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8套高考模拟卷】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生物学复习测试题一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含8套高考模拟卷】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生物学复习测试题一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22ca457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89

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

【详解】为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人工授粉后需进行套袋处理,A错误;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因子的分离,极好地解释了F2出现的性状分离现象,但是证明该定律正确性的是测交实验,B错误;子代中特殊分离比的出现,依赖于遗传因子的分离、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以及一定的样本基数,C正确;若以F2的高茎豌豆(DD:Dd=1:2)自交,且每株收获相同数量的种子,种植后矮茎植株约占2/3×2/3×1/4=1/9,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要求考生掌握豌豆的特点,明确用豌豆进行杂交时需要人工异花授粉,因此还需要考生识记人工异花授粉的过程,尤其要求注意其中“去雄”步骤的具体操作及注意点。 5.D 【解析】

据图分析,图中a表示吞噬细胞,d表示T细胞,b表示B细胞,c表示浆细胞或效应B细胞,e表示效应T细胞。

【详解】图中包括了多种免疫细胞,但是没有记忆细胞,A错误;a表示吞噬细胞,不具有识别特定抗原的能力,b、d分别是B细胞和T细胞,都具有增殖分化能力,而e为效应T细胞,没有增殖分化能力,B错误;效应T细胞引起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C错误;浆细胞可以合成与分泌抗体,因此其比B细胞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详细过程,能够根据图示过程判断各个字母代表的细胞的名称。 6.A 【解析】

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 (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 (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详解】所有生物都有基因,都有可能发生突变,所以基因突变存在于所有生物中;而自然状态下,基因重组发生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因此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会发生基因重组,A正确;基因突变不一定改变生物的性状,而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可能改变生物的表现型,B错误;进化过程离不开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两者都对进化有重要影响,但进化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C错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但不一定形成新的表现型,其中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了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明确基因突变不一定能够改变生物的性状,且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7. ④中“稀释的唾液”改为“等量稀释的唾液” ④⑤两步的顺序应当互换 ⑤中60℃的热水改为37℃的温水 避免因淀粉、唾液和保温时间的不同给实验结果造成误差(确保实验结果的不同仅是由温度

的差异引起的) 溶液颜色变化 【解析】

本实验中因为温度是自变量,所以PH、所加底物、酶的量及鉴定的试剂的量则为无关变量,为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必须保证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实验操作步骤的安排一般如下:第一步:取材随机均分为几组,编号;第二步:不同组自变量的处理;第三步:把上述各组放在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等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第四步:观察并记录比较相应的因变量。

【详解】(1)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的一般原则分析可知,该实验存在三个明显的错误:④中“稀释的唾液”改为“等量稀释的唾液”; ④⑤两步的顺序应当互换,即应先设置好淀粉和唾液的温度,再将两者混合,否则温度还没有设置好淀粉与唾液就开始反应,就观察不到温度对酶活性实验的影响;唾液淀粉酶的适宜温度为37℃,因此⑤中60℃的热水改为37℃的温水。

(2)每一支试管中加入的淀粉和唾液(酶)及保温时间均相同,目的是避免因淀粉、唾液和保温时间的不同给实验结果造成误差。

(3)淀粉遇碘变蓝,根据实验步骤可知,⑥加入了碘液,以检测淀粉是否被水解,因此该实验的因变量的具体观测指标是溶液颜色变化。

【点睛】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因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就是要注意实验的顺序,必须将底物或者酶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等温处理处理,然后再将底物与酶均匀混合。

8. 树突膜 大脑皮层 脊髓 下丘脑 ①④ ②③ 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 【解析】

寒冷环境下的体温调节: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据图分析,a表示甲状腺,b表示下丘脑,c表示垂体,②③表示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①④表示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

【详解】(1)皮肤中的温度感受器是由感觉神经细胞的树突膜参与构成。

(2)人处于寒冷环境中,可以通过多穿衣服(由大脑控制)、骨骼肌不由自主战栗(该反射的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汗腺分泌减少(体温调节中枢为下丘脑)等途径来调节体温,这说明参与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至少有大脑皮层、脊髓、下丘脑。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②③表示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①④表示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 (4)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因此M最可能是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体温调节的具体过程、免疫失调引起的基本的类型等,同时掌握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9. 水平 氧气 自我调节 温度、光照 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消耗了无机盐 化石燃料的燃烧 【解析】 (1)群落的结构特征:①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陆生群落、水生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光照、温度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的影响;②水平结构: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即空间的非均一性,使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