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种子植物组织培养试题及答案总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11种子植物组织培养试题及答案总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23823260b1c59eef8c7b45e

(6)取代天然种子,节约粮食。

《无病毒苗木培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

1、目前培育无病毒苗最广泛和最重要的一个途径是茎尖培养脱毒。 2、通过茎尖培养脱毒时,常以带1-3个幼叶原基的茎尖(约 0.3—0.5mm)作外植体较合适。 3、无病毒苗的保存分:隔离保存和长期保存两种方法。

二、名词解释:

1、无病毒苗(virus-free plantlets):是指不含该种植物的主要危害病毒,即经检测主要病毒在植物内的存在表现阴性反应的苗木。

2、微尖嫁接技术(micrografting shoot-tip):指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实生砧木,嫁接无病毒茎尖以培养脱毒苗的技术。

3、指示植物法(indicator plant method):利用病毒在其他植物(指示植物或鉴别寄主)上产生特定症状(枯斑和空斑)作为鉴别病毒存在与否和种类的方法。

三、问答题:

1、植物脱毒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其主要原理是什么?

(1)茎尖培养脱毒: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并不均匀,越靠近茎端的病毒的感染深度越低,生长点则几乎不含或含病毒很少

(2)愈伤组织培养脱毒法:通过植物的器官和组织的培养,脱分化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然后从愈伤组织再分化产生芽,长成小植株,可以得到无病毒苗

(3)珠心胚培养脱毒:病毒一般不通过种子传播,由珠心细胞发育成的胚再生的植株是无毒的,并具有与母本相同的遗传特性。

(4)茎尖微体嫁接:将实生苗砧木在人工培养基上种植培育,再从成年无病树枝上切取0.4—1.0mm茎尖,在砧木上进行试管微体嫁接,以获得无病毒幼苗。

(5)热处理脱毒:一些病毒对热不稳定,在高于常温的温度下(35-40℃),即钝化失活 (6)化学处理脱毒:抑制或杀死病毒 2、说明微尖嫁接技术脱毒的程序

微尖嫁接技术指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实生砧木,嫁接无病毒茎尖以培养脱毒苗的技术。 主要程序:无菌砧木培养—茎尖准备—嫁接—嫁接苗培养—移栽。 3、目前鉴定脱毒苗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1)指示植物法:将一些对病毒反应敏感、症状特征显著的植物作为指示植物(又称鉴别寄主),利用病毒在其他植物上产生的枯斑作为鉴别病毒种类的方法。这种方法条件简单,操作方便,为一种经济而有效的鉴定方法

(2)抗血清鉴定法:用已知抗血清鉴定未知病毒的种类。这种方法特异性高,测定速度快。所以抗血清法成为植物病毒鉴定中最有用的方法之一。

(3)电镜检查法:可以直接观察病毒,检查出有无病毒存在,了解病毒颗粒的大小、形状和结构,又可以鉴定病毒的种类。优点是方法先进、灵敏度高、能在植物粗提取液中定量测定病毒。但需一定的设备和技术。

4、简述植物无病毒原种长期保存的方法。

(1)低温保存:将茎尖或小植株接种到培养基上,置低温(1-9℃)、低光照下保存。材料生长极缓慢,只需半年或一年更换一次培养基,又叫最小生长法。 (2)冷冻保存(又叫超低温保存),一般以液氮(-196℃)保存植物材料。在如此低温下,新陈代谢活动基本停止,处于“生机停顿”状态 5、植物脱毒的意义

1)、能够有效地保持优良品种的特性 2)、快速繁殖品种,使优良品种迅速应用 3)、生产无病毒种苗,防止品种退化 4)、节约耕地,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5)、便于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