固定心轴,转轴,旋转心轴 C.旋转心轴,心轴,固定心轴 D.旋转心轴,固定心轴,转轴 E.转轴,固定心轴,旋转心轴 F.转轴,旋转心轴,固定心轴

4轴环的用途是( ).

A.作为轴加工时的定位面 B.提高轴的强度 C.提高轴的刚度 D.使轴上零件获得轴向定位 5增大轴在截面变化处的过渡圆角半径,可以( ).

A.使零件的轴向定位比较可靠 B.降低应力集中,提高轴的疲劳强度 C.使轴的加工方便

6在轴的初步计算中,轴的直径是按( )初步确定的. A.抗弯强度 B.扭转强度

C.复合强度 D.轴段上零件的孔径

7转轴上载荷和支点位置都已确定后,轴的直径可以根据( )来进行计算或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