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9版高考生物复习第8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讲免疫调节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全国2019版高考生物复习第8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讲免疫调节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31a9f4e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ca

第4讲 免疫调节

考纲要求 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Ⅱ) 全国卷五年考情 2017·卷ⅠT4,2016·卷ⅠT31,2015·卷ⅡT5,2013·卷ⅠT3 2013·卷ⅡT3 2013·卷ⅠT4 考点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对应学生用书第177页) [识记—基础梳理]

1.免疫系统的组成

2.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3.理清几种免疫细胞的作用

(1)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 ①处理、呈递抗原; ②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

(2)B细胞:①识别抗原;②增殖分化成浆细胞、记忆细胞。 (3)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 ①识别抗原;

②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 ③分泌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 (4)浆细胞:分泌抗体。

(5)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 (6)记忆细胞: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进行 更强烈的二次免疫。

4.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免疫类型 形成 特点 非特异性免疫 生来就有 无特异性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组成 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5.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1)防卫:抵御病原体的攻击。

(2)监控:及时发现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 (3)清除:将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作为抗原清除掉。 [思维辨析]

1.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

2.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 (√)

特异性免疫 后天接触病原体之后获得 有特异性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 【提示】 胃黏膜属于第一道防线,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3.浆细胞能增殖分化为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

【提示】 浆细胞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再继续分裂分化。 4.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

(×) (×)

【提示】 T淋巴细胞不产生抗体,浆细胞产生抗体。

5.非特异性免疫可针对所有的抗原,而特异性免疫只针对特定的抗原,所以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更强大。

(×)

【提示】 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远低于特异性免疫。

6.B细胞和T细胞、吞噬细胞一样,既可以参与体液免疫,也可以参与细胞免疫。

(×)

【提示】 吞噬细胞和T细胞既可参与体液免疫也可参与细胞免疫,但B细胞只参与体液免疫。

[理解—深化探究]

1.溶菌酶只在第二道防线起作用吗?

【提示】 不一定。溶菌酶是一种杀菌物质,可以破坏细菌。既可以存在于第一道防线的泪液、唾液、汗液中,又可以存在于第二道防线的细胞外液中。 2.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吗?

【提示】 不是,抗体由浆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由T细胞产生,但溶菌酶可由唾液腺、泪腺等非免疫细胞产生。

3.吞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吗?

【提示】 不是,吞噬细胞不仅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还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运用—考向对练]

考向1 考查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

1.(2018·武汉模拟)如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a、b、d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 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 C.①和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 D.c、d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

C [读图知a为T细胞,b为B细胞,c为效应T细胞,d为浆细胞,a、b、c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A错误;记忆B细胞受到刺激后也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B错误;c、d的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错误。] 2.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表述,错误的是( ) A.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B.淋巴因子能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而不能消灭抗原 C.吞噬细胞可以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D.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D [免疫活性物质是指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包括淋巴因子、抗体和溶菌酶等,D错误。] [备选习题]

下列关于B淋巴细胞与T淋巴细胞的防御特性的比较,错误的是( ) A.两种淋巴细胞表面都有能识别抗原的专一性受体

B.两种淋巴细胞的抗原专一性受体都能直接与任一病原体上的抗原结合 C.B细胞活化后会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和抗原结合后可使病原体 失去致病力

D.病毒感染时,T细胞会分化为效应T细胞而杀死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B [两种免疫细胞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这与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有关,A项正确。一种抗原只能由一种相应的B淋巴细胞或T淋巴细胞识别,B项错误。B细胞活化后会增

殖分化成浆细胞,分泌大量抗体,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使其失去致病力,C项正确。病毒感染机体细胞后,机体主要通过效应T细胞攻击靶细胞使其裂解,D项正确。] 考向2 考查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

3.人体感染白喉杆菌(白喉杆菌侵入易感者的呼吸道,通常在咽部黏膜生长繁殖)后,将启动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的繁殖 B.吞噬细胞通过溶菌酶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灭 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

D.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

D [非特异性免疫是指由皮肤、黏膜、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参与的免疫,A、B、C项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指由抗体或效应T细胞等参与的免疫,D项中的免疫球蛋白就是指抗体。]

4.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

B.过敏反应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异常引起的 C.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 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A [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故是可以遗传的,A正确;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属于第三道防线的体液免疫,为特异性免疫,B错误;记忆细胞由B细胞或T细胞产生,都属于第三道防线,为特异性免疫,C错误;非特异性免疫没有针对性,对所有的异物都起识别作用,只针对一种病原体起作用的是特异性免疫,D错误。] [技法总结] 判断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三个“根据”

[备选习题]

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 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