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破题致胜微方法(古代文化常识系列)古代文化常识(一) - 年龄常见称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高中语文破题致胜微方法(古代文化常识系列)古代文化常识(一) - 年龄常见称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2e3e376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9c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古代文化常识(一)-年龄常见称谓

【题文】 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对文言文的考查拓展到了文化常识,增加了文言文的考查难度。为了准确地把握文言文大意,争取得高分,我们必须系统梳理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年龄常见称谓就是文化常识中经常考到的一部分内容,古人到底如何称年龄呢?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1.

襁褓:

婴儿。襁指婴儿的带子,褓指小儿的被子。 孩提:2~3岁的儿童。 2.

垂髫(tiáo ):

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3.

总角:

指幼年儿童。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4.

豆蔻年华:

指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女子。(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5.

及笄jī :

指15岁女子。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6.

束发:

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7.

冠、加冠、弱冠:

20岁男子(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 孔子自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论语·为政》 ) 8.

而立:

指30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1

9. 不惑:

指40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10. 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 指50岁

11. 花甲、平头甲子,耆,耳顺:

指60岁。中国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为一甲子,又因干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又称花甲。 12. 古稀:

指70岁。“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

? 汉时戴圣所辑的《礼记·曲礼篇》: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耋,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 13. 耄(mào)耋(dié): 指八九十岁。 14. 期颐:

指百岁。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 称百岁为“期颐之年”。 【学以致用】 1.

下列文化常识中说法不确切的一项是( )

A.“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中的“总角”和“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垂髫”都是指幼年儿童。

B.“束发”“及笄”分别表示男女15岁,而“结发加冠”则表示男子已经20岁了。

C.古人称六十岁为“花甲”“耳顺”,七十岁为“古稀”,八九十岁为“耄耋”,一百岁为“期颐”。 D.古代作品可以地名、书斋名、谥号、名号、字号、官职年号来命名。如《临川先生文集》《欧阳文忠公文集》《杜工部集》就是分别以地名、谥号、官职来命名的。 2.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有取字、号的习惯。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人们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而称其字、号。

B古人有一些表示特定关系的称呼。加“太”表示长一辈,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长,加“从”表示叔伯关系。

C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加以褒贬善恶的一

2

种称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唐宋以来的皇帝都改称庙号。 D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到了清代,才规定一帝一元,比如,清高宗的年号是“乾隆”。

3.判断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的正误,有错之处请在下面划横线并在后面横线上改正。 (1)笄是年满十六岁的少女所举行的象征可以婚配的仪式,笄礼之后女子可以梳髻。 (2)“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

4.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称谓,你知道下面表示年龄的词语吗? 十三岁称为( ) 二十岁称为( ) 三十岁称为( ) 四十岁称为( ) 五十岁称为( ) 六十岁称为( )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浦东国际机场边检大厅,有这样一位服务标兵,她无论出现在哪里,脸上始终挂着一抹微笑,真诚、甜美、亲切,让人难以释怀。 ..

#B.这六位老人,年纪最小的也已82岁,都是参加过抗战的老兵。如今,虽已是古稀之年,但..他们都还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回忆起当年,感慨万千。

#C.虽然面临的困难和不利因素很多,但是,作为这项改革实验的始作俑者,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把这项工作进行下去,并且做得越来越好。

#D.地震异地安置区首批“农家乐”开业,灾区民房重建基本完成,学生提前搬入新校园……纷.至沓来的重建喜讯报告着灾区的重生。 ...

6.中国古代不同年龄有不同的特定称谓,下列年龄称谓按实际年龄由小到大排列有误的是 A.而立、知命、从心、耳顺 C.志学、弱冠、而立、不惑 7.(2016高考 天津卷)

下列各句所涉及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3

B.弱冠、不惑、知命、花甲 D.不惑、花甲、从心、期颐

②豆蔻梢头二月初 ③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④年近知命,位止方州 ⑤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A.③①②④⑤ #B.③②①⑤④ #C.②④③①⑤ #D.②①③⑤④

8.我国古人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 趣。古代的“及笄jī之年”、“弱冠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花甲之年”指称的年龄分别是:()

A、15岁、20岁、30岁、40岁、60岁

B、女子15岁、男子20岁、50岁、60岁、70岁 C、女子15岁、男子20岁、30岁、40岁、60岁 D、13岁、20岁、30岁、50岁、60岁

9.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湜(shí)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湜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率诸使者合荐之。

西将高永年死于羌,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蒙往秦州逮治。至秦,仲武等囚服听命,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案未上,又拜御史中丞。蒙奏言:“汉武帝杀王恢①,不如秦缪公赦孟明;子玉缢而晋侯喜,孔明亡而蜀国轻。今羌杀吾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繇之而死,是自艾其支体也。欲身不病,得乎?”帝悟,释不问。 迁刑部尚书,改户部。比岁郊祭先期告办,尚书辄执政,至是,帝密谕之。对曰:“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一日,帝从容问:“蔡京何如人?”对曰:“使京能正其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帝颔首,且使密伺京所为。京闻而衔之。

大钱法敝,朝廷议改十为三,主藏吏来告曰:“诸府悉辇大钱市物于肆,皆疑法当变。”蒙曰:“吾府之积若干?”曰:“八千缗。”蒙叱曰:“安有更革而吾不知!”明日,制下。又尝有几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