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品行业的现状及分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中国纺织品行业的现状及分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2f1bb3e0066f5335a81213f

作为纺织行业全球第一生产、出口、消费大国,我国的纺织品出口

总量占据全球的25%。近年来,我国纺织出口市场存在着低价竞销、恶 性竞争,等问题,屡遭国外特保、反倾销政策,出口企业面临困境,规范 纺织品出口秩序刻不容缓。

1.中国纺织业出口竞争秩序的现状分析 1.1 市场集中化问题

我国纺织品出口的无序竞争反映在出口市场的分布上。在实施多 元化战略的过程中,出口市场仍过于集中,出口市场结构不尽合理、分 布不平衡。据统计,中国有约75%的出口产品(含香港)集中在西欧和 北美,东欧、东盟、非洲和俄罗斯等出口市场仍不被关注。 1.2 低价竞销

这些年来,低价推销成为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主要竞争手段。外贸 出口增长主要是依靠量的增加来实现的,经济效益是下降的。我国企 业在海外市场的自相竞争,低价竞销,使我国出口产品投入多、收益 少,外汇收入损失严重,造成了肥水外流,加剧了利润率的下降。 1.3 过度竞争

过度竞争的市场结构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产业中进入了大量的企

业,产能严重过剩;产品价格长期处于产业平均成本之下,企业利润维 持低水平,产业的平均状况恶化;在产业低效益的前提下,企业存在退 出障碍, 加上现有的出口政策又不能有效地实现优胜劣汰的市场法 则,使这种状况越来越严重。 1.4 侵害知识产权现象严重

纺织面料的技术含量相对比较低,比较容易模仿,造成无能力技 术创新的企业不开发,有能力开发的企业不愿开发,都想找现成的样 板进行模仿,导致有技术开发能力的企业也不能在市场中快速发展壮 大。企业在成本较高而收益较小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动力去开发新产 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1.5 满足低端市场,缺乏品牌意识

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比重很 低,在国际贸易中获取的比较利益较少,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较 弱。大量企业从事贴牌出口,主要是在加工制造环节参与国际分工,以 品牌为标志的研发和营销等高增值环节参与很少,这样既影响了贸易 收益,不利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和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同时,这种低 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产品往往更容易遭到反倾销调查。 1.6 纺织出口频遭绿色壁垒

国际上的绿色消费潮流已经开始影响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随 着绿色、生态等观念逐渐被消费者所广泛认同,对纺织品服装的生态 要求将迅速成为阻碍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的主要 障碍。

2.出口竞争秩序混乱的成因分析

给我国纺织业造成的危害是重大的,影响也是持久的,对此我们 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认真分析,总结其成因如下: 2.1 政府对纺织品出口的干预。

当前我国外贸出口计划是指导性的,但出口计划指标仍然具有较

大的刚性。因此,他们为竞相出口而不惜工本和不择手段,拼命自相增 加出口数量。这是我国企业在国外市场低价竞销的重要原因。 2.2 行业协会无法发挥有效作用

我国纺织行业协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是所含行业覆盖面过窄

而产生社会合法性不足。覆盖面窄,意味着协会所能掌握的企业和行 业的信息不充分,难以发挥综合性的协调功能,以至于外贸企业的经 营产生只注重本部门或本人的经营业务,而不考虑整个企业、行业的 整体秩序和效益,直接造成了无序竞争。 2.3 纺织品出口企业的内部管理问题

出口企业以业务员为运作中心,产权不清、责任不明问题,始终得 不到彻底解决。外贸企业的经营就是各个业务员的个别经营,短见倾 向较严重,从而产生只注重本部门或本人的经营业务,而不考虑整个 企业、行业的整体秩序和效益;其次,生产投入不足导致大量高素质人 才流失;再次,出口企业不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需要,还处在低层次的 竞争状态,缺乏联合自强、互利共赢的意识。 2.4 法律法规不健全及执法不严

从出口产品的生产力要素到产品的生产,再到产品的销售等各个

环节,中国都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健全,或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 如《反不正当竞争法》虽然规定了规范低价销售的行为,但却没有规定 相应的法律责任,在实施当中,并未发生过一起案件,相关部门也没有 主动处理过一起这样的案件。在执法方面,一些地方为了一方利益,往 往执法不严。

2.5 纺织标准与国际标准差距大

我国的纺织标准同欧美国家的标准相比,对最终消费者的实际使 用要求考虑得不够充分,检测项目与国外标准也有很大差别,对涉及 安全、卫生的项目未列入强制性检验,因此按现行国家标准生产的纺 织品不能满足国际市场的要求。容易给保护区主义提供借口,引起进 口国的抵制。

3.解决当前状况所应采取的对策 3.1 加强政府的管理与监督

政府面临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要构建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

境,让企业有更大的自由和选择权。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建立有效率 的市场结构和定价机制,限制或禁止那些可能导致环境的破坏、自然 资源的浪费的竞争行为; 减少和消除政府对市场竞争的不当干预;减 少对行政性垄断企业的保护;减少对市场准入的管制;进一步推进价 格市场化;减少行政审批,加强市场监管;减少政府直接办企业的数 量。建立有利于形成有效竞争的产权制度,对企业的兼并收购,战略联 盟等予以监督,纠正和禁止不利于有效竞争的定价机制,增强政府干 预过程的透明度,避免掌权的人滥用权力。 3.2 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

行业协会应加强对企业全方位的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

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真正地代表企业和本行业的整体利益,以谋求本 行业企业的共同发展为已任。积极推动制定行业自律公约,对于以不 正当手段争夺客户、实施侵害知识产权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成员企

业,应公开予以严厉的谴责,必要时可建议政府主管部门给予制裁,以 建立和维护正常的、规范的出口竞争秩序。在企业与社会的有关方面 发生矛盾时, 行业协会代表企业与有关方面进行求同存异的友好协 商,以维系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3.3 我国纺织企业应加快自身结构调整步伐, 适应出口市场的需 要

出口企业应加强研究与开发,努力提高产品档次、质量、加工深度 和附加值,开展一场中国产品品质形象大革命,实现名牌向名牌资本 大转换。首先,全面提高企业内部人员的素质,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提高工作效率。其次,清楚自己品牌的定位。再次,企业应该密切关注 政府部门及相关协会发布的相关产业信息关注相关预警信息,并对新 贸易壁垒进行深入的认识。企业要大力使用环保型材料,在企业在开 展绿色纺织技术攻功,提高绿色纺织品的出口加工水平。在生产过程 中注意环境的保护,实现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下转第281 页) 中国纺织业出口竞争秩序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彭剑

(宜春学院江西宜春336000)

【摘要】纺织行业是我国创汇的第一大户,但我国纺织业出口竞争秩序现状不容乐观,而且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品牌意识淡薄,整体素

质不高,对国际上的各种贸易壁垒无所适从,制约了我国纺织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出口竞争秩序的含义入手,结合我国纺织业出口现状,探寻 了导致其无序竞争的原因,阐述建立合理有序竞争秩序的对策,使纺织业的出口竞争秩序更加合理、有序。

【关键词】竞争秩序;过度竞争;低价竞销;行业协会;政府 ○高校讲坛○ 283

科技信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08 年 第36期 ● 科

(上接第265 页)工的综合待遇,从而增加员工满意度,员工流失率自 然就会下降。

降低成本,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由于人员的物色、面试、招聘、培 训及考核等工作都需要较长的时间, 企业要为此耗费大量的人力、物 力和财力,而且中小企业的员工流失现象很严重,企业不得不经常苦 于新员工的招聘、培训等事务性的工作。如果外包给专业的公司来做, 企业就可以从这些繁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裁减不必要的人员,从而 使企业关注于附加值高、对企业影响更大的专业工作。

集中资源聚焦核心能力。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中小企业受

人、财、物等资源的限制,不可能对企业的各个方面给予同等关注,往 往有所侧重,注重寻求自身在特定环节上的竞争优势。比如,对于一个 生产性企业而言,生产技术可能是它的强项,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可 能是它的弱项,而外包后企业就可以充分利用有限资源,集中力量于 企业的战略核心环节。

降低风险。由于所处环境的限制,中小企业对人力资源市场的了

解远比不上专业公司。经常看见中小企业花高薪聘请某方面的专业技 术人员,如果此人确实能够为企业创造出附加价值,那结果自然是皆 大欢喜,但如果是一个平庸之辈,那雇佣此人的成本对于中小企业来 说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若通过专业公司,则不必花费太高的成本, 就可以获得一个较好的专业技术人员,即使这个人不合适,专业公司 则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造成的损失不会由企业自己来承担。 综上所述,现阶段中小服装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根据自身实

际情况,合理规划,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将人力资源建设提升至 战略地位,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的深远影响。汇聚企业所需 人才,将有限的资源用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靳菲菲激励法:将“1”等于“10”大众商务:下半月,2007(7).-61-61. [2]王龙莎浅论企业管理中的职工循环激励法武汉: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06,19(5).-58-59.

[3]杜纲,钟敏企业人才的层次激励效应分析管理工程学报,2003,1.

[4]包晓闻等 管理制胜———20 家中国企业的顶级管理模式 北京:机械工业出 版社,2003.

[5]周东云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在实践中的应用煤矿现代化.2007 (3).-100-101.

[6]陈游芳服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02-17. [责任编辑:汤静] ● 科

件,形成一个综合性的,独立的,可单独运行的软件系统。它集数字教 学、图形处理、动画制作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难以理 解概念、动作的时空特征得到了生动的再现,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生 动性,为体育技术教学提供了先进直观的教学手段,弥补了常规教学 的不足,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体育技术教学综合 CAI 课件可以改变传统的技术教学模式, 优化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 量,能适应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2.我国体育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现状分析

综上所述,我国体育计算机辅助教学主要有以幻灯片为主、以视 频为主、以动画为主和多种方式混合四种形式,其中以幻灯片形式最 为简单,易于操作,而从教学效果而言,混合形式具有多种系统的的优 点,与体育技术教学中采用的传统辅助手段(如幻灯、挂图、录像等) 相 比, 它具有以下一些优势

①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②增加了体育技术教学课的知识涵盖

量。③强交互性。④快速精确的选择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精确控制。⑤ 高速度, 高存储。

体育教学与其他项目教学相比, 教学的场地大多集中于室外,这

就对计算机辅助教学所实施的项目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一般来讲,象 体操,武术,乒乓球一类的项目,由于教学活动大多集中在室内,较有 利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施;而象田径一类多在室外进行授课的项目 实施起来却有一定的困难。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计算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