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2009-2010第二学期调研考试高一地理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衡水中学2009-2010第二学期调研考试高一地理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23b265af01dc281e53af0eb

50.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较快的关键因素是

A.国际经济背景 B.对外开放政策 C.良好的区位条件 D.侨乡优势 5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52.以下工业中,最有可能在20世纪60~90年代初从日本迁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A.服装制造业 B.钢铁工业 C.生物制药工业 D.化学工业 53.该种产业部门的迁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是

A.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 B.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能源丰富的优势

C.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资源丰富的优势 D.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提供契机

54.珠江三角洲的下列条件中对台商不具有吸引力的是

A.地形气候 B.廉价的劳动力 C.众多的发展机会 D.广阔的市场空间 55.珠三角经济发展快,成为我国重要的城市群,与该地区城市化发展密切相关的农业部门是

A.畜牧业 B.谷物种植业 C.园艺业 D.迁移农业 下图为“某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完成2题。 56.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57.该流域的洪水危害最易发生的河段是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58.田纳西河为了有效控制洪水灾害,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建设和完善巨大航运网 B.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业

C.兴建大坝,疏通河道 D.发展畜牧业,改善气候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2题。

59.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 B.汽车产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 60.该产业部门属于

A.劳动密集型工业 B.技术密集型工业 C.原料指向型工业 D.资金密集型工业

Ⅱ卷(综合题40分)

注意:请将综合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1.读我国某河流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造成流域内Ⅰ、Ⅱ两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2).Ⅰ、Ⅱ两区域的分界线是 (明确的、模糊的)。 (3).Ⅰ、Ⅱ两区域水能资源丰富的是 ,航运价值较大的是 。

(4).合理开发利用该河流的资源优势,正确的是( )

A.开发Ⅰ区河流侧重修建大型水库以发展旅游业和航运 B.开发Ⅱ区河流侧重水力发电和灌溉

C.Ⅱ区河流沿岸应广泛发展茶树种植 D.Ⅰ区河流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应同时进行 2.东北地区是我国以机械等部门为主的老工业基地。下表为“东北产业结构变化表”,图为“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结合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请简述东北地区发展机械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至少答出三条)。(3分)

(2)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之一。与1978年相比,2005年产业结

构的变化特点是什么?(3分)

(3)图中,字母A表示 工业,B表示 工业。(2分)

(4)工业旅游是指以工业生产场所、工业产品、工业生产工艺过程等为主要吸引物开发的旅游项目。东北地区开发工业旅游的优势条件是 。(1分)

(5)试分析图示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的优点对于资源型城市发展可借鉴的地方。(1分) 2.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回答问题:(5分)

(1)“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 垄黄”白居易的这首诗描写的是图中哪个地区?这里 种植该农作物有利的自然条件是什么?(2分)

(2)A为 带,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2分)

(3)田纳西河流域主要位于图中 (填代号)农业带。(1分)

4.图a和图b分别记录了我国西北某地绿洲和邻近荒漠某年6月1日(晴天)近地面大气温度和水平风速日变化状况。读图计算并回答问题:(10分)

图a 图b

(1)6月1日绿洲的气温日较差约 C,荒漠的气温日较差约 C。 (2)与荒漠相比,绿洲全天风速较 ,风速日变化幅度较 。

(3)22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 ,风速比荒漠 。白天(6时至18时),

0

0

绿洲的气温比荒漠 ,风速比荒漠 。

(4)上述现象表明,绿洲植被可以 气温日变化幅度,还可以 风速。由此可见,绿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邻近荒漠的侵袭。

5.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0分)

材料1 2009年4月26日,以“创新、合作、共赢、崛起”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隆重开幕,来自中部地区的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六省的高层决策者及国内外1.6万客商云集合肥,共谋中部发展崛起大计。 材料2 我国“中部地区”位置图

(1)在中部地区六省中,B是 省,该省所在地形区名称 ,该地形区的自然土壤为 ,适宜发展的经济作物 。

(2)AB两省农业发展中面临的共同生态环境问题是 (1分) (3)安徽省自然地理上可划分①、②、③三个区域,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 (填数码)区域;①、②两区域之间的分界线是 。(2分) (4)近年来,安徽省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之一。请分析说明产业转移对该省的区域发展有哪些影响?(提示:可以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回答)(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