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和路径探讨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大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和路径探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30907ef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3

大都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和路径探讨

◇ 高淑桂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大都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凸显,其一是大都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究竟具有怎样的特色?涉及到什么是大都市农村,大都市农村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即合理性问题;其二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建设大都市农村生态文明?涉及到如何确立生态思想,发展生态产业和完善生态环境的政策与法规等问题。下面就这些问题做一尝试性探讨。

一、大都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分析

大都市农村,就其内涵来说,是大都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属于农村但又具有城市的部分功能。它即不是城乡结合部,也不是小城镇,它具有农村的特色,同时承载着和大都市中心统一、协调互补的功能建设。伦敦的绿化圈、上海外环以外的广大农村等都属于大都市农村的范围。大都市农村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农村”,二是具有“大都市”的界定。

在讨论大都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之前,我们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即大都市农村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最根本的渊源在于单位面积土地对GDP的贡献率

的考虑。什么是大都市,有人从人口规模的角度界定为总人数超过200万的即为大都市;也有人从城市功能方面界定,认为大都市应具备四个特征,即能在较长时期内发挥国际性功能;运输系统发达,和周边区域能便利的实现发展共通;市场经济体系完善,第三产业发达;

城市基础设施与市政服务系统完善。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把大都市农村广袤的土地用于建设用地,单位土地产出对GDP的贡献都会更大;建设用地增多,就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当地百姓的收入相应增多。因此,大都市农村存在的合理性遭遇质疑。

但是,考察几个大都市,发现没有一个因为城市的发展取消了农村,比如,纽约近郊的宾夕法尼亚州、新泽西州、康涅狄格州是一片广袤的农村,纽约市区建设用地的使用更注重效率的提升。伦敦是英国的金融、文化、艺术、教育中心,周边是严格控制建设,以农田和休憩为主的绿带圈。几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际化大都市,都和农村相依傍而出现。上海,作为一个日新月异的海派国际大都市,也明确了建设用地天花板,即不能突破3226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模,在总量锁定的情况下,盘活存量,递减增量,提高单位土地的使用效率,同时,在闵行、青浦、金山、嘉定、崇明等外环区县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保护农村,并形成了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诸如,嘉定北管村、奉贤新叶村、青浦莲湖村、中步村、东庄村,崇明合中村、丰乐村等。

事实上,从理论层面看,大都市建设用地的承载力也足以支撑当地建设需求。资源短缺理论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资源的稀缺不会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事实上,资源一直都是稀缺的,关键在于对稀缺资源的使用效率。进一步,穆勒延伸了这一说法,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技术进步会大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缓解资源稀缺,但是对资源的使用不能达到极限水平。可持续发展理论则认为,资源的数量、承载力和环境的容量都是有限的,需要维护经济增长的生态潜力,使经济社会有一个稳定的生态环境,使资源环境“既

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由此,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层面,大都市农村都可以合理存在。那么,大都市农村的特色是什么?

(一)大都市农村是大都市和乡村的有机统一,具有统一性。

大都市农村是农村的一部分,具有农村的优点,比如,自然风光美好,空气清新,水质相对要好;同时,又有城市的一些优点,诸如一定的娱乐设施、充分的就业机会,居民消费能力较高等。受益于地理优势,大都市农村把大都市和农村的特色有机统一起来,显示了统一性。

关于大都市农村的特色,在1898年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Ebenezer Howard)提出的

“田园城市理论”中可见一斑,在这个理论中,分别剖析了城市、乡村和城市-乡村的优缺点, 他认为,城市的缺点在于大自然的气息缺乏,空气污浊,生活节奏快,人们相互之间较多隔阂;优点在于工作机会较多,收入多,娱乐设施配套齐全,街巷照明较好。乡村则典型地表现出:娱乐贫乏、除了耕作几乎没有其他工作机会、农耕时间长、收入低;但是农村具有没有过多人工痕迹的自然美,空气新鲜、水源干净、阳光清风;城市-乡村则摈弃了城市和农村的缺点,而兼具其优点,比如:保留了乡村的自然美,工作机会相对较多,具有田野和公园,水质良好,空气清新,住房宽敞等。

在霍华德的理论里,显然对“城市-乡村”是一种理想的勾画,但由于时代的不同,实践条件的不同,对这一目标的实现程度就会有所不同。在目前生态文明被提上重要议程的阶段,实现城市-乡村地域所追求的目标就成为一种现实可能。而这里所讨论的大都市农村,恰好契合城市-乡村的地域存在。

显然,农村比城市优越之处在于其自然风光的美好,更加自然和生态。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大都市农村作为近郊农村,发挥城市-乡村功能恰到好处。

(二)大都市农村承载着这座城市的人文精神,传承着一个区域的文化基因,具有文化传承性。

都市的变化日新月异,农村却相对稳定地维系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村是一个地区的文化基因库,同时,在传承中又有所变革,体现着这座城市的精神。城市精神是一所城市品格的集中概括,是大都市强大吸引力的源泉所在,无论是纽约的“梦想和创造”、还是伦敦的“不屈不挠”,都显示了一股精气神,释放着一座大都市的精神魅力。大都市农村不仅承载着所在区域的历史文化,而且体现着它所联系的这座城市的城市精神。

以上海为例,其农耕系统历经上千年而经久不衰,本身已经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上海的农村作为江南水乡,精耕细作是其内在的神韵,这也形成了上海人文中的精细。扩展到民间艺术,诸如泥塑石刻、剪纸漆绘、竹刻、编织,精巧细密,错落有致,充满着乡土气息和艺术美,传递着上海的民俗民情。而上海的农耕系统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上海水利的发达是分不开的,河网密布,河道纵横交错,水流交互贯通,水资源丰富,单青浦一个区就拥有河道1817条2155公里,天然湖泊21个近60平方公里,水面面积124.49平方公里,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达3.33公里。这为农田提供了必要的灌溉条件。纵横交错的水网的畅通,也需要人们相互之间的通力合作、协调、互助和宽容,这在无形之间形成了人们精细的品格和合作、和谐的价值观,融入城市的历史文化中,成为一种传承。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上海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强,在自身努力上升追求卓越品格的同时,也兼容并蓄,学习别家长处,随着时代的发展,水乡农村也适时地迈向国际大都市农村新的经营模式,体现着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

(三)大都市农村对大都市中心发挥着功能上的互补性。 首先是生态涵养功能,大都市发达的工业促进经济繁荣的同时也消耗着资源、污染着环境,农村适时地吸纳着这些污染,涵养了生态;其次是对市中心的农产品供应功能,庞大的大都市人口,对粮食蔬菜的需求一部分也来自于近郊农村,特别的,每个地方的果蔬都具有自己的特色,近郊农产品的供应使得广大市民能够品尝到当地特产;最后是旅游休憩功能,快节奏的城市生活,钢筋水泥的街道,使市中心的人们在忙碌之余能够在短途之外享受自然,放松身心,以更好地投入工作和生活。具体来看:

第一,农村对城市具有生态涵养功能。大都市的工业污染,使生态遭受了或多或少的破坏,最显著的要数水污染,大气污染、城市固体废弃物、噪音和电磁辐射污染,这些污染使生态环境不同程度地恶化。近郊农村极大修复并涵养了生态。以上海青浦区为例,青西朱家角、练塘、金泽是一片广阔的农村,也是饮用水水源地水生态保护功能区,以淀山湖区为中心是湿地水生态功能区,水清岸绿的水资源不仅增强了环境纳污能力,而且有效的保证了市

民对淡水的需求和饮用水安全。这部分水源,一部分来源于技术层面的保护,青浦区目前已完成二次供水设施改造50万平方米,建成处理能力为400吨/天的污泥高温好氧堆肥和干化项目,基本满足全区污泥处理处置需求。一部分来自周围农田对水源的涵养。湿地的净化功能,保护物种等。农田的防洪、涵养水源和防止土壤侵蚀的生态功能。这些都和城市功能形成有机的互补。

第二,对市中心的农产品供应功能。大都市农村是城市粮食果蔬和特产品的长久供给地。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在一些特殊情况如天气特别恶劣影响长途粮食、蔬菜的及时供应,那么近郊农村的粮食蔬菜可以及时补充城市居民的饮食所需。即使不是特殊天气,每个城市农村都有自己的特色作物,也能保证本地城乡居民的本土特色消费。

第三,旅游休憩功能。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从低到高依次为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马克思也把人的需求分成生存、享受和发展三个层次。根据需求阶段理论,大都市人们高收入、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的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越来越多地对环境质量有高需求,人们更多地倾向于假期有机会去徜徉自然,放松身心。而大都市郊区农村不但能够满足这种需求,而且在交通的时间和路程上也免去了大都市人们的舟车劳顿,可以享受到家门口的自然风景。在这个意义上,大都市农村的旅游休憩功能完美互补市区压力大的城市生活。

综上,大都市农村的特色可归结为:兼具了城市和乡村的优点,具有自然美,工作机会相对较多,水质良好,空气清新,住房宽敞等。作为一个地区的文化基因库,大都市农村承载着大都市的人文精神。不仅如此,大都市农村在功能上和市中心形成协调互补,比如生态涵养功能,农产品供给功能和旅游休憩功能,以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那么,大都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是什么?

二、大都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探讨

明确特色定位后,接下来需要探讨的便是在这个定位指导下的发展路径。笔者认为,首先要树立生态文明的思想观念。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更高的文明形态,注重协调发展。只有把思想观念从工业文明阶段上升到生态文明时期,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才能在思想引领下实践行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生态产业并完善与大都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相匹配的新的制度。

(一)牢牢树立生态化思想观念。

生态文明思想观念的核心要素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生态化思想。但是一些人在思维方式上仍然停留在工业文明阶段,把整个注意力集中在发展工业上,不重视以生态化的观点对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污染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他们在价值观念上是根深蒂固的工业文明价值观,认为工业增值大,农业增值小,把经济价值凌驾于生态价值之上。要进行大都市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首先打破工业化的思维方式,破除工业文明价值观,树立生态化思想。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社会共识和共同行动。

近年来由于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引发的严重环境问题,在近郊农村表现得也很突出,比如,水污染严重,水功能达标率不高。骨干河道虽然水质逐年改善,但难以达到功能区要求,水功能区达标率不高,生态用地保护和生态空间建设难度很大,现有资源之间缺乏结合湖荡水系、滨河绿地和道路绿化为纽带的生态网络系统,生态布局较为零散。水生态环境现状不容乐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直排对周边局部中小河道水质影响较大。农村地区尤其是城郊结合部“村中厂”、“厂中厂”等中小企业工艺落后,污染严重。农村外来人口集中居住区生活污水直排,部分已纳管或已建设施,但设施不足以匹配外来人口的压力,而导致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河道。农村生活垃圾如得不到安全处置,那么垃圾乱倾乱倒导致的河道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就不会消失。大气方面,PM2.5一直处于相对较高浓度水平,同时酸雨、臭氧等复合型、区域型污染问题日益显现。总之,工业文明下的人类实践使人和自然发生了严

重的对立。

面对大都市郊区农村这些违反自然规律的现象,在生态文明视野内我们需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打造绿色生态空间。比如,水污染治理方面,对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或者淘汰,加快污水厂扩建、升级改造工程和污水管网及泵站配套设施建设,积极进行污染源截污纳管,系统实施清淤保洁、水生生物治理和堤岸造林等工程,建立河道综合养护管理长效机制,强化技术支撑和跟踪监督。杜绝大气污染在于源头治理和过程监管,比如,企业、小茶炉、扬尘等。面对土壤污染,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绿色农药生产技术,通过推广高效低毒新农药、测土配方施肥等生产技术,提升绿色农业生产水平;总之,通过培育良好生态环境,实现 “山绿、田美、水清、林茂、天蓝、气净”,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存。

(二)发展生态产业,倡导包容性发展。 任何一种文明形态都离不开经济的健康运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特征在于资源的循环利、环境和友好发展。大都市农村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其生态产业也各具特色,根据地方资源优势,发展适合当地特色的生态产业尤为重要。发展大都市农村的特色产业,首先要认清新的发展条件。作为大都市的农村,不同于其他农村最典型的特征就是都市农村体现了这座大都市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传承,同时,大都市农村作为社会整体的一部分,随时代的进步发生着变化,更好的体现传承和创新的统一。于是,大都市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条件就从传承和创新中寻找。

以上海郊区农村为例,作为水乡农村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农耕系统维持至今而不衰退充分说明了这一系统的高度和谐与可持续。今天,我们仍然要大力保护农耕系统,但随着信息化、机械化和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模式逐渐被机械化操作代替。而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少。来自上海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上海农业人口在2000年为335.47万人,至2010年减少了178.10万,减少一半以上。从人口普查情况看,农村老龄化明显,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到总农业人口的24.3%,农村地区青少年明显缺失,0~14岁人口仅有城市的一半,占农业总人口的4.2%。以上说明,大都市农村的劳动力缺失严重,老龄化严重,而社会发展也要求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要在信息化、机械化、劳动力短缺的条件下维系繁荣农耕系统,必须发展的产业首要的就是耕地的规模化经营。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就已经指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这为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提供了政策支持。

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进一步提升产业能级。园区内传统制造业生产方式在资金和技术支持下转型升级,对企业全面推进二氧化硫等的协同控制和减排。动态淘汰落后产能。对黑小散企业取缔淘汰,主要是对电镀、热处理、铸造、锻造工艺和危化行业叫停。取缔环境污染企业、安全隐患企业和违法生产经营企业。

在发挥制造业主体作用的同时,发挥第三产业的引领作用。大都市农村具有优美的田园风景,市区居民旅游休憩的需求,结合自身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郊区生态旅游。推进旅游休闲中心建设,推进古镇风貌改造修复,引进生态度假等产业项目,推进生态带和风貌带建设,实现沿糊生态走廊的全面贯通,打造上海湖泊旅游的特色道路和慢行系统,依托湖荡、湿地、河道、田园等空间,打造水乡风貌带,串联式发展休闲观光、康体疗养、乡村度假等产业。不断提升节庆内涵,提高活动参与性,扩大旅游综合效应,结合特色举办朱家角古镇旅游节、练塘茭白节、白鹤草莓节等。推进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比如东方绿洲,生态旅游示范区以3.7平方公里东方绿洲景区为主体,加上与之毗邻的0.6平方公里水上运动场,创建人文生态旅游区。2014年全区旅游业营业收入达16.6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