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th一次中间再热煤粉锅炉设计毕业论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420th一次中间再热煤粉锅炉设计毕业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2412843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c

能进行必要的理论分析和提出合理建议。 整体校核热力计算的主要部分:

1锅炉辅助设计计算,这部分目的是为了后面的受热面的热力计算提供必要的基本计算据据或图表。

2受热面热力计算,其中包括热力计算提供结构数据的各受热面的结构计算。

3计算数据的分析,这部分内容往往是鉴定设计质量、考核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主要依据。

二、设计资料:

(一)、设计题目:420t/h一次中间再热煤粉锅炉 (二)、原始资料 1.锅炉蒸发量D1 420t/h 2.再热蒸汽流量D2 350t/h 3.给水温度tgs 235‵ 4.给水压力Pgs 15.6MPa

5.过热蒸汽温度t1 540‵ 6.过热蒸汽压力p1 13.7MPa

? 330‵ 7.再热蒸汽(进)温度t2?? 540‵ 8.再热蒸汽(出)温度t2? 2.5MPa 9.再热蒸汽(进)压力p2?? 2.3MPa 10.再热蒸汽(出)压力p2?注:以上压力为表压。 11.周围环境温度20‵ 12.燃料特性

Car Har Oar Nar Sar Aar War Vdaf Qar,net (kj/kg) DT (‵) 1200 ST (‵) 12400 FT (‵) 1290 (%) (%) (%) (%) (%) (%) (%) (%) 50.58 3.79 4.65 1.49 2.17 22.63 14.69 28.10 20400 13.制粉系统 中间储仓式,热风送粉,筒式钢球磨煤机 14.汽包工作压力 15.2MPa(表压)

提示数据:排烟温度假定值tpy=117‵;热空气温度假定值trk=320‵

三 锅炉整体布置得确定

(一)、锅炉整体的外型——选п形布置

选择п形布置的理由如下:

(1) 锅炉排烟口在下方,送、引风机及电除尘器等设备均可以布置在地面,锅炉结构和厂房较低,烟囱也可以建造在地面上;

(2) 在对流竖井中,烟气向下流动,便于清灰,具有自身除灰的能力;

(3) 各受热面易于布置成逆流方式,以加强对流换热; (4) 汽机、锅炉之间连接管道不长。

(二)、受热面的布置

在锅炉炉膛内侧,全部布置膜式水冷壁受热面,其他受热面的布置主要考虑蒸汽参数、锅炉容量和燃料性质的影响。

本锅炉为超高压锅炉,汽化吸热较小,加热吸热和过热吸热相应较大。为使锅炉炉膛出口排烟温度降低至要求的数值,避免水平烟道内的对流受热面超温和结焦,从而保护对流受热面,除在水平烟道内布置对流过热热器外,还在炉膛内上方布置全辐射式的前屏过热器,炉膛出口布置半辐射式的后屏过热器。为减少前、后屏过热器中的传热温差,在炉顶及水平烟道的两侧墙,竖井烟道的两侧墙和后墙均布置包覆过热器。

为减少热偏差,节约金属材料量,再热器采用二级再热方式,其中高温再热器对流过热器后的水平烟道,低温再热器布置在尾部烟井。为了再热汽温的调节,使负荷在100%~75%之间变化时,再热器出口汽温保持不变,尾部烟井的上部由隔墙省煤器分隔成两个烟道,主烟道设置低温再热器,旁路烟道设置旁路省煤器,前、后隔墙省煤器采用膜式结构,在旁路省煤器下方的45°管上装有20块烟气挡板用于再热汽温的粗调。在烟气调节挡板的下方烟井设置主省煤器。根据锅炉的参数,省煤器出口工质状态选用非沸腾式的。

热风温度要求较高,采用两台¢6.7m受热面旋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安装于9米平台上,属炉外布置,其具有结构紧凑、节约材料、维护方便的特点。

在主省煤器的烟道转弯处下部,设置落灰斗,在转弯处离心力的作用下,颗粒较大的灰粒顺落灰斗下降,有利于防止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堵灰,减轻除尘设备及引风机的负荷。 锅炉整体布置如图一所示。

(三)、锅炉汽水系统

按超高压大容量锅炉热力系统设计要求,该锅炉汽水系统的流程设计如下: 1 过热蒸汽系统的流程 汽包 顶棚过热器进口集箱

炉顶及尾包覆过热器管系

悬吊管过热器管系 尾部包覆过热器后集箱 尾部左右侧包覆过热器下后集箱

悬吊管过热器出口集箱

尾部左右侧包覆过热器后上

尾部左右侧包覆过热器管系(上升)

集箱尾部左右侧后包覆过热器管系(下降) 尾部左右侧包覆过热器下前集箱

水平烟道左右侧前包覆过热器管系(上升) 水平烟道左右侧前上包覆

过热器集箱 前屏过热器 后屏过热器 对流过热器进口集箱 对流过热器管系 对流过热器出口集箱集汽汽箱 汽轮机高压缸。 2 水系统的流程

给水 主省煤器进口集箱 主省煤器管系 主省煤器出口集箱 前隔墙省煤器进口集箱 前隔墙省煤器管系 隔墙省煤器出集箱

后隔墙省煤器进口集箱 后隔墙省煤器管系 墙省煤器出集箱 旁路省煤器进口集箱 旁路省煤器管系 旁路省煤器出口集箱 省煤器引水管 汽包 下降管 水冷壁下联箱 左右侧墙水冷壁 水冷壁上联箱 汽包 前后侧墙水冷壁

3 再热蒸汽系统的流程

汽轮机 低温再热器进口集箱 低温再热器管系 低温再热器出口集箱 高温再热器进口集箱 高温再热器管系 高温再热器出口集箱 再热器集汽集箱 汽轮机中压缸。

(四)、锅炉总体概况

锅炉为单汽包,自然循环煤粉炉,呈∏形布置,适应露天。汽包中心标高为42300mm,布置在炉前距水冷壁中心线2660mm处。采用4根¢419×36mm大直径下降管。炉膛由密封良好的¢60×6mm鳍片管膜式水冷壁组成,炉膛截面深×宽=8840×9600mm,宽深比为1.085,近似正方形。燃烧器呈四角大小双切圆布置。炉膛上部出口处,沿炉膛宽度方向布置6片前屏过热器,横向节距为1350mm,其后布置14片后屏过热器,横向节距为630mm。

高温对流过热器布置在后屏过热器之后,位于折焰角的斜坡上,低温过热器由侧墙包覆管、后墙包覆管以及炉顶包覆管组成。再热器分高、低温两组,分别置于水平烟道以及尾部竖烟井。全部受热面采用悬吊和支承相结合的方式。竖烟井深度7500mm,其上部由隔墙旁路省煤器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