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I Spec5DP与API Spec5D对比表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API Spec5DP与API Spec5D对比表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306e610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17

API Spec 5DP与API Spec 5D对比表

API Spec 5DP 6.2.7端部通径每个钻杆应采用直径比外螺纹端部规定内8.7通径要求试验(尺寸不同) 径dp至少小3.2 mm (0.125 in)的圆柱形通(API Spec 5D) 径规,对钻杆接头和加厚处的整个长度进行端部通径试验。通径规应至少101.6 mm (4 in)长。 6.2.8接头对中钻杆管体纵轴和钻杆对焊接头纵轴之间的6.4.8对准检查的要求(增加) 最大不对中不应超过下列值: (API Spec 7) —对于平行性偏差:指示表总读数4 mm (0.157 in); 对于角偏差:对于代号1:4-1/2和更大者为8 mm/m (0.008 in/in);对于小于代号1:4-1/2者为10 mm/m (0.010 in/in)。 钻杆接头的轴线应根据外径D表面确定,不受标志或钻杆接头表面加硬圈的影响。钻杆管体的轴线应根据管体外表面上长度至少400 mm (15 in)的表面确定。 6.3.2焊区屈服强度计算方式(增加) 焊区受拉时的屈服载荷,应大于公式(1)给出的钻杆管体的屈服载荷: API Spec 5D 无规定 API Spec 5D/7 除规格3 1/2in、13.30Lb的钻杆外,第1组所有外加厚钻杆都应用一根长为4in(102mm)、直径为d—3/16in(4.76mm)(小于表列钻杆直径d)的通径规在整个加厚规端部进行通径检查 钻管和焊接的钻杆接头纵轴的最大未对准偏差,从钻管外径和钻杆接头的大径测量,其平行的错变量不允许0.156in,其直线度偏差对大于等于41/2in的管子每英尺不超过0.008in,对小于41/2的管子每英尺不允许超过0.010in。 ?YW?AW???Ymin?AdP? ‥‥‥(1) 式中: 焊区大于管体 Adp——钻杆管体的横截面积,基于钻杆管体规定的尺寸; Aw——焊区最小横截面积; Ymin——钻杆管体规定的最小屈服强度; YW——焊区最小屈服强度(由制造商根据设计确定)。 计算焊区最小横截面积Aw的方法应按公式(2): 22A?DteW?0.7854,min?Dte,max ‥‥‥‥‥‥‥‥‥‥‥(2) 式中: Dte, max——钻杆制造商规定的最大许用内径; dte, min——钻杆制造商规定的最小许用外径。 6.3.6焊区横向测弯性能 导向弯曲试样弯曲之后,沿试样凸面上任何6.4.6.5导向横向方向测量的焊区外露缺陷不应超过3 mm 测弯重新试验 (0.125 in)。不应考虑试验期间试样拐角上出现的外露缺陷,除非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它们是由未熔合、夹渣或其他内部缺陷引起。 如有一个或二个导向弯曲试样试验结果不符合规定要求,制造厂可以选择从相同的焊接试件上制取另外二个重新试验的试样。如果这二个重新试验试样满足规定要求,则该批被接受。如果有一个或二个重新试验试样不满足规定要求,则该批被拒收。 6.4.4焊缝加工要求(增加) 6.4.5-6.4.6涂层(增加内涂层要求) 焊区内外表面应机加工和/或打磨齐平(目视无凿槽或截面突变)。 正常机加工操作的刀痕应是可以接受的。 内部涂层 当在采购协议中规定时,钻杆内部应在整个长度上加涂层,螺纹除外。涂层的型式应按照采购协议中的规定,涂敷和检验应按照协商达成的形成文件的程序进行。 外部涂层 除非采购协议中另有规定,否则,钻杆应有外涂层,以防运输中生锈。应规定涂层保护钻杆至少三个月,涂层宜光滑、不易碰伤和凹陷最少。 旋转台肩式连接的螺纹和台肩应具有螺纹护丝,以防其在运输和贮存期间损伤。除非采购协议中另有规定,否则,螺纹护丝的型式由制造商自行选择。 旋转台肩式连接适用的螺纹油,应在护丝安装之前,涂敷在干净螺纹和台肩上。除非采购协议中另有规定,否则,螺纹油的型式由制造商自行选择。 当采购协议中规定时,应涂敷储存螺纹油代替螺纹油。 11.6涂层(API 除非订货单进口有规定,否则管子应有Spec 5D) 外涂层,以防运输中生锈。应规定涂层保护钻杆至少三个月,涂层宜光滑、不易碰伤及很少凹陷。 6.4.7螺纹保护 6.15.4钻杆标志 1、钻杆管体上的钻杆标志 11.4喷漆标记钻杆管体漆印标志,应距内螺纹台肩大约1 (API Spec5D) m (40 in)处开始,应按照下列顺序,至少包括: a)钻杆制造商名称或商标; b)“ISO 11961”和/或“Specification 5DP”,如适用;指明符合API Spec 5DP的标志由制造商自行选择或按照采购协议中的规定; c)API会标标志要求,如适用; d)钻杆制造数据(焊接的年份和月份)。 e)尺寸标识(代号1); f)质量标识(代号2); g)钻杆管体钢级; k)钻杆适用的SR信息; i)钻杆适用的L2或L3(分别指PSL-2或PSL-3)。 2、钻杆接头上的钻杆标志 除非采购协议中另有规定,否则,钻杆接头应在图B.5所示的外螺纹根部模印标志(模印尺寸应由制造商自行选择决定),并应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a)钻杆制造商名称或商标; 漆印标记应位于管子外表面,从距离平端管子任一端不小于24in(610mm)处开始标记。漆印标记的顺序:规格、每英尺重量、管子钢级。 b)焊接月份:例如,“6”代表“6月”; c)焊接年份:例如,“07”代表“2007”; d)钻杆管体制造商名称或商标,由制造商自行选择决定; e)钻杆管体钢级:例如,“E”代表“E钢级”钻杆管体; f)产品钻杆管体质量标号(见表A.12或表C.12):例如“2”代表标准质量产品;对于在表A.12或表C.12中没有的标识,质量标号应由采购方和制造商之间通过协商达成一致; g)制造商自行选择决定的钻杆接头标识:例如,“NC50”代表NC50旋转台肩式连接;对于在表A.1或表C.1中没有的连接,标识应按照制造商的规定。 用槽和平台标志钻杆接头,应按照采购协议中的规定。 可以保留钻杆接头制造商在钻杆接头外表面上所做的标志。 7.2.3内加厚区域 7.2.11加厚椭圆度 7.3.1化学成分 钻杆管体的内加厚锥部区域的型面应光滑。内加厚结构应无可引起90°钩形工具挂住的任何锐角或截面突变。 在加厚外径上用千分尺测量的最大椭圆度,无 不应超过2.4 mm (0.093 in)。 化学成分应按照表A.4或表C.4中的规定。 5.1.化学成分要按本规范供应的钻杆应满足表3规定的求(API Spec 化学成分要求 5D) 6.3纵向冲击功第一组 根据采购方和制造厂家的协议,要求(API Spec 按本规范供应的钢管应符合SR19规定5D) 的要求;第三组 材料应符合6.4规定的要求及表6。 7.3.3-7.3.5夏比V-型缺口吸收冲击功要求 7.20标志(同6.15.4) 7.22文件要求 8.3.1化学成分 8.3.3硬度 对于钻杆管体或加厚部分,没有任何强制性的夏比V-型缺口吸收冲击功要求。选择性的要求见第E.4章SR19。 PSL-2和PSL-3的附加要求在附录G内。 比5D 增加检验证明书的要求和长度表的要求 化学成分应按照表A.4或表C.4中的规定。 API Spec 7无规定 钻杆接头内螺纹的硬度应在285 HBW~341 HBW范围之内 6.2.3、6.4.5.5 8.4.5按最小擦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擦伤,应对螺纹进行表API Spec 7无伤进行表面处理 面处理,例如磷化处理、镀铜或任何其他适规定 用的方法。除非采购协议中另有规定,否则,方法由制造商自行决定。表面处理应按照形成文件的程序进行。 8.4.7钻杆接头表面加硬圈 钻杆接头表面加硬圈可由采购方和制造商之间通过协商达成一致。购协议中应规定钻API Spec 7无规定 杆接头表面加硬圈的型式、位置、尺寸和公差,并应按照形成文件的程序进行施加。 8.13标志 钻杆接头外径应模印以下方面的内容: 6.6标志(API 1、钻杆接头大钳应按以下规定用字模刻a)钻杆接头制造商名称或商标; Spec 7) 制: b)钻杆接头标识(RSC型式或,表A.1或表a、制造厂的名称或商标; C.1中没有的连接,制造商规定的标识);b、“Spec.7”; 见表A.1或表C.1; c、钻杆接头应按表7第一列标识。 c)“ISO 11961”和/或“Specification 5DP”,2、钻杆接头外螺纹标识应按图11所示如适用;指明符合API Spec 5DP的标志由用字模刻制。这个标志是为了向钻杆构制造商自行选择或按照采购协议中的规定; 件公司指明钻杆接头与钻管连接而用。 d)API会标标志要求(见附录H),如适用; 3、由制造厂采用的其他标志,如钻杆接e)制造日期(年份和月份)。 头件号、质量控制检查员编号或制造厂制造日期应为3位或4位数字组成,1位或工艺号,都可被接受。 2位数字指明月,后面跟2位数字年,完成第8章的标志。在与上一版(见前言)的重叠试用期内按照本版ISO 11961制造的产品,可以用“00”识别为重叠期标识,而不是用月份; f)SR20,如适用; g)L2或L3(指PSL-2或PSL-3),如适用; h)可追溯性代码(可追溯性要求,见8.5)。 比API Spec 7增加了检验证明书的要求 钻杆焊颈尺寸和外螺纹内径与API Spec 5D 不一致 长度范围比API Spec 5D不同 化学成分要求改变 钻杆接头的拉伸要求 夏比V-型缺口纵向吸收冲击功要求比API Spec 5D更具体 试验频率(次) 8.15钻杆接头文件要求 表A.1 表A.3 表A.4 表A.5 表A.8 表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