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简答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口腔医学简答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29022114b35eefdc8d33370

?述上颌骨骨折的分类及临床表现。(8分) 骨折分类及走向(Le Fort分类)3分 临床表现:5分

A不同类型骨折的波及范围:II型骨折可能伴发颅前窝骨折(0.5)III

型骨折常致颅面分离(0.5)。

B 骨折段移位(0.5)一般常出现向后下移位(0.5)

C 咬合关系错乱(0.5) 患侧早接触(一侧骨折)或后牙早接触(双侧骨折)(0.5)

D 眶及眶周变化(0.5)眶周瘀斑(眼镜征)甚至复视(0.5) E 颅脑损伤(0.5) 可伴发颅底骨折,脑脊液鼻漏等(0.5)

3.试述颌骨边缘性骨髓炎和中央性骨髓炎的鉴别诊断。(8分) 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1)感染来源以龋病、牙周膜炎、根尖感染为主 (2)感染途径是先破坏骨髓,后破坏骨皮质;再形成骨膜下脓肿或颌周间隙感染。因此,骨髓质与骨皮质多同时受累 (3)临床表现可以是局限型,但以弥散型较多 (4)骨髓炎病灶区周围牙松动,牙周有明显的炎症 (5)病变多在颌骨体,也可以波及下颌升支 (6)慢性期X线所见病变明显。可以有大块死骨块,与周围骨质分界清楚,或伴有病理性骨折 上述各点每点0.5,要求适当展开,分值2分

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1)感染来源以下颌智齿冠周炎为主 (2)感染途径是先形成骨膜下脓肿或颌周间隙感染。主要破坏骨皮质,很少破坏骨髓质 (3)临床表现多系局限型,弥散型较少 (4)骨髓炎病灶区周围牙及牙周组织无明显的炎症 (5)病变在下颌角及下颌支,很少起于或波及颌骨体 (6)慢性期X线所见病变多系骨质疏松、脱钙或骨质增生,或有小块死骨,与周围骨质无明显分界 4.简述颞下颌关节内强直和关节外强直的鉴别诊断要点。(8分) 概念2分,真性关节强直和假性关节强直的鉴别诊断要点如下:

①病史:前者为化脓性炎症病史,损伤史等;后者为口腔溃疡、上下颌骨骨折史、烧伤以及放射治疗史等。(1) ②颌间瘢痕:前者无;后者有。(1)

③面下部发育:前者严重畸形(成年后患病不显);后者畸形较轻(成年后患病无影响)。(1)

④牙合关系:前者严重错乱(成年后患病不明显);后者轻度错乱(成年后患病无影响)。(1)

⑤X线征:前者为关节间隙消失,关节部融合呈骨球状(纤维性强直的关节间隙存在但模糊);后者关节部正常,上颌与下颌之间间隙可以变窄,密度增高。(2) 关节内强直 关节外强直 病史 化脓性炎症病史、损伤史 口腔溃烂、上下颌骨骨折史、烧伤以2 及放射治疗史 有 颌间瘢痕 无 1.5 畸形较轻(成年后患病无影响) 面下部发育 严重畸形(成年后患病不显) 1.5 轻度错乱(成年后患病不显) 咬合关系 严重错乱(成年后患病不显) 1.5 关节部正常,上颌与下颌之间间隙可X线征象 关节间隙消失,关节部融合成骨球状

以变窄 1. 1.简述各种牙源性颌骨囊肿的组织来源和形成机制。(10分)

(1) 根端囊肿:是由于根尖肉芽肿,慢性炎症的刺激,引起牙周膜内的上皮残余增生。增生的上皮团中央发生变性与液化,周围组织液不断渗出而逐渐形成囊肿。 (2) 始基囊肿:发生于造釉器发育的早期,牙釉质和牙本质形成之前,在炎症和损伤刺激后,造釉器的星网状层发生变性,并有液体渗出蓄积而成。 (3) 含牙囊肿:发生于牙冠或牙根形成之后,在缩余釉上皮与牙冠之间出现液体渗出而形成。 (4) 角化囊肿:来源于原始的牙胚或牙板残余。

2.简述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的“无瘤”操作,(10分)

2.(1)切除在正常组织内进行;(2)避免切破肿瘤,污染术区;(3)避免挤压瘤体,减少扩散机会;(4)创口缝合时须更换手套及器械;(5)用大量低渗盐水冲洗创面,并可用化疗药物冲洗湿敷,或术区的区域性静脉或动脉灌注化疗药物。

3..简述中厚皮片的概念和特点。(5分)

3.中厚皮片又名Blair皮片。它包括表皮层及一部分真皮层。在成年人此层的厚度约为0.35~0.80mm,相当于皮肤全厚的1/3~3/4厚度。前者又称薄中厚皮片(0.37~0.5mm),后者又称厚中厚皮片(0.62~0.75mm)。此种皮片移植后,生活能力较强,收缩的程度较刃厚皮片小,且皮片柔软,耐磨性较好,色素沉着变化较轻,外观及功能的恢复均较好。它是颌面外科手术中较常用的一种皮片移植方式。可用于功能部位的新鲜创面,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皮肤和/或粘膜的缺损。

4、对比旋转推进瓣和下三角瓣法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的优缺点 (8分)

4.旋转推进瓣法的优点是;切除组织少,鼻底封闭好,鼻小偏斜可获得较好的矫正,患侧人中下份的瘢痕线摹拟了人中嵴形态;唇弓形态较好。缺点是:定点灵活性大,初学者不易掌握;完全性唇裂修复后,患侧唇高常嫌不足。下三角瓣法的优点是定点明确,能恢复患侧唇应有的高度,缺点是患侧的三角瓣嵌入健侧上唇下1/3部,愈合的瘢痕有损于正常人中的解剖形态;在患侧白唇需切除少量正常组织,而使上唇较紧。用于不完全性唇裂整复,常发生患侧白唇过长的现象。

1.请简述唇裂的分类。(5分)

单侧唇裂(完全裂、不完全裂)(1分) 双侧唇裂(完全裂、不完全裂)(1分)

按缺损程度分:I度:缺损限于红唇(1分)

II度:缺损累及白唇,未及鼻底(1分) III度:裂隙裂至鼻底(1分)

2.皮片的分类和特点。(10分)

刃厚皮片(0.5分) 包含表皮及一小部分的真皮乳头层,其厚度在成人约为0.20~0.25mm左右(0.5分)。抗感染和存活能力最强,新鲜或肉芽创面上均易生长。皮片薄而脆,成活后挛缩大,呈现皱折,色泽深暗,经不住负重和摩擦。在肌腱、肌肉及关节部位生长后会影响活动。常用于感染的肉芽和骨创面。取皮区可通过上皮爬行愈合。(2分)

2.中厚皮片(0.5分) 包含表皮及较多的真皮层组织,厚度为皮肤的1/3~3/4(0.5分),薄中厚皮片(0.5分)的厚度在成人约为0.375~0.5mm,厚中厚皮片(0.5分)约为0.625~0.75mm。成活后质地较柔软,耐摩性较好,色泽变化较轻,挛缩较少,抗感染的能力稍弱。厚中厚的供皮区常常产生增生性瘢痕。凡切除身体表面的任何病变组织,瘢痕挛缩区,皮肤撕脱伤后遗的创面,或骨创面,均可立即行中厚皮片移植术。(2分)

3.全厚皮片(0.5分) 其组成包含表皮及真皮的全层。一般约为1.1mm(0.5分)。这类皮片移植成活后与正常皮肤接近,有润泽,颜色改变少,柔软,有松动性,能经受一定的摩擦及负担压迫,后期挛缩也较少。但抗感染力较差,对受皮区创面要求较高。供皮部位不能自行愈合,必须缝合,或用较薄皮片修复,所以取皮面积受限制。一般用于面积较小的新鲜创面的小面积植皮。2分

3.请简述上颌窦癌的临床特点。(10分)

上颌窦癌因其位于上颌窦内,早期无症状,肿瘤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有较明显的症状而被发现(1.5分)。根据肿瘤的发生部位,临床上可出现不同的症状:

1)鼻部症状 癌肿破坏上颌窦的内壁可产生鼻出血、鼻塞、患侧嗅觉减退等鼻部症状。(1.5分) 2)口腔症状 当癌肿向上颌窦下壁发展时,可出现牙齿松动、疼痛、颊沟肿胀,牙龈肿块等症状。(1.5分)

3)眼部症状 癌肿破坏上颌窦上壁进入眼眶时,可出现眼球突出、移位、结合膜充血、复视、溢泪现象。(1.5分)

4)面颊部症状 癌肿侵犯到上颌窦前壁,破坏骨质后,可使患侧面颊部突起,颊沟消失,甚至皮肤破溃、肿瘤外露,形成皮肤癌瘘。(1.5分)

5)其它症状 肿瘤侵及上颌窦后壁时可累及翼腭窝的翼板和翼肌,导致张口受限。晚期的上颌窦癌可扩散到筛窦、蝶窦、颧骨及颅底,甚至颅内,可引起剧烈的头痛。(1.5分)

上颌窦癌的颈淋巴结转移较晚,一般转移至同侧的颌下及颈深上淋巴结,远处转移少见。(1分)

5.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和流行性腮腺炎有何异同点?(10分)

1 同:腮腺区肿胀、疼痛,发热、高烧等全身症状。 细菌感染,以金葡菌为主 多见于成人,术后体弱者 多数为单侧发病 腮腺导管口红肿、充血、溢脓 白细胞总数升高,中心粒细胞比例升高 转变为慢性炎症后,可反复发作 抗生素治疗,脓肿形成后切开引流 病毒感染 5~15岁少年儿童,有传染接触史 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病 腮腺导管口无红肿,分泌物清亮 白细胞总数升高,淋巴细胞比例升高 一次感染终生免疫 抗病毒治疗,不予手术 1 1.5 1.5 1.5 1.5 1 1 1、请简述牙拔除术的适应证?

答:牙拔除术的适应证是相对的,在决定拔除一颗牙齿前,应当仔细地考虑这颗牙齿的功能和生理意义,因为拔除一个并非必须拔除的牙齿意味着不必要的局部组织毁坏和牙齿功能丧失。常见的拔牙适应证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